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1-5-19 08:17:11

大工2011年2月份《大学语文》课程B卷

机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2月份《大学语文》课程考试
模 拟 试 卷
考试形式:闭卷         试卷类型:(B)
☆ 注意事项: 1、本考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必须答到试卷答题纸上,答到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试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一诗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A.《代悲白头翁》
B.《春江花月夜》
C.《登幽州台歌》
D.《在狱咏蝉》

2、孟浩然是盛唐时期一位以(   )诗见长的诗人。

A.边塞
B.送别
C.山水
D.爱情

3、(   )一诗是杜甫七律中的千古绝唱。它以“悲”为诗眼,借肃杀的秋景,将家国之思、飘零之感、身世之叹、老病之悲熔为一炉,激昂沉郁,慷慨悲凉。

A.《秋兴》
B.《饮中八仙歌》
C.《月夜》
D.《登高》

4、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   )。

A.《国语》
B.《史记》
C.《尚书》
D.《春秋》

5、(   )是一篇应时而作的奏文。文中提到“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A.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C.欧阳修《朋党论》
B.王勃《滕王阁序》
D.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6、(   )是作者自创曲调的一首词。借咏梅感慨自己萍踪无定、离合无常的生活境遇。

A.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C.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B.周邦彦《花犯》(粉墙低)
D.欧阳修《玉楼春》(樽前拟把归期说)

7、“于嗟鸠兮,无食桑椹;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出自(   )

A.《诗经•小雅•采薇》
C.《诗经•卫风•伯兮》
B.《诗经•卫风•氓》
D.《诗经•邶风•静女》

8、李商隐《无题》中“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一联取材于(   )

A.曹植《洛神赋》
C.左思《咏史》
B.阮籍《咏怀诗》
D.王羲之《兰亭集序》

9、李白激赏于谢脁的(   )一诗,写下了“解到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A.《和王中丞闻琴》
C.《望登三山还望京邑》
B.《观朝雨》
D.《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10、(   )是屈原根据民间的祭神乐歌改写而成,既洋溢着古老的神话色彩,又寄予着他的人生感受。

A.《离骚》
B.《九章》
C.《九歌》
D.《天问》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长生殿》

2、春秋笔法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饮中八仙歌》的作者是            。
2、               是李白著名的咏怀诗。全诗表面上咏叹吴王夫差和西施淫乐而误国的故事,实则讽喻唐玄宗对杨玉环的过度娇宠。全诗意境高远,笔法跳宕。
3、“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出自明代诗人高启的名篇                  。
4、将“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
5、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是一首咏赞            的自度曲。它与《疏影》是姊妹篇。
6、“春秋三传”指的是《公羊传》、《谷梁传》和               。
7、                     是李斯呈给秦始皇的奏章,文中力陈客卿对秦国的贡献,分析驱逐客卿的危害,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8、“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这句诗的意思是                                                。
9、阮籍《咏怀诗》的总体特征是                                                   。
10、从地域上看,南朝民歌分为“吴歌”和               两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一词运用了哪些典故?对塑造“老夫”形象起了什么作用?
2、分析说明《锦瑟》一诗中间两联的艺术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寄托了远古先民怎样思想情感?
五、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15分)
谈谈你对《长恨歌》一诗中所写的李隆基和杨玉环爱情悲剧的看法。

青青 发表于 2011-5-19 08:17:25

机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2月份《大学语文》课程考试 模拟试卷答案
考试形式:闭卷               试卷类型:B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2.C    3.D    4.A    5.C    6.B    7.B    8.A    9.C    10.C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长生殿》:《长生殿》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题材,既颂扬了两人生死不渝的爱情,又批判了中国封建上层社会骄奢淫逸的生活,表现出清醒的历史和政治意识。
2. 春秋笔法: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由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杜甫   
3.《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5. 梅花
7.《谏逐客书》
2.《乌栖曲》   
4.请何人来换取红颜知己,擦干英雄泪。   
6.《左传》

8. 在极高的山岗上整理衣服,抖落衣服的灰尘;又在长河中洗涤去脚上的污浊。形容一种放任自由的人生态度。

9. 借古讽今,抒发个人的愤懑之情
10.西曲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一词运用了哪些典故?对塑造“老夫”形象起了什么作用?
这首词用典较多。既有明典“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又有暗典:“左牵黄,右擎苍”。通过这些典故塑造了一个老当益壮,希望报效国家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怀。
2.这两联都是出句(第一句)伤身世,对句(第二句)兼及身世与诗歌创作。它既是全诗感情内容的聚焦,也最能体现全诗的艺术特点,对仗工整,声韵凄清,运用比兴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暗示表达深沉的怨愁,哀艳凄断,感人心脾,千古不绝。
3. 反映了远古人民因自然环境的恶劣,与自然相抗争的艰苦生活。突出了人类始祖不辞艰险,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和光辉事业。故事奇瑰宏丽,反映了先民丰富的想象力。
五、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15分)
白居易对李、杨之间的爱情悲剧,采用了讽喻和赞美两种不同的态度,总体而言是双重主题。既恨其误国,对李德耽乐失政有所讽刺谴责,又哀其不幸,对李、杨的生死相隔怀有怜悯同情,但后者为主,前者为辅。具体在情节发展、人物心理刻画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工2011年2月份《大学语文》课程B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