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子 发表于 2012-6-24 08:50:00

免费北语12春西方经济学(一)复习题作业答案3

免费北语12春西方经济学(一)复习题作业答案3
题目1
--------------------------------------------------------------------------------

题型: 单项选择题

1、假定消费函数为C=a+bY,其中a、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等于1

答案:
A

分析:
根据定义,平均消费倾向=C/Y=a/Y+b,边际消费倾向=b。由于a、b>0,所以APC>MPC。故A选项是正确的。

题目2
--------------------------------------------------------------------------------

题型: 多项选择题

2、投资乘数可以表示为( )。
A、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
B、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
C、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D、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
E、边际消费倾向除以边际储蓄倾向

答案:
AC

分析:
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这一比率正好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所以答案为AC

题目3
--------------------------------------------------------------------------------

题型: 名词解释

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答案: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在增加的收入中增加的消费所占的比例,它随着消费者收入的不断增加,而逐渐递减。在凯恩斯理论中,这是一条心理规律,它是凯恩斯主义用来解释消费不足的重要依据。

分析:
首先说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指出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最后说明这一规律的简单用处。

题目4
--------------------------------------------------------------------------------

题型: 计算题

4、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是,投资为(单位: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为,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3)若投资增至,求增加的收入。

答案:
(1)Y=750C=700S=50
(2)非意愿存货积累为50
(3)增加的收入为250

分析:
(1)均衡收入Y=(100+50)/(1-0.8)=750
消费 C=100+0.8×750=700
储蓄 S=Y-C=750-700=50
储蓄也可以从储蓄函数中求: S= -a+(1-b)Y=-100+0.2×750=50
(2)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 800-750=50
(3)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8)=1000,比原来的收入750增加250(=1000-750)

题目5
--------------------------------------------------------------------------------

题型: 简答题

5、简述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定理,并指出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答案:
投资乘数定理说明了经济中投资支出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其具体的结论是,投资增加所增加的收入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倍,其中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称为投资乘数。用公式表示为:
ΔY==
乘数定理揭示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某一部门投资增加不仅会使该部门的生产和收入相应增加,而且还会引起其他部门的生产、收入和支出的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量数倍于最初增加的支出。
乘数定理发挥作用的条件是经济中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当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即没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时,支出的变动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而不会使产出水平上升。此外,有时经济中的大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由于某一种或几种重要资源处于“瓶颈”状态,也会限制乘数发挥作用。

分析:
回答这道简答题的要点如下:1、投资乘数定理的含义2、写出公式乘数理论揭示的现代经济的特点3、乘数理论发挥作用的条件。

题目6
--------------------------------------------------------------------------------

题型: 论述题

6、概述消费函数的基本内容,并进行分析和评论。

答案:
西方经济学认为,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消费者的资产、消费信贷、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都会影响到消费支出。但是,凯恩斯的理论假定,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消费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这样,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
C=C(y)
式中,等号左边的C表示消费,右边的C表示函数关系,y表示收入,C=C(y)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消费函数又称消费倾向。凯恩斯把消费倾向区分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在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以C表示消费,y表示收入,平均消费倾向的公式为: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在增加的一个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率,也就是消费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以ΔC表示消费增量,Δy表示收入增量,边际消费倾向的公式为:

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C=C(y)的斜率。边际消费倾向的数值大于0而小于1。这是因为,根据凯恩斯理论的假设,消费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
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即APC>MPC。这是因为,即使收入为零,也必定存在基本消费。如果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那么消费函数就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
C=a+by
式中,C表示消费,y表示收入。a和b都是常数。其中,a表示自发消费或基本消费,即当收入等于零时,消费等于a。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b和y的乘积即by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公式C=a+by的经济含义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当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时,消费函数就是一条向右上方斜倾的直线。消费函数上每一点的斜率都相等。
对于凯恩斯的上述观点,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有缺陷的。例如,经验性的事实似乎证明:由于消费习惯的作用,人们的消费结构并不能随收入的变动而得到相应的调整,当收入增加时,消费可能不会与收入一样也调整到新的高水平,收入减少时,消费也一般不会立即调整到类似的低水平。而且,仍然缺乏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消费倾向一定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的。另外,如果从长期来观察,消费函数同目前收入的关系可能不如某些长期收入或资本财富的关系那样密切。

分析:
回答此题的要点是:1、消费的含义以及消费函数方程;2、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概念;3、消费函数的缺陷。注意在说明概念时要列出公式。

题目1
--------------------------------------------------------------------------------

题型: 单项选择题

1、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的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此时( )。
A、投资小于储蓄,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投资大于储蓄,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答案:
A

分析:
在IS曲线的左下方,投资大于储蓄,在IS曲线的右上方,投资小于储蓄。在LM曲线的左上方,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在LM曲线的右下方,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题中描述的区域恰好是IS曲线的右上方与LM曲线的左上方的交集,故A选项是正确的。

题目2
--------------------------------------------------------------------------------

题型: 多项选择题

2、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失业的原因,有效需求不足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起作用的结果,这三大心理规律是( )。
A、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B、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C、流动偏好规律
D、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E、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答案:
ACE

分析:
凯恩斯认为,国民收入(从而就业)决定于有效需求,而资本主义在一般情况下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由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在起作用: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造成了消费需求不足,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造成了投资需求不足。

题目3
--------------------------------------------------------------------------------

题型: 名词解释

3、资本的边际效率

答案:
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或折扣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等于该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以R0表示一项资本品的价格,R1,R2,…,Rn为该项资本品在未来使用期内所有的预期收益,那么,该资本品的边际效率rc满足下列条件:
R0=R1/(1+rc)+R2/(1+rc)2+…+Rn/(1+rc)n
在实践中,资本的边际效率也被称为预期利润率,它与资本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动,与预期收益呈同方向变动。

分析:
首先说明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定义,其次说明资本的边际效率满足的条件以及影响因素。

题目4
--------------------------------------------------------------------------------

题型: 计算题

4、已知,,,。
(1)写出的模型方程式。
(2)求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
(3)若政府支出增加,货币供给增加,新的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为多少?
(4)解释收入和利率变化的原因。

答案:
(1)IS-LM模型方程为
(2)
(3)
(4)增加政府购买和增加货币供给量都属于旨在刺激需求的扩张性政策。从(2)(3)的计算结果看,政策效果是使利率下降,收入增加,增加政府购买和货币供给使经济的总需求增加,从而导致经济的总收入增加。

分析:
(1)令I=S,则可以得到2500-240r=-1000+0.5Y,即
Y=7000-480r ①
①式即为IS曲线方程。
令m=L,可以得到3200=0.5Y-260r,即
Y=6400+520r ②
②式即为LM曲线方程
故IS-LM模型方程为
(2)求解方程组得即为所求
(3)当政府支出增加100时,新的IS曲线方程为

当货币供给量增加300时,新的LM曲线为
Y=7000+520r ④
将③④联立并求解,得
即为所求
(4)回答此问题要指出增加政府购买和增加货币供给量都属于旨在刺激需求的扩张性政策。从而分析利率和收入的变化。

题目5
--------------------------------------------------------------------------------

题型: 简答题

5、用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

答案:
IS—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模型。这一模型由两条直线即IS曲线和LM曲线构成。
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即投资与储蓄相等或写为I=S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或写为L=M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把IS曲线与LM曲线放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就可以得到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IS—LM模型

在图中,IS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物品市场的均衡,即I=S,LM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在E点上则是两种市场的同时均衡,这时决定了均衡的利息率水平为ro,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o。而且,也只有在利息率为ro,国民收入水平为Yo时,两种市场才能同时达到均衡。

分析:
先说明IS—LM模型的经济含义,分别解释IS曲线和LM曲线,然后说明两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免费北语12春西方经济学(一)复习题作业答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