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2-6-28 08:18:50

北语12春《财务管理学》作业复习题答案7

奥鹏北语12春《财务管理学》作业复习题答案7

题型: 多项选择题
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优点在于( )。
   A、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B、反映了创造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C、考虑了风险因素
   D、能够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E、考虑了社会公共利益
   
答案:    ACD
   
分析:    该题考察对几种主要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比较的掌握,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优点在于哪些方面:
   ACD项:企业价值是指公司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充分考虑了时间价值及风险收益的权衡。对企业评价时着重的不是企业已经获得的利润水平,而是企业潜在的获利能力,因此,能够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B项:更明确地体现了权益资本利润率或每股利润指标的优点。这两个指标把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的自有资本或股本股数进行对比。
   
题目1
--------------------------------------------------------------------------------

题型: 计算题
某保险公司声称不论你连续12年每年支付多大的金额,他们都将在此之后,一直按此金额返还给你。该保险公司所承诺的利率是多少?
   
答案:    i=16%
   
分析:    连续12年等额支付的终值为:X(F/A,i,12)
   一直按同一金额返还为永续年金,其现值为:X/i
   两者相等即X/i=X(F/A,i,12), 解出i=16%
   
题目1
--------------------------------------------------------------------------------

题型: 单项选择题
1、权益乘数是指( )。
   A、1/(1—产权比率)
   B、1/(1—资产负债率)
   C、产权比率/(1—产权比率)
   D、资产负债率/(1—资产负债率)
   
答案:    B
   
分析:    要理解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之间的关系
   
题目2
--------------------------------------------------------------------------------

题型: 判断题
2、现金比率的提高不仅增加资产的流动性,也会使机会成本增加。
   
答案:    A
   
分析:    这是一道综合题,不仅要明确资金的流动性,还要考虑现金的持有成本。
   即如果现金不用来投资,而是持有来保持流动性,则会降低收益,即产生机会成本。
   
题目1
--------------------------------------------------------------------------------

题型: 计算题

   
答案:    B方案
   
分析:    A方案综合资金成本=20%×13%+20%×12%+60%×10%=11%
   B方案综合资金成本=50%×12%+30%×10%+20%×9%=10.8%
   项目投资收益率=(109/1000)×100%=10.9%
   评价:由于10.8%<10.9%<11%
   所以,B方案可行。
   
题目1
--------------------------------------------------------------------------------

题型: 单项选择题
1、对信用期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信用期限越长,企业坏账风险越小
   B、信用期越长,表明客户享受的信用条件越优
   C、延长信用期限,不利于销售收入的扩大
   D、信用期限越长,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越低
   
答案:    B
   
分析:    信用期限是指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延长信用期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从而增加毛利。但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一是使平均收账期延长,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相应增加,导致机会成本增加;二是导致管理成本及坏账成本的增加。
   
题目2
--------------------------------------------------------------------------------

题型: 计算题
2、某企业生产并销售M产品,该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4元,固定成本为5000元,预计信用期若为30天,年销售量可达1万件,可能发生的收账费用为3000元,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率为1%。若信用期为60天,年销售量可增加2000件,但可能发生的收账费用为4000元,增加销售部分的坏账损失率为1.5%,假定资金成本率为10%。要求:根据上述情况,确定对企业有利的信用期。
   
答案:    60天
   
分析:    (1)收益的增加:2000×(5—4)=2000
   (2)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的增加=(12000×5)/360×60×4/5×10%—(10000×5)/360×30×4/5×10%=467
   (3)坏账损失的增加=2000×5×1.5%=150
   (4)收账费用增加=4000—3000=1000
   (5)改变信用期的净损益=2000—(467+150+1000)=383
   应采用60天信用期
   
题目1
--------------------------------------------------------------------------------

题型: 论述题
1、请比较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答案:    1、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完全成本法将所有成本分为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和非制造成本(包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两大类,将制造成本“完全”计入产品成本,而将非制造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全额计入当期损益。
   变动成本法则是先将制造成本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类,再将变动性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性制造费用与非制造成本一起列为期间成本。
   2、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采用变动成本法,不论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均只包括制造成本中的变动部分,期末存货计价也只是这一部分。而采用完全成本法时,不论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中均包括了一定份额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计价当然也包括了这一份额。因此,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
   3、当期损益不同
   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制造成本,而将固定制造成本当作期间成本,也就是说对固定制造成本的补偿由当期销售的产品承担。而完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既包括变动制造成本,又包括固定制造成本,完全成本法下对固定制造成本的补偿是由当期生产的产品承担,期末未销售的产品与当期已销售的产品承担着相同的份额。
   
分析:    固定制造成本上述处理上的分歧对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下的损益计算有影响,影响的程度取决于产量和销量的均衡程度,且表现为相向关系;即产销越均衡,两种成本计算法下所计算的损益相差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题目2
--------------------------------------------------------------------------------

题型: 计算
2、领用某种原材料1000公斤,单价9.8元,生产甲产品500件,乙产品300件。甲产品消耗定额2.5公斤,乙产品消耗定额1.5公斤。试分配原材料费用。
   
答案:    分配率=9.8×1000/(500×2.5+300×1.5)=9800/(1250+450)=5.7647
   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甲产品:1250×5.7647=7205.88(元)
   乙产品:450×5.7647=2594.12(元)
   
分析:    在材料消耗定额准确的情况下,也可以按材料定额费用的比例或材料定额消费量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题目1
--------------------------------------------------------------------------------

题型: 简答题
请简述几种股利政策及其优缺点?
   
答案:    股利政策是企业就股利分配所采取的策略。如设计多大的股利支付率、以何种形式支付股利、何时支付股利等问题。
   1、剩余股利政策
   就是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
   剩余政策的优点是能保持理想的资金结构,使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缺点是股利额随投资机会变动,不能与盈余较好的配合,不能很好地满足股东分得红利的愿望。
   2、固定股利政策
   就是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某一固定的水平上并在较长的时期内不变,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盈余会显著地、不可逆转地增长时,才提高年度的股利发放额。
   固定股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由于经营不善而削减股利的情况。
   优点:(1)稳定的股利向市场传递着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稳定股票的价格。
   (2)稳定的股利额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特别是对那些对股利有着很高依赖性的股东更是如此。而股利忽高忽低的股票,则不会受这些股东的欢迎,股票价格会因此而下降。
   缺点:股利与盈利能力相脱节,没有考虑公司流动性与内部积累资金的要求,尤其是在盈利较少的年份,若仍要维持较高的股利,容易造成资金短缺,使公司财务状况恶化。
   3、固定股利比例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就是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在这一股利政策下,各年股利额随公司经营的好坏而上下波动,获得较多盈余的年份股利额高,获得盈余少的年份股利额低。
   优点:能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充分体现了风险投资与风险收益的对等,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原则。但是,极易造成公司不稳定的感觉,对于稳定股票价格不利。
   缺点:在这种政策下各年的股利变动较大,容易使外界产生公司经营不稳定的印象,不利于股票价格的稳定与上涨。
   4、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就是公司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固定的、数额较低的股利;在盈余多的年份,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但额外股利并不固定化,不意味着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规定的股利率。
   优点:
   (1)这种股利政策使公司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当公司盈余较少或投资需用较多资金时,可维持设定的较低但正常的股利,股东不会有股利跌落感;而当盈余有较大幅度增加时,则可适度增发股利,把经济繁荣的部分利益分配给股东,使他们增强对公司的信心,这有利于稳定股票的价格。
   (2)这种股利政策可使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
   
分析:    以上各种股利政策各有所长,公司在分配股利时应借鉴其基本决策思想,制定适合自己具体实际情况的股利政策。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语12春《财务管理学》作业复习题答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