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子 发表于 2012-6-26 08:01:50

北语12春西方经济学(一)复习题答案2

北语12春西方经济学(一)考试复习题答案2
题型: 单项选择题

1、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W小于实际增长率GA,经济将( )。
A、持续高涨
B、持续萧条
C、均衡增长
D、不断波动趋向于均衡增长

答案:
A

分析:
如果有保证增长率小于实际增长率,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就会小于企业家所需要的数量,这种情况促使企业家增加投资,从而使实际产量水平提高,使实际增长率和保证增长率之间出现更大的缺口。故答案A的描述是正确的。

题目2
--------------------------------------------------------------------------------

题型: 多项选择题

2、下列( )项是对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描述?
A、它假定经济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总量生产函数,并且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服从递减规律
B、它假定技术进步是由外生因素决定的
C、强调在众多的因素中,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D、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
E、认为经济的均衡增长率通常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

答案:
CDE

分析:
解答此问题需要对新经济增长理论有比较清楚地了解,其中AB 两项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缺陷的描述,而新经济增长理论是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缺陷的基础上产生的,后三项才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观点。

题目3
--------------------------------------------------------------------------------

题型: 论述题

3、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是什么?其主要结论如何?

答案: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是G=,它表明: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就必须等于社会中储蓄率与资本产量比的比。
如果上述基本公式中的v是资本的实际变化量与国民收入的实际变化量的比率,那么,在一定的储蓄比例之下,由此而导出的国民收入增长率被称为实际增长率,用GA表示:GA=。
但是,哈罗德认为,要对经济增长进行动态理论探讨,重要的是考虑企业家的预期和企业家是否合乎意愿等心理因素。所以,若把资本—产量比v理解为企业家意愿中所需要的资本—产量比,用vW表示,那么与此相适应的经济增长率被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用公式表示为:Gw=。
如果现实经济活动出现GA=Gw,那么必然有v=vW。由于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积累或资本增量取决于资本家的意愿,所以只要国民收入按照Gw这个增长率增长,就会使企业家保持“愿意进一步实现类似增长”的心理状态,从而国民收入就会年复一年地按照Gw增长下去。
然而,哈罗德模型遇到了两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第一,经济沿着均衡途径增长的可能性是否存在。由于GA是许多各不相同的决策者的预期、决策和失误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人们没有理由期望经济活动实际上一定会长期持久地按照Gw增长下去。同时,要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必须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如果我们把符合劳动力增长率的国民收入增长率用GN来表示,则国民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的条件是:GA=GW=GN。因此,哈罗德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储蓄比例、实际资本产量比和劳动力增长率分别是由各不相同的若干因素独立决定的。因此,经济很难按照GA=GW=GN这样的均衡增长途径增长。
第二,经济活动一旦偏离了均衡增长途径,其本身是否能够自动地趋向于均衡增长途径。如果一旦出现GA>GW,则v<vW。这就说明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少于企业家所需要的数量。这种情况促使企业家增加存货,增加投资,从而使实际产量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得GA与GW之间出现更大的缺口。反之亦然。因此哈罗德认为,GA与GW之间一旦发生了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而且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
综上所述,哈罗德根据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型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经济要想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取得稳定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是连续上升,便是连续下降,呈现出剧烈波动的状态。

分析:
本题答案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及其经济含义模型的动态扩展,实际经济增长率和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的含义由模型得出的结论。

题目1
--------------------------------------------------------------------------------

题型: 单项选择题

1、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厂商对需求变动的反应是( )。
A、只改变价格
B、只改变产量
C、既改变价格,也改变产量
D、既不改变价格,也不改变产量

答案:
C

分析: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厂商对需求变动的反应应该是全面的,而不应该只是产量或价格单一的变动,故C选项是正确的。

题目2
--------------------------------------------------------------------------------

题型: 单项选择题

2、根据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看法,只要中央银行公开宣布降低货币增长率,则( )。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就都会下降
B、失业率无需下降,通货膨胀率就会下降
C、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不会下降
D、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不一定下降

答案:
B

分析:
根据理性预期假设,人们能够对公开执行的经济政策作出合理预期,即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情况下,人们预期的经济变量数值等于根据经济理论推算出来的数值。中央银行公开宣布降低货币增长率,人们能够对此作出合理预期,因此,实际经济变量并不会发生改变,但名义量却相应的做出调整。故选B。

题目3
--------------------------------------------------------------------------------

题型: 多项选择题

3、下面属于供给学派观点的是( )。
A、应该放弃凯恩斯主义,恢复萨伊定律
B、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违背了西方经济学“稀缺性”的假定
C、为了刺激消费应该减税
D、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E、预期是理性的,因而任何政策都是无效的

答案:
AB

分析:
本题中AB两项是供给学派的观点。需要注意,C项尽管也主张减税,但与不是供给学派的观点,供给学派认为的减税是为了刺激供给。

题目4
--------------------------------------------------------------------------------

题型: 名词解释

4、单一货币规则

答案:
单一货币规则是货币主义的一项政策主张,即按平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来规定并公开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是货币政策唯一的最佳选择。这种使货币供给量在一定时期(如一年)按固定的比例增长的主张便被称为单一货币规则的货币政策。单一货币规则的货币政策是与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相联系的,那就是,私营经济具有其内在的稳定性,短期经济不稳定的基本原因就是政府当局反复无常的干预,认为政府的唯一任务就是为私营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因此,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使货币供给量不要限制国民收入的自然的增长。

分析:
首先说明单一货币规则的定义,其次说明这一政策主张的内含和目的。

题目5
--------------------------------------------------------------------------------

题型: 论述题

5、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分歧何在?

答案: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中两个较有影响的理论流派。两者的主要分歧在于:
(1)在基本假设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明显的分歧是,前者坚持市场出清假设,而后者则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被连续出清。总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把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均衡看作为经常可以得到的情形。与此相反,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例如,需要几年的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供求不等的非均衡条件。
(2)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是,前者试图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后者则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看来,引起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很多,其中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人口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中所生产的实际收入便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换句话说,这时总量生产函数取决于表示技术状况的变量和资本存量,即。如果假定资本折旧率为,则在所考察时期的期末,经济中的可供利用资源为当期的产量加上没有折旧的资本存量,即总资源函数为:。假定总资源只有两个用途:消费和积累。现在假定由于技术进步,使值增加,则生产函数和总资源函数向上移动,对原有的资本存量,产量和总资源都会相应地增加。从而使下期的消费和资本积累也相应地增加。如果经济社会选择新的资本存量,则资本存量的增加又会使实际收入进一步增加。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技术变化,则经济随着总资源的增加,会扩张直到达到新的状态上。这便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较为复杂。为节省篇幅,这里只说明其基本思路。首先,新凯恩斯主义为了与非市场出清的假设相一致,建立了解释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各种理论,其中包括长期劳动合同论。其次,新凯恩斯主义导出了短期总供给曲线。最后,利用短期总供给曲线,新凯恩斯主义通过考察经济遭受总需求冲击后回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说明经济经历了一次波动(衰退或高涨状态)。
(3)在政策主张上,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价格和工资的粘性,经济在遭受到总需求冲击之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回复到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而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所以,为了避免较长时期的非充分就业持续出现,凯恩斯主义的需求政策仍然是有效力的。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中一个不变的主题是反对政府干预。早期的理性预期学派就曾断言,由于人们的合理预期,规则的政策对产量变动是无效的。因而,为了避免因政策的突然变动引起的经济波动、政府应按稳定的政策规则行事。

分析:
本题需要从三个方面分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基本假设方面、解释经济波动方面和政策主张方面。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语12春西方经济学(一)复习题答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