黄老师 发表于 2012-8-2 08:38:35

南开12春《电视编辑》在线作业答案

南开12春《电视编辑》在线作业答案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一般情况下,编导应选用()话筒收录外景距发声源较远、音量较弱和环境噪声相对较高的声音(台词)。
A. 超强指向性
B. 全指向性
C. 双指向性
D. 心性指向性
满分:2分
2.人物形体动作的剪接包括(),即省略部分动作过程,依靠有利的转换时机建立完整连贯的印象。
A. 分解法
B. 省略法
C. 错觉法
D. 分剪法
满分:2分
3.编辑人员连接一台放像机、一台录像机和相应的监视器,可以构成一套标准的()系统。
A. 物理编辑
B. 线性编辑
C. 非线性编辑
D. 特技编辑
满分:2分
4.人物形体动作的剪接方法包括(),即一个完整的人物形体动作通过两个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镜头来表现。
A. 分解法
B. 省略法
C. 错觉法
D. 好莱坞法
满分:2分
5.工作流程不是在时间轴线上,而是任意的,分割的,其工作素材是可以前后随意调动的,经各种处理后重新编排。这种电视节目编辑方式是()。
A. 物理剪辑
B. 时码编辑
C. 电子编辑
D. 非线性编辑
满分:2分
6.20世纪50-60年代,()为代表的长镜头理论向蒙太奇理论提出挑战,强调电影叙事的真实性。长镜头理论代表着对纪实美学的追求。
A. 巴赞
B. 维尔托夫
C. 格里菲斯#梅里爱
满分:2分
7.()是广播电视、电影制作高质量录音或拾取音乐节目最常用的声电转换设备。
A. 铝带式话筒
B. 电容式话筒
C. 动圈式话筒
D. 通话式话筒
满分:2分
8.()话筒常用来拾取二组声源,如师生对话,两边乐队演奏、会议双方讨论等。
A. 超强指向性
B. 全指向性
C. 双指向性
D. 心性指向性
满分:2分
9.解说词有三种基本风格类别,()只说明事件的过程、经过,把判断留给观众。语言自由、流畅,尽量做到生活化、亲切化。
A. 说明性解说词
B. 诗意性解说词
C. 评论性解说词
D. 知识性解说词
满分:2分
10.叠化是典型()的特技,它通过前后两个镜头在重叠中转换,给人以时间转换的感觉。
A. 压缩时间
B. 延长时间
C. 停滞时间
D. 实时时间
满分:2分
11.两幅画面的主体处于相同的画面位置,在画面转换时,主体呈重合状态,视觉注意力从前一镜头自然过渡到下一镜头,通过视觉注意力的固定位置造成视觉的连贯感觉。这体现出画面剪辑匹配原则中的()。
A. 动作匹配
B. 位置匹配
C. 景别匹配
D. 影调匹配
满分:2分
12.收录声压较高、脉冲较大的声源,比如打铁声、枪声、爆炸声。所选择的话筒对灵敏度的要求是()。
A. 较高的灵敏度
B. 较低的灵敏度
C. 中等灵敏度
D. 无要求
满分:2分
13.“敖德萨阶梯” 是电影史上最经典的片段之一,爱森斯坦成功的运用了()手法,突出了沙皇军警屠杀包括老弱妇孺在内的和平居民的血腥暴行。
A. 叙事蒙太奇
B. 长镜头
C. 杂耍蒙太奇
D. 景深镜头
满分:2分
14.解说词有三种基本风格类别,()以一种优美或带有饱满情绪和鲜明意象的语言,通过情绪的感染,试图使观众认同影片的内容。
A. 说明性解说词
B. 诗意性解说词
C. 评论性解说词
D. 知识性解说词
满分:2分
15.()在素材的选择上能够做到随机存取,也就是说,不必进行顺序查找就可以瞬间找到素材中的任意片段。
A. 物理编辑
B. 线性编辑
C. 非线性编辑
D. 电影编辑
满分:2分
16.目前,非线性编辑是主要的电视编辑工具和方法。非线性编辑以()记录为载体。
A. 盘基
B. 时码
C. 刻度尺
D. 磁带
满分:2分
17.()着眼于镜头外部动作的连贯,以画面的运动过程(包括人物动作、摄像机运动,景物活动)为依据,结合实际生活规律的发展来连接镜头。
A. 声音剪接点
B. 动作剪接点
C. 叙事剪接点
D. 节奏剪接点
满分:2分
18.解说词有三种基本风格类别,()透过某观点或立场,试图让观众明了什么是有效的、理性的。往往对所提出的问题赋予探索型、启示性、多义性。
A. 说明性解说词
B. 诗意性解说词
C. 评论性解说词
D. 知识性解说词
满分:2分
19.()话筒拾音的质量只与声源距离有关,而与声源方向无关。它在各个方向上的灵敏度是一样的,适用于大面积的拾取声音。
A. 超强指向性
B. 全指向性
C. 双指向性
D. 心性指向性
满分:2分
20.导演()在《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 )、《党同伐异》( 1916 )中创制了情节的、线索的、故事的三个层面的平行剪辑
A. 乔治梅里爱
B. 大卫格里菲斯
C. 路易卢米埃尔兄弟
D. 爱森斯坦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法国的电影大师马赛尔-马尔丹在他的《电影语言》一书中,把蒙太奇分为两大类:()和()。
A. 叙事蒙太奇
B. 表现蒙太奇
C. 杂耍蒙太奇
D. 平行蒙太奇
满分:2分
2.电视节目屏幕文字的传播功包含有()。
A. 说明功能
B. 复述功能
C. 信息功能
D. 提示功能
满分:2分
3.影视声音的基本元素包括()。
A. 语言(人声)
B. 音乐
C. 音响
D. 同期声
满分:2分
4.电视编辑的剪辑合成阶段一般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A. 整理、选择素材
B. 粗编编辑
C. 精编(检查声音、画面)
D. 混录合成
满分:2分
5.电视编辑的构思准备阶段一般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A. 修改脚本
B. 确定风格基调
C. 撰写编辑提纲
D. 完成分镜头稿本
满分:2分
6.在影视美学发展过程中,()和()是两种最基本的剪辑技巧和影视思维方式。
A. 蒙太奇理论
B. 长镜头理论
C. 纪实理论
D. 作者电影理论
满分:2分
7.如果越过轴线拍摄,就叫做“跳轴”、“越轴”,可以实现合理越轴的方式有()。
A. 移动摄影
B. 场面调度
C. 骑轴越轴
D. 全景交代
满分:2分
8.非线性编辑通用型第三方软件种类很多,比较典型的有()。
A. Adobe Premiere
B. Final Cut pro
C. 3dmax
D. Combustion
满分:2分
9.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基本考量要素包括()。
A. 政治导向
B. 社会效益
C. 经济效益
D. 专业水平
满分:2分
10.无线话筒(套)由()几个部分构成。
A. 发射机
B. 接收机
C. 话筒
D. 调音台
满分:2分
11.从观众接受角度划分,影视时间存在着三种不同性质的时间形式,包括()。
A. 播映时间
B. 叙述时间
C. 行动时间
D. 心理时间
满分:2分
12.电视节目制作一般要经过()三道程序。
A. 构思创作阶段
B. 摄录阶段
C. 编辑混录阶段
D. 转播播放阶段
满分:2分
13.电视节目中叙述时间的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种()。
A. 压缩
B. 延长
C. 停滞
D. 实时
满分:2分
14.镜头组接应该体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其中包括()。
A. 时空转换逻辑
B. 观众思维逻辑
C. 人物关系逻辑
D. 故事情节逻辑
满分:2分
15.同期录音是指在拍摄画面的同时进行录音,声画完全同步。在此过程中,同期录音师需要录制()。
A. 现场同期声
B. 静场声
C. 现场补录声
D. 音响
满分:2分
16.一般情况下,情绪剪接点是以()为依据,结合镜头的造型特点来连接镜头,
A. 心理活动
B. 人物外部动作
C. 内在的情绪起伏
D. 叙事进程
满分:2分
17.电视节目字幕编辑的表现方式主要有()。
A. 整屏阅读式
B. 滚动式
C. 插入式
D. 特技式
满分:2分
18.从近几年电视形态发展的角度进行考察,()仍然是主要节目类型,且资源利用效率较高,开发前景广阔。
A. 电视剧
B. 新闻时事
C. 综艺娱乐
D. 现场直播
满分:2分
19.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以()等为代表的蒙太奇理论学派,将蒙太奇的技巧探索上升到了建立美学理论体系的高度。
A. 爱森斯坦
B. 库里肖夫
C. 维尔托夫
D. 巴赞
满分:2分
20.非线性编辑可以实现的编辑方式有()。
A. 插入编辑
B. 组合编辑
C. 覆盖编辑
D. 叠加编辑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由于灵敏度和指向性的要求,同期录音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灵敏度较高的电容传声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从影视成像原理的角度,电视是由24帧/秒的画面组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通常,在同期录音过程中,语言声音优先于音响声音录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指向性是指话筒对不同方向声波的灵敏度,话筒的指向性越强,拾音夹角越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编导在对节目进行音乐配置的时候,应当追求音乐结构的完整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在两个有对应关系的主体(如谈话的双方、讲演者与听众、动作者与动作对象等)在交流时。一般两个主体应置于画面的相同位置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音响的功能不仅可以制造气氛,也可以成为电影细微意义的来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从运动匹配的角度思考,运动的主体向着摄像机或背着摄像机的方向运动,它可以与任何运动方向的场景进行切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目前,PC机、Macintosh机都可以作为非线性编辑计算机的硬件平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音乐具有剧作的功能,也可以作为情节中的契机。
A. 错误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开12春《电视编辑》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