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2012年《财政与税收》第一章至第六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上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财政与税收》第一章至第六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分50)
1、下列属于典型公共物品的是( )
A公共汽车 B高等教育
C国防设施 D高速公路
2、公共物品的核心特征是( )
A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非排他性 D效用的不可分割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解决的是( )
A配置社会资源
B减少竞争维护安定
C解决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
D市场不能解决,或者通过市场解决的不能令人满意的事项
4、政府采用公共定价方法的目的主要在于( )
A筹集财政资金
B弥补国有企业的生产成本
C限制垄断行业利润水平
D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分配格局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向( )倾销
A政府 B公有制企业
C其他所有制企业 D居民个人
6、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 )最有利于提高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占的份额
A人头税 B定额资源税
C比例流转税即间接税 D累进所得税
7、财政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标准是()
A社会净效益最大化 B征税成本最小化
C政府投资效益最大化 D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成本最小化
8、公共财政收入的最佳形式是( )
A公债 B税收
C规费 D其他收入
9、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
A财政收入占GDP比例 B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
C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 D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
10、在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财政支出中的( )支出将急剧增长
A国防 B政府投资
C行政管理 D教育、保健及福利
11、下列属于皮考克和魏斯曼的观点的是( )
A公共支出的增长只是由于公共收入的增长而造成,而不是其他制约因素造成的
B公共支出的增长只是由于公共需求增长的要求而造成,而不是其他制约因素造成
C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不一定是同步增长的
D政府支出的上升同国民生产总值的上升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公共收入的增加成三角形关系
12、考核文化支出的效益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最低费用选择法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最低成本考核法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按照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可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B购买性支出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
C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D在购买性支出中,政府如同其经济主体一样,从事等价交换的活动
14、公债依存度的计算公式是( )
A公债依存度=当年公债发行总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
B公债依存度=当年公债支出总额/当年公债发行总额*100%
C公债依存度=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
D公债依存度=公债发行总额/GDP*100%
15、公债规模归根结底取决于( )
A认购者的承购程度 B政府的偿债能力
C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D社会资金供求
16、国际上通常认为偿债率应保持在( )以下。
A20% B20~25%
C25%~35% D30~60%
17、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
A国家对内发行的公债等。 B国家向国外银行的借款
C国家在国外发行或推销的债劵 D国家财政向国家银行的借款
18、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模式是( )
A统收统支 B分级包干
C实行分税制 D实行收入递增包干制
19、( )是解决一定预算管理体制框架内存在的财政收支纵向非均衡和横向非均衡的基本手段
A政府预算 B政府间财政的转移支付
C单位预算 D部门预算赤字
20、下列不属于中央政府职能与公共品范围的是( )
A 以国家为整体利益考虑的,对全国居民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劳务
B制定和实施地区性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C具有规模经济和经济外部性等特点,或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国家整体利益的一些公共物品D进出口调节权,关税权和国债权
21、作为财政收支计划的财政预算最早产生于(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俄国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央预算是各地方预算汇总而成的 B市级以下预算统称为地方预算
C公共预算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D乡级政府可暂时不设预算
23、西方国家财政政策目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单一目标向多目标转化的过程,其转化的标志为( )
A美国1978年通过的“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
B 30年代到70年代,西方国家把充分就业作为财政政策的目标
C美国1986年的大规模税制改革
D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24、充分就业是指( )
A人人有事做
B事事有人做
C有工作能力的人可以找到有报酬的工作
D有工作能力并且符合法律规定具有工作资格的人均可以找到有报酬的工作的一种社会状态
25、下列不属于财政政策手段的是( )
A税收 B预算
C公共支出 D利率
二、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分40)
1、公共物品在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概念,下列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
A国防 B各种公共服务、无形产品、精神产品等
C环境保护、防治病疫、公安等D政府机关、军队、警察、教育、卫生等提供的“产品”E社会产品。
2、公共物品的特征是在同私人物品特征相比较而得出的,相对私人物品的特征,公共物品的特征有(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收益的非排他性
C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D提供目的的非赢利性
E受益人的普通性
3、财政资源配置的范围是( )
A公共物品 B准公共物品
C天然垄断行业的产品 D向市场提供信息和先进技术
E在市场竞争中的各企业、各主体进行资源配置
4、我国财政收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较低 B财政收入上缴缓慢
C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较低 D财政收入弹性不足
E财政收入以规费为主
5、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 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B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C价格变动与价格分配 D财政支出的需要
E政府的愿望
6、我国财政收入的原则包括( )
A发展经济培植财源 B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原则
C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D量出为入与量入为出相结合
E厉行节约、讲究效益等。
7、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 )
A补偿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E扩大再生产支出
8、财政支出的原则包括( )
A 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相结合的原则, B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
C优化资源配置、讲究效益原则 D预算支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E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原则
9、决定公债利率水平高低的因素包括( )
A金融市场的利率, B 政府的意愿
C国家信用 D金融机构的实力
E社会资金的供应量。
10、公债的规模包括三层意思,即( )
A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 B当年发行的公债规模,
C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D历年的还本付息额,
E当年的外债余额。
11、公债的负担可从( )方面进行分析
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的负担
C消费者的负担 D纳税人的负担
E国家财力的负担等。
12、西方国家财政预算理论界形成的一套为多数国家所接受的一般性预算原则,主要有( )
A预算必须具有完整性 B预算必须具有统一性
C预算必须具有年度性 D预算必须具有可靠性
E预算必须具有保密性
13、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必要性是( )
A补偿辖区间外溢 B弥补地方财政缺口
C实行宏观调控 D优化资源配置
E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手段
14、在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收方面,“塞利格曼”(E•R•A•Seligman)提出了以下原则,包括( )
A效率原则 B行动原则
C技术原则 D适应原则
E恰当原则
15、政府在预算政策中,其预算的政策主要有( )
A功能财政预算政策 B年度平衡财政政策
C周期平衡预算政策 D充分就业预算政策
E下岗、待岗补贴预算政策。
16、关于中央和地方支出的划分问题,“巴斯特布尔”(F•Bastable)曾提出过一些原则,很值得借鉴。它们包括( )
A受益原则 B收益原则
C行动原则 D适应原则
E技术原则
17、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传统手段为( )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贴现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道义劝说,
E金融检查
18、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一般经过( )个阶段
A第一阶段是从中央银行至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B第二阶段是从掌握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至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与消费
C第一阶段是从工商银行至中央银行
D第三阶段是影响企业、个人的投资、消费至社会生产的产量、物价和就业变动
E最后是通过税收等方式回收资金
19、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是( )
A 充分就业 B物价基本稳定
C收入合理分配 D经济适度增长
E人民在短期内实现全面小康生活
20、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调节的自觉性来分,财政政策主要可分为( )
A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B扩张性财政政策
C紧缩性财政政策 D宏观财政政策
E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三、 判断题(每题1分,总分10)
1、中性财政政策就是预算收支平衡的财政政策。( )
2、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和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
3、利用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不会对经济产生不良后果,因此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途径()
4、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因此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是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因素( )
5、零基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情况,是目前各国编制预算的普遍方法之一( )
6、发行公债是否会构成世代之间的负担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体上看,发行公债是有可能给后代带来实际负担的。( )
7、公债的发行,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会产生“挤出效应”( )
8、有条件转移支付一般比无条件转移支付更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
9、根据现行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中央固定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中央企业所得税等。( )
10、所谓税收效率就是指以尽可能少的征收费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 )
没有成品答案,辅导请联系客服QQ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