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2-7-29 11:47:57

福师12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第三章社会转型期的小

福师12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第三章社会转型期的小说创作
第二节 叙事的变革:先锋小说关键词汇
1、先锋小说
先锋小说,又称“ 实验小说 ”,出现于八十年代中期,代表性作品包括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虚构》,格非的《迷舟》、《褐色鸟群》以及洪峰、余华、苏童等人的作品。其特点包括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颠覆旧有真实观,叙述平面化,文本深度模式的消失,人物趋于符号化,并常以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颠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
2、马原
马原(1953~)的创作被批评家认定为“先锋小说”的起点。他的小说创作以1984年发表的小说《拉萨河女神》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主要以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从事小说创作,其中包括1982年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海边也是一个世界》。从《拉萨河女神》开始,马原发表了一系列以西藏为故事背景并且在叙事方式上极具先锋性的小说它们主要是《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叠纸鹞的三种方法》、《游神》、《大师》、《虚构》等。另外,马原的其他小说如《错误》、《西海的无帆船》、《康巴人营地》、《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战争故事》、《倾述》、《旧死》、《没住人的房子总归要住人》等也同样体现了极强的“先锋性”。他的小说所显示的“叙述圈套”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也成为文学创新者的热门话题。有批评家甚至认为,正是马原创作,引发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小说的“叙事革命”(邵燕君:《从交流经验到经验叙述》)。
3、元虚构
元虚构,也叫元叙事、元小说,主要通过作家自觉地暴露小说的虚构过程,产生间离效果,进而让接受者明白,小说就是虚构,不能把小说当作现实,从而使虚构在小说中获得了本体的意义。
4、余华
余华(1960~),八十年代先锋小说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偶然事件》、《 河边的错误 》,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等。另有三卷本《余华作品集》行世。其八十年代的小说以对于“暴力”和“死亡”的精确而冷静的叙述,很让当时的读者骇讶,被评论界目为“零度叙述”的典型。《鲜血梅花》、《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等小说则被看作是戏拟传统武侠、侦探、言情小说,颠覆传统叙述模式的代表作。
5、“戏拟”
所谓“戏拟”,就是一开始故意模仿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然后在写作的过程中颠覆这种方式。在先锋小说家中间,运用“ 戏拟 ”这种方式最受注目的是余华,他的《河边的错误》、《鲜血梅花》以及《古典爱情》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2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第三章社会转型期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