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子 发表于 2012-6-25 07:49:44

川大12春人力资源法规与政策(Ⅰ) 导学资料

四川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坛》导学资料
(第2期)
课程名称:人力资源法规与政策(Ⅰ)             层次:专科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阶段导学资料
完成第三章到第六章的学习,这部分内容包括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集体合同,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工资。重点注意掌握,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终止事由,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集体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最低工资的概念和适用对象。下面分述如下:

第三章劳动合同
1、 本章学习要求
应了解的内容
1、 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2、 劳动合同的作用
应熟悉的内容
1、 劳动合同的种类
2、 劳动合同的订立
3、 劳动合同的履行
4、 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5、 合同法对合同效力的有关规定
应掌握的内容
1、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2、 劳动合同的变更
3、 劳动合同的解除
4、 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终止事由
5、 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
2、 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1、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指因解除劳动合同而由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
(1)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作时间不超过1年的按1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患病或者并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照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工作时间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5)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用人单位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工作时间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6)各项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指企业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7)工作时间不满1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指职工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不满1年;二是指职工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超过1年,但余下的工作时间不满1年。计发经济补偿金时,对上述不满1年的工作时间都按1年的标准计算。
2、劳动合同终止事由:
(1)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2)合同目的实现;
(3)约定终止的条件出现;
(4)劳动者退休、死亡或用人单位消灭;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
3、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
(1)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
(2)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合同;
4、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1)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2)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支付给用人单位。
3、 本章典型例题(案例)分析(解答)
1、试述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1.劳动合同: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
2.特征:
(1)劳动合同主体由法律设立;
(2)劳动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
(3)劳动合同客体具有单一性;
(4)劳动合同是诺成、要式合同;
(5)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6)劳动合同兼有公法和私法的性质,且公法起着主导的作用。
2、试述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1)法律关系性质及所属法律部门不同。
(2)合同双方当事人及关系不同。
(3)风险责任承担原则不同。
(4)报酬性质和支付方式不同。
(5)发生纠纷处理的方式不同。
4、 本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终止
(二)简答题
1、 简述劳动合同的种类
2、 简述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
3、 简述劳动合同的内容
4、 简述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
5、 简述劳动合同的效力
6、 简述劳动合同的履行原则
7、 简述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
8、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9、 劳动合同终止事由
10、 简述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
11、 简述劳动合同的作用
12、 简述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条件
(三)论述题
1、试述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2、试述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3、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第四章    集体合同
5、 本章学习要求
应了解的内容
1、集体合同的立法概况
2、集体协商
(2)应熟悉的内容
1、集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2、集体协商的概念和特征,作用
3、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原则
(3)应掌握的内容
1、集体协商的内容
2、集体协商代表
3、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和终止
4、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
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集体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1)用人单位因被兼并、解散、破产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
(2)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的;
(3)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解除条件出现的;
(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3、本章典型例题(案例)分析(解答)
试述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1)订立的主体不同
(2)订立的目的不同
(3)适用的对象不同
(4)订立的原则不同
(5)合同的期限不同
(6)生效的条件不同
(7)订立的程序不同
(8)法律效力的不同
本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集体合同;集体协商
(二)简答题
1、 简述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2、 简述集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3、 简述集体协商的概念和特征,作用
4、 简述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原则
第五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 本章学习要求
应了解的内容
1、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概括情况
2、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立法概况
3、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作用
应熟悉的内容
1、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概念和特征
2、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原则
3、 工作时间的种类
4、 休息休假的种类
应掌握的内容
1、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概念和特征
7、 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延长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程序和时间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条件;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支付;违反延长工作时间的监督检查。
8、 本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作日;工作周
(二)简答题
1、 简述我国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概念和特征
第六章   工资
9、 本章学习要求
应了解的内容
1、工资的概括情况
10、 工资立法概况
11、 最低工资立法概况
12、 法律援助的概念、对象和种类
(2)应熟悉的内容
1、 工资的特点
2、 工资立法原则
3、基本工资制度
4、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意义
5、违反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法律责任
(3)应掌握的内容
1、工资制度中的三方权利
2、工资支付办法
3、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最低工资的概念和适用对象
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3、本章典型例题(案例)分析(解答)
企业拖欠劳动者最低工资的,由当地劳动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发所欠劳动者工资,并视其欠付工资时间的长短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欠付一个月以内的向劳动者支付所欠工资的(   )赔偿金。
A30%       B20%      C 50%       D75%
答案:B
简述工资支付办法
1.工资应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代货币支付;
2.支付工资时,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3.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个人的工资清单;
4.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支付;
5.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4、本章作业
A. 名词解释
工资形式;工资;计时工资;奖金;计件工资;补贴;津贴;等级工资制度;结构工资制度;岗位工资制度;岗位技能工资制度;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B. 简答题
1、 简述工资支付办法
2、 简述特殊情况工资支付
3、 简述工资保障措施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川大12春人力资源法规与政策(Ⅰ) 导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