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子 发表于 2012-6-21 09:14:38

东财12春《税法》复习题答案

东财12春《税法》课程经典例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
1.现行中央与地方增值税共享收入分享比例为()
a .中央75%地方25%
b .中央60%地方40%
c .中央50%地方50%
d .中央80%地方20%
考核知识点:税种收入划分,参见P16
现行中央与地方增值税共享收入分享比例为中央75%地方25%
2. 消费型增值税的特点是()
a .利于加速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
b .操作复杂
c .存在重复征税
d .税基较广
考核知识点:增值税类型,参见P21-22
消费型增值税的特点是利于加速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
5.某白酒厂将自产的白酒分给职工,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计算公式为()
a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 (1-消费税税率)
b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 (1+消费税税率)
c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 (1-消费税税率)
d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 (1+消费税税率)
考核知识点:消费税税基,参见P66
白酒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 (1-消费税税率)
6. 纳税人以自产的应税消费品换取生产资料的,应以同类应税消费品的()为计税依据。
a .销售价格
b .最高销售价格
c .最低销售价格
d .平均售价
考核知识点:消费税税基,参见P65
纳税人以自产的应税消费品换取生产资料的,应以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为计税依据。

8. 营业税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 )
a .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营业税税率
b .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c .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d .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考核知识点:营业税税基,参见P85
营业税组成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11.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A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
B .年度利润总额3%
C .年度利润总额12%
D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2%
考核知识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参见P145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4.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的征收方式是()
A .代扣代缴
B .自行申报纳税
C .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纳税相结合
D .综合课征
考核知识点:个税征收方式,参见P179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的征收方式是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纳税相结合。
15. 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罚款。
a .50%以上3倍以下
b .50%以上5倍以下
c .1倍以上5倍以下
d .5倍以下
考核知识点:扣缴义务人法律责任,参见P247
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二、多项选择
16. 关于增值税起征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纳税人销售额未达到规定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
b .达到起征点的,依照规定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
c .达到起征点的,仅就超过起征点的部分计算缴纳增值税
d .起征点适用范围仅限于个人纳税人
考核知识点:增值税起征点,参见P30
c选项是错误的,达到起征点的,应依照规定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
18. 实行从量定额计税方法的应税消费品的税基为()
a .生产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
b .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为应税消费品的移送使用数量
c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为纳税人收回的应税消费品数量
d .进口的应税消费品,为海关核定的应税消费品进口征税数量
考核知识点:从量定额计税方法的税基,参见P67
答案选abcd。
24. 有下列情形的纳税人,必须自行申报,()
a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b .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所得
c .境外取得所得
d .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考核知识点:个税自行申报纳税,参见P180
c选项,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自行申报。注意这里必须是“工资、薪金所得”。
25.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有()
a .领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积金
b .储蓄存款利息
c .国债利息
d .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考核知识点:个税税收优惠,参见P177-179
d选项,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属于减征范围。
三、判断题
27. 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的应税消费品,不征收消费税。
考核知识点:消费税征税范围,参见P61
错,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的应税消费品,视同销售征收消费税。
31. 中外合作开采石油、天然气,按照现行规定征收矿区使用费,暂不征收资源税。
考核知识点:资源税纳税人,参见P129
32. 以赠与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其契税税基为补缴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或者土地收益
考核知识点:契税税基,参见P216
错,以赠与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由征收机关参照市场价格核定。
四、名词解释
37. 到岸价格
考核知识点:关税完税价格,参见P107
到岸价格是进口货物关税完税价格。包括货价,加上货物运抵中国关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包装费、运费、保险费和其他劳务费等费用。
38.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考核知识点:消费税,参见P66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是指由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40. 税务登记
考核知识点:税务登记,参见P231-232
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经济活动的具体事项进行登记并据此对纳税人实施税收管理的一项法定制度。税务登记是税收征纳双方法律关系成立的依据和证明,是建立正常税收征纳秩序的首要环节。
五、简答题
43.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企业包括哪两类?
考核知识点:居民企业,参见P137
居民企业包括以下两类:
(1)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2)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六、计算题
44. 某摩托车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3月份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购进生产用原材料1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中注明的价款、增值税款分别为 200000元、34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已转账付讫。
(2)将订做的轮胎运回企业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中注明的价款、税款分别为100000 元、17000 元;货款已转账付讫;轮胎已验收入库并全部投入使用。
(3)支付生产设备检修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税款分别为3000元、 510 元。
(4)购进办公用品1批并取得普通发票,支付金额585元;
(5)销售自产的 A 型号摩托车 50 辆,取得销售额(不含增值税)900000 元;支付运输费用5000元,已取得运输部门开具的运输发票。
(6)将自产的A型号摩托车2辆交由销售部门使用,已作固定资产入账。
(7)销售摩托车零部件1批,取得销售额(不含增值税)55000元。
其他资料:该企业本月取得的增值税法定扣税凭证已在当月通过税务机关的认证;摩托车消费税税率为 10%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该厂本月实现的销项税额。
(2)计算该厂本月可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
(3)计算该厂本月应纳增值税额。
(4)计算该厂本月应纳消费税额。
考核知识点: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计算
【答案解析】(1)本月实现的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项税额 =900 000×17%+ ( 900 000÷50 )×2×17%+55 000×17%=168 470 (元)
(2)本月可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34 000+17 000 +510+5 000×7%=51 860 (元)
(3)该厂本月应纳的增值税额:
应纳税额= 168 470-51 860=116 610 (元)
(4)该厂本月应纳的消费税额:
应纳消费税额= =900 000×10%+ ( 900 000÷50 ) ×2×10%=93 600 (元)
46. 某电冰箱制造厂系大型国有控股企业。2008年度有关生产经营资料如下:
(1)主营业务收入98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68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48万元。
(2)销售费用850万元,其中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720万元。
(3)管理费用35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90万元;新技术研究开发费200万元。
(4)财务费用账户借方余额21万元。该账户贷方记载:存款利息收入10万元;借方记载:手续费支出2万元,借款利息支出29万元。企业借款情况是:本年初向银行借款150万元,年利率为6%;年初又向其他企业拆借资金200万元,年利率为10%;两项借款均用于生产经营,年底尚未归还。
(5)营业外支出15万元,其中税收滞纳金、罚款5万元。
(6)投资收益5万元,系国债利息收入。
其他资料:该厂全年发放并列入成本费用的工资540万元;发生的工会经费15万元、职工福利费82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8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2008年度应纳的企业所得税是多少。
考核知识点: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参见P159-160
【答案解析】(1)收入总额=9 800+10+5=9 815(万元)
其中:免税收入5万元
(2)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金额=6 800+48+850+350+(2+29)+15=8 094(万元)
(3)测算各项扣除额:
①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9 800×15%=1 470(万元)
实际发生额720万元小于扣除限额1 470万元,准予据实扣除。
②业务招待费最高扣除额=9 800×5‰=49(万元)
实际发生额的60%=90×60%=54(万元)
故准予在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49万元,应调增所得额41万元。
③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额=200×50%=100(万元)
应调减所得额100万元。
④不得在税前扣除的利息支出=200×(10%-6%)=8(万元)
应调增所得额8万元。
⑤税收滞纳金和罚款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所得额5万元。
⑥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540×14%=75.6(万元)
应调增所得额=82-75.6=6.4(万元)
⑦工会经费扣除限额=540×2%=10.8(万元)
应调增所得额=15-10.8=4.2(万元)
⑧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540×2.5%=13.5(万元)
应调增所得额=18-13.5=4.5(万元)
(4)应纳税所得额=9 815-5-8 094+41-100+8+5+6.4+4.2+4.5=1 685.1(万元)
(5)应纳所得税额=1 685.1×25%=421.28(万元)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财12春《税法》复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