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2春西方经济学(一)复习题答案1
北语12春西方经济学(一)考试复习题答案1题型: 单项选择题
1、若张军购买X和Y两种商品,X的价格为10元,Y的价格为2。张军用现有的收入购买了7个单位的X和10个单位的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和10。你觉得张军会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 )。
A、张军已经获得了最大效用,因而不会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
B、张军会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张军会减少X的购买,增加Y的购买
D、无法预测张军会怎样调整
答案:
C
分析:
为了获得最大效用,张军每单位的货币支出获得边际效用相等,一元钱购买X的边际效用为2,而购买Y的边际效用为5,因此,张军会增加Y,减少X的购买。
题目2
--------------------------------------------------------------------------------
题型: 多项选择题
2、如果李力用现有的收入购买商品X对于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MRSXY小于X和Y的价格之比PX/PY,则( )。
A、李力获得了最大效用;
B、李力会增加X的消费,减少Y的消费
C、李力会减少X的消费,增加Y的消费
D、李力没有获得最大效用
E、应该调整X和Y的价格
答案:
CD
分析:
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的条件是:商品X对于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与价格比相等。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意味着X的消费量过多,减少X的消费增加Y的消费可以增大该消费者获得的效用,直到二者相等,消费者效用最大。
题目3
--------------------------------------------------------------------------------
题型: 名词解释
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答案: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保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增加一单位该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逐渐减少的,即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它对另外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随着第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同时第二种商品消费量减少,结果第二种商品相对稀缺,因而消费者就会更偏爱第二种商品。这时,只有得到更多的第一种商品,消费者才愿意放弃这种稀缺的商品。
分析:
在解答中首先答出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其次强调其前提条件是效用水平不变,在这一前提下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能替代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对概念的简要说明。
题目4
--------------------------------------------------------------------------------
题型: 简答题
4、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试用基数效用论加以简要说明
答案:
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来源于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在基数效用论中,这种最大化的状态可以表示为每单位货币支出购买商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即
在货币的边际效用既定的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价格提高,则购买一单位商品所需要的支付的货币数量增加,因而需要在消费商品中获得更多的(边际)效用以弥补支出上的损失,即需要更高的边际效用。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随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所以,消费较少的商品数量才能弥补较高价格的边际支付。因此,随着商品价格提高,消费者消费的数量减少才能获得最大满足。这样,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分析:
首先要简要说明根据基数效用论得到需求曲线过程,以便能了解需求曲线背后隐含的条件。其次,说明为了效用最大化,价格变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最后,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题目5
--------------------------------------------------------------------------------
题型: 计算题
5、目前市场上食品X和衣服Y的价格分配为5元和10元,李明准备用55元购买食品和衣服,效用满足如下表:
问李明应该购买食品和衣服各多少?
答案:
计算边际效用和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如下表:
比较(4)与(7),二者相等时的食品和衣服的数量组合有(3,1)、(5,3)。当李明消费3单位食品和1单位衣服时的支出为3×5+10=25,消费5单位食品和3单位衣服时的支出为5×5+3×10=55,因此李明购买5单位食品,3单位衣服。
分析:
首先需要知道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在既定收入约束条件下每单位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相等。其次,计算边际效用以及边际效用与价格的比值。再次,比较每单位价格的边际效用相等的那些组合。最后,检验这些组合是否超出了收入约束。
题目1
--------------------------------------------------------------------------------
题型: 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
C、边际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
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
答案:
B
分析:
解答此题必须清楚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上升,边际产量交于平均产量曲线最高点,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减少,但只要边际产量为正,即使其减少,总产量也会增加。
题目2
--------------------------------------------------------------------------------
题型: 名词解释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答案:
在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该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逐渐递减的,即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这在生产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因而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分析:
概念中应包含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定义,其次要说明随着一种要素的变动,这一替代率是越来越小的。
题目3
--------------------------------------------------------------------------------
题型: 简答题
3、简要说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及其适用条件。
答案: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会下降,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这是一条经验规律,其发挥作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这一规律要求技术水平不变。技术水平不变是指厂商在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革。这就意味着同样的投入组合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时期内所生产的产量是既定的。
第二,这一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只有一种可变投入变动,而其他生产要素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第三,这一规律在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起作用。这说明,在投入增加的初期,可变投入的增加有利于固定投入的有效使用,从而变动投入的边际产量递增。但当该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变动投入出现相对过剩,这时就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
分析:
首先解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涵,注意它的前提条件是技术水平不变;其次具体说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挥作用所具备的三个条件,其中在第三个条件中描述了边际报酬递减的过程。
题目4
--------------------------------------------------------------------------------
题型: 计算题
4、厂商的生产函数为,生产要素L和K的价格分别为和,求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答案:
由知道
,
代入生产者均衡条件
有
此即为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分析:
首先必须了解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两种生产要素各自的边际产量与要素价格之比相等,其次知道边际产量是生产函数关于要素的导数。
题目5
--------------------------------------------------------------------------------
题型: 论述题
5、试说明使用两种生产要素的理性生产者应如何组织生产?
答案:
对于使用两种生产要素的厂商而言,其投入比例取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RTS与各要素的价格,当时,要素的投入比例为最佳。
从技术上来看,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量可以生产出相同的产量。等产量线反映了一个厂商的生产技术状况。等产量曲线表示了可以生产相同产量的不同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组合。等产量曲线的特征(本解答略)。
从使用要素的成本来看,厂商既定的成本可以购买的要素的投入量位于厂商的等成本线上。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厂商的等成本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
在外在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只有在既定的成本约束下生产最大产量或者生产既定的产量花费最优成本,厂商才能获得最大利润,要素投入组合才能达到最优。要达到这种状态,厂商需要每单位支出购买任何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从图形上来看,这一条件要求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相切。
分析:
首先,说明等产量曲线;其次,说明等成本线;再次,说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含义及其条件;最后指出,在说明的同时配合图形。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