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2-7-31 08:43:26

福师12春《语言学概论》导言拓展资源

福师12春《语言学概论》导言拓展资源
转换-生成语言学:出现于二十世纪50年代末,以美国乔姆斯基为代表,运用转换-生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其活动中心是在美国麻萨诸塞州的麻省理工学院;另外,在欧洲有一个专门研究转换-生成语法的学术组织,称为“旧大陆生成语言学协会”,它是一个国际性的生成学派的组织,于1975年秋成立于荷兰。
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乔姆斯基受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影响,最初曾经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希伯莱语的语法,他发现以分布和替代的原则和方法对语言素材进行切分和分类的“分类主义”的方法,虽然对语言结构的表面现象作了一定分析,但对于语言结构内在的联系却解释不了,比如某些“同形异构”的现象,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关系。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结构主义分析的不足:
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按结构主义的分析是:Flying || planes | can ||| be || dangerous.而其中的Flying planes 可以有两种结构关系:一是动/宾“驾驶飞机”,一是形/名“正在飞行的飞机”,这在结构主义直接成分分析法的分析中是无法显示出来的,这种意义是在语言的深层而不在表层。也就是说,结构主义只分析了表层结构,而没有分析也无法分析深层结构,实际上上面的句子就含有两个不同的深层结构,是两个深层结构转换来的,其中一个深层结构中的planes受事,一个深层结构中的planes是施事。
又如下面两个句子:
1〕 John is easy to please.
2〕 John is eager to please.
这两个句子,按结构主义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其语法结构完全是一样的,不能发现二者的本质区别,而实际上它们的意思根本不同。前一句的意思是“约翰很容易被讨好”(直译是“人们容易使约翰高兴”),后一句的意思是“约翰急于讨好别人”(直译是“约翰急于使别人高兴)。这是因为第一个句子可以转换为:It is easy to please John.第二个句子不能,如果转换为“It is eager to please John”,意思就完全错了。
这就促使乔姆斯基和其他一些语言学家积极思索,另辟语言分析的蹊径,于是产生了转换生存语言学,这就是该语言学产生的背景。
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这个概念是从语法中派生出来的,只有语法才是实际存在的,因此,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对象是语法而不是语言。另外,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的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的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所以说,转换-生成语法无论是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和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有原则的区别。它为语言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使语言学以新的面貌呈现于世。它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转换-生成语言学认为简单主动肯定陈述句是核心句,其它形式,如否定句、疑问句、被动句等等,都是从核心句转换来的。实验证明:这有一定道理,因为给受实验者几十个各种类型的句子,让他们回忆,结果是核心句被正确回忆起来的最多,其它形式的句子,都有被回忆成核心句的倾向。这说明,每经过一次转换,句子就复杂一些,理解和记忆的心理过程也就复杂一些,所以在大脑存储系统的深层,基本结构还是核心句的完形。
转换-生成学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学方面,在其它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以及认知科学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乔姆斯基认为,转换生成语法将促进认知科学的发展,并把语言学的研究和神经科学、心理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共同为探索人脑的奥秘作出贡献。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2春《语言学概论》导言拓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