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2-5-25 13:30:59

大工12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2、3答案

大工12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
一、单选题:
1. ()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满分:3)
    A. 社会运动
    B. 改造世界
    C. 一切从实际出发
    D. 物质统一性
2. 20世纪初,()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    (满分:3)
    A. 列宁
    B. 马克思
    C. 恩格斯
    D. 黑格尔
3.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    (满分:3)
    A. 前提
    B. 基础
    C. 目的
    D. 反映
4. ()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满分:3)
    A. 物质性
    B. 客观性
    C. 矛盾性
    D. 联系性
5.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了()。    (满分:3)
    A. 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 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 规律是客观的
6. 在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是其实质和核心。    (满分:3)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否定之否定规律
    C. 对立统一规律
    D. 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规律
7. ()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满分:3)
    A. 物质生产劳动
    B. 处理社会管理的实践劳动
    C. 科学研究
    D. 实验劳动
8. 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的是()。    (满分:3)
    A. 度
    B. 质
    C. 量
    D. 矛盾
9.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的是()。    (满分:3)
    A. 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B. 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C.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D. 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
10. ()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满分:3)
    A. 信念
    B. 理想
    C. 实践
    D. 想象
二、多选题:
1.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满分:4)
    A.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D.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等方法。    (满分:4)
    A. 归纳与演绎
    B. 分析与综合
    C. 抽象与具体
    D.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3. 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满分:4)
    A. 去粗取精
    B. 去伪存真
    C. 由此及彼
    D. 由表及里
4. 实践的()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定的支配。    (满分:4)
    A. 水平
    B. 广度
    C. 深度
    D. 发展过程
5. ()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满分:4)
    A. 物质
    B. 运动
    C. 时间
    D. 空间
6. 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满分:4)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7. ()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满分:4)
    A.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8.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的联系。    (满分:4)
    A. 固有的
    B. 本质的
    C. 必然的
    D. 稳定的
9. 当今世界出现的()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满分:4)
    A. 生态
    B. 环境
    C. 人口
    D. 资源
10.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    (满分:4)
    A.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B.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C.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D.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三、判断题:
1.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但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 黑格尔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 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 方法论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大工12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
一、单选题:
1. 实践的()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满分:3)
    A. 客观能动性
    B. 直接现实性
    C. 绝对性
    D. 前进性
2.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满分:3)
    A. 生产方式
    B. 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人口结构
3. ()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满分:3)
    A. 道德
    B. 艺术
    C. 政治法律思想
    D. 宗教
4. ()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满分:3)
    A. 社会存在
    B. 宗教
    C. 哲学
    D. 社会意识
5. ()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满分:3)
    A. 生产力的性质
    B. 生产力的水平
    C. 生产力的状况
    D.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6. ()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满分:3)
    A. 实践性
    B. 真理性
    C. 前进性
    D. 创造性
7. 真理作为一种()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满分:3)
    A. 客观
    B. 主观
    C. 相对
    D. 绝对
8.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    (满分:3)
    A. 理性认识
    B. 感性认识
    C. 情感
    D. 欲望
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满分:3)
    A. 灵魂
    B. 基础
    C. 前提
    D. 内涵
10. ()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满分:3)
    A. 劳动资料
    B. 劳动者
    C. 科学技术
    D. 劳动对象
二、多选题:
1.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和共产主义社会。    (满分:4)
    A. 原始社会
    B. 奴隶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2. 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的认识。    (满分:4)
    A. 整体
    B. 某一阶段
    C. 某一方面
    D. 某一层次
3. 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满分:4)
    A. 道德
    B. 艺术
    C. 宗教
    D. 哲学
4.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满分:4)
    A. 生产
    B. 分配
    C. 交换
    D. 消费
5.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满分:4)
    A. 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C.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D.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6. 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    (满分:4)
    A. 历史的
    B. 静止的
    C. 固定的
    D. 变化的
7.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    (满分:4)
    A. 无条件性
    B. 无限性
    C. 有条件性
    D. 有限性
8. 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    (满分:4)
    A. 经济结构
    B. 政治结构
    C. 文化结构
    D. 观念结构
9.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的作用。    (满分:4)
    A. 激励
    B. 制约
    C. 导向
    D. 规范
10. 价值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满分:4)
    A. 客观性
    B. 主体性
    C. 社会历史性
    D. 多维性
三、判断题:
1.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 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 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 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 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 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 真理只具有客观性,不具有主观性。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 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大工12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3
一、单选题:
1.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它在()表现得最为典型。    (满分:3)
    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 英国
2.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满分:3)
    A. 个体资本所有制
    B.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C. 法人资本所有制
    D. 国家资本所有制
3.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实现的。    (满分:3)
    A. 共产主义
    B. 无产阶级革命
    C. 资本主义
    D. 暴力革命
4.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满分:3)
    A. 前提
    B. 反映
    C. 基石
    D. 表现
5. 商品交换以()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满分:3)
    A. 货币
    B. 使用价值
    C. 交换价值
    D. 价值量
6.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    (满分:3)
    A. 16世纪初
    B. 16世纪末
    C. 15世纪初
    D. 15世纪末
7.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满分:3)
    A. 自给自足
    B. 交换
    C. 劳动划分
    D. 独立化
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满分:3)
    A. 周期性
    B. 长期性
    C. 相对性
    D. 绝对性
9.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    (满分:3)
    A. 目标
    B. 结论
    C. 前提
    D. 基石
10.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    (满分:3)
    A. 垄断利润
    B. 金融寡头
    C. 金融资本
    D. 剩余价值
二、多选题:
1.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满分:4)
    A. 规模大
    B. 时间长
    C. 手段残酷
    D. 程度激烈
2. 金融寡头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以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及社会生活。    (满分:4)
    A. 新闻出版
    B. 广播电视
    C. 科学教育
    D. 文化体育
3. 实行两党制的国家有()。    (满分:4)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加拿大
4.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满分:4)
    A. 生产
    B. 积累
    C. 流通
    D. 分配
5.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    (满分:4)
    A. 生产的全球化
    B. 贸易的全球化
    C. 金融的全球化
    D.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6. 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满分:4)
    A. 军队
    B. 警察
    C. 法庭
    D. 监狱
7.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等。    (满分:4)
    A. 民主与法制
    B. 政权组织形式
    C. 选举制度
    D. 政党制度
8.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满分:4)
    A. 危机
    B. 萧条
    C. 复苏
    D. 高涨
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    (满分:4)
    A.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B.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C.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D. 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10. 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满分:4)
    A. 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B. 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C.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D.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三、判断题:
1.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 商人和高利贷早在奴隶社会就已经出现。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 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 具体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 商品的价值围绕商品的价格自发波动。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工12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2、3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