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子 发表于 2012-6-24 08:49:30

免费北语12春西方经济学(一)复习题作业答案1

免费北语12春西方经济学(一)复习题作业答案1
题目1
题型: 单项选择题

1、如果厂商处于完全竞争的经济中,且生产要素L是其唯一的可变要素,则该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由什么给出?( )。
A、VMPL曲线
B、MPL曲线
C、MFCL曲线
D、L的供给曲线

答案:
A

分析: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取决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VMPL=P·MPL。这是因为,厂商根据VMPL=P·MPL=rL进行决策。故答案A是正确的。

题目2
--------------------------------------------------------------------------------

题型: 多项选择题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导致劳动的市场需求增加的因素包括( )。
A、工资率降低
B、技术进步
C、新厂商的加入
D、新移民的加入
E、所生产产品价格提高

答案:
BCE

分析:
本问题注意之点首先是需求量与需求之间的差异,因而A被排除。其次,注意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劳动的边际产量与产品价格,技术进步导致劳动的边际产量提高。所以,BE正确。再次,由于市场需求是单个需求之和,因而C也是对的。而D只影响劳动的供给。

题目3
--------------------------------------------------------------------------------

题型: 名词解释

3、边际产量价值

答案:
也称边际产品价值,是指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的市场价值,它等于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产品价格之积,即VMP=P·MP。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边际产品价值是完全竞争厂商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所增加的收益,即完全竞争市场上要素的“边际收益”。随着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是逐渐递减的。

分析:
首先说明边际产品价值的定义和公式其次说明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产品价值的内涵以及简单特征。

题目4
--------------------------------------------------------------------------------

题型: 计算题

4、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使用劳动和资本从事生产,其生产函数为:

(1)如果现有产品的价格为10,而资本的使用量为K=8,求厂商对劳动的需求
(2)如果K=27,而产品的价格保持不变,这时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如何变动?

答案:
(1)对劳动的需求为=240

(2)对劳动的需求变为=540
这时劳动的需求增加了。

分析:
对劳动的需求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即

把P=10、K=8和P=10、K=27分别代入到上式,即可以得到厂商对劳动的需求。

题目5
--------------------------------------------------------------------------------

题型: 论述题

5、以劳动为例,说明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

答案: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要素比如劳动的价格由厂商对要素的市场需求和劳动者对劳动的供给均衡所决定。
从要素的需求来看,完全竞争厂商按照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与要素价格相等的原则决定要素使用量,并由此决定了要素的需求。由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产品价格乘以劳动的边际产量,而劳动的边际产量服从递减规律,因而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有厂商对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由单个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沿横向相加得到,它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如图7L.1所示。


图7L.1 劳动的需求曲线
从要素供给来看,劳动的供给是消费者在既定时间约束条件下对获取收入和消费闲暇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的结果。在既定的时间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便效用满足为最大。对应于任意的工资率,消费者决定闲暇消费从而决定劳动时间。当工资率提高时,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者增加劳动减少闲暇,而收入效应则恰好相反。对应于较低的工资率,闲暇价格较低,则此时的劳动供给量较小,工资上涨的收入效应不能抵消替代效应但如果工资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此时劳动供给量也相对较大,则工资上涨引起的整个劳动收入增量就很大,从而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结果,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向后弯曲。
与产品的供给一样,所有劳动者对劳动的供给曲线沿横向相加就可以得出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但是,由于存在着新的劳动者的加入,因而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并不明显地呈现向后弯曲的特征,因而我们认为它继续向右上方倾斜。如图7L.2所示。


图7L.2 劳动的供给曲线
市场的供求均衡决定劳动的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劳动的供给大于需求,从而劳动者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他们愿意降低工资。相反,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厂商不能得到利润最大化的劳动数量。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劳动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共同决定了劳动的工资率。如图7L.3所示。


图7L.3 均衡工资率的决定

分析:
①说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要素价格的决定原则是供求相等②分析完全竞争厂商对劳动的需求③说明劳动的供给④用供求分析的图形说明劳动的价格决定。

题目1
--------------------------------------------------------------------------------

题型: 单项选择题

1、产品转换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推导出来的( )。
A、消费契约曲线
B、效用可能性曲线
C、社会福利曲线
D、生产契约曲线

答案:
D

分析:
产品转换曲线又称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两种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的轨迹。生产契约曲线是埃奇沃斯框图中生产可能性曲线切点的连线,把生产契约曲线上的产量组合描绘在一个二维坐标图中就得到产品转换曲线。

题目2
--------------------------------------------------------------------------------

题型: 多项选择题

2、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包括( )。
A、所有消费者消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
B、厂商使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C、厂商生产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D、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E、每个生产者使用任意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相等

答案:
ABC

分析:
一般将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归结为三个,即答案ABC,这样就可以保证生产、消费、以及总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

题目3
--------------------------------------------------------------------------------

题型: 名词解释

3、瓦尔拉斯定律

答案:
是指对于任意的价格,整个经济社会中所有成员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总支出一定等于社会成员出售这些商品和劳务所得到的收入。用公式表示为:

这一恒等式对一般均衡问题的意义在于,它表明无论经济是否处于一般均衡,总有一种商品的价格可以由其他商品的价格表示出来。因而,一般均衡分析不可能得到唯一的一系列市场价格,而只能得到相对价格。

分析:
本题应首先给出瓦尔拉斯定律的定义,然后再简单分析瓦尔拉斯定律对于一般均衡分析的意义。

题目4
--------------------------------------------------------------------------------

题型: 简答题

4、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是帕累托最优的?

答案: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它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不可能存在资源的再配置使得在不影响其他人境况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境况。
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需要满足一系列更重要的必要条件:(1)任意两个消费者消费任意两种商品时的边际替代率都相同(2)任何两个厂商使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3)消费者对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等于生产者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转换率。
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经济存在着一般均衡状态。在一般均衡状态下,消费者为了获得最大化的效用满足,必然会把商品的消费数量选择在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应的价格比的状态生产者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其选择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也必然满足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比的条件。当市场处于均衡时,厂商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进行生产,这就决定了厂商生产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相应的价格比。但我们注意到,由于市场是一般均衡的,因而每个经济当事人面临着相同的价格,这就决定了上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在一般均衡状态下自然得到满足。因此,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

分析:
本题应包含以下三个要点:(1)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2)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3)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符合这一标准。

题目5
--------------------------------------------------------------------------------

题型: 论述题

5、整个经济原处于一般均衡状态,但现在生产商品X的技术水平提高导致其市场供给(SX)增加,试考察:
(1)在X商品市场中,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会有什么变化?
(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
(3)分析收入分配的变化。

答案:
(1)如果商品X的市场供给(SX)增加,按局部均衡分析,则其价格PX下降,需求量QX增加。由于实际生活中,各个部门、各个市场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X商品市场的变化会对经济的其余部分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越大,就越不适用局部均衡分析。因此,需用一般均衡分析来考察X商品市场的变化与经济其他部门的相互影响。由于商品X的价格PX下降,人们会提高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降低对其替代品的需求。这样,互补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上升,而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下降。
(2)在商品市场中的上述变化也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因为它导致了生产X商品和其互补品的要素价格和数量的上升。它同时又导致商品X的替代品的需求下降,因此又引起生产商品X的替代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下降。这些变化被替代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削弱。
(3)由于(2)中所述的变化,不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及收入的分配也发生变化。商品X及其互补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增加,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上升而获增加。商品X的替代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减少,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下降而致减少。这些变化转而又或多或少地影响包括商品X在内的所有最终商品的需求,这样,所有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都受影响。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所有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又同时重新稳定,整个经济又一次进入全面均衡状态。

分析:
(1)首先按局部均衡来分析,其次按一般均衡来分析,得出结论即X价格下降,人们会提高对其互补品的需求,而降低对替代品的需求。
(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X的供给增加导致其使用的生产要素需求增加。类似地,这又导致其替代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要素需求减少。
(3)分析要素市场的变化,从而不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及收入的分配发生变化的过程。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免费北语12春西方经济学(一)复习题作业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