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12春《信息资源管理》在线作业答案
南开12春学期《信息资源管理》在线作业一、单选题:
1. 某一篇文献与某一提问的吻合程度指的是() (满分:2)
A. 信息检索的不确定性
B. 信息检索的逻辑性
C. 信息检索的相关性
D. 信息检索的规范性
2. 下列不属于信息资源的一般性特征的是() (满分:2)
A. 积累性与再生性
B.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C. 稀缺性
D. 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3. 信息资源的配置是指信息资源在()方面的合理配置 (满分:2)
A. 内部和外部
B. 时间、空间和数量
C. 质量和效益
D. 用户和社会
4. 关于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描述正确的() (满分:2)
A. 以信息服务机构的需求为导向
B. 强调信息服务机构的独立活动
C. 争取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D. 追求“大而全”“小而全”
5. “信息是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思维的材料。”这句话强调的是信息功能中的() (满分:2)
A. 经济功能
B. 管理与协调功能
C. 选择与决策功能
D. 研究与开发功能
6. 信息政策的最终目标是() (满分:2)
A. 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B. 促进信息技术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C. 保证有充足的信息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
D. 发挥国家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
7. 信息加工组织的步骤不包括() (满分:2)
A. 信息筛选
B. 信息咨询
C. 信息整理
D. 信息评价
8. 美国学者霍顿 (F. W. Horton)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思想属于() (满分:2)
A. 管理哲学说
B. 管理过程说
C. 系统方法说
D. 管理活动说
9. 个人信息源也称为零次信息源,它的主要特点是() (满分:2)
A. 多用性、动态性、技术依赖性
B. 系统、稳定、易用、时滞
C. 及时、新颖、感知、随机、瞬时
D. 权威、垄断
10. 信息的交换不会损失信息量,而且会增加信息量,这反映出信息具有() (满分:2)
A. 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
B. 可传递性
C. 可加工性
D. 可共享性
11. 信息按照其产生和作用机制,可分为() (满分:2)
A. 消息、资料和知识
B. 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
C. 预测性信息、动态性信息和反馈信息
D. 常规性信息和偶然性信息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标准化分级是指() (满分:2)
A.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管理标准
B. 经济标准、社会标准和文化标准
C.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D. 固定标准和浮动性标准
13. URL指的是() (满分:2)
A. 制定网上信息资源地址的统一命名方法
B. 超文本传送协议
C. 超链接
D. 宽带接入技术
14. 网络计量法是指() (满分:2)
A. 由信息资源发布者和用户以外的第三方来评价
B. 用户按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作出评价
C. 通过对网站的链接特征及站外的链接类型进行调查分析,综合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D. 根据网络信息资源自身规律进行定量网络资源评价
15. 以下属于霍顿 (F. W. Horton) 的信息资源管理思想和观点的是() (满分:2)
A. 管理信息系统(MIS)与信息资源管理(IRM)的区别
B. 信息资源管理的“三E”目标
C. 信息资源管理发展阶段假说
D. IRM是管理思想史上新的里程碑
16. “系统、稳定、易用、时滞”是对()类信息源特点的具体描述 (满分:2)
A. 个人信息源
B. 实物信息源
C. 文献信息源
D. 数据库信息源
17. 信息加工组织的目的不包括() (满分:2)
A. 减少信息流的混乱,使信息有序流动
B. 使信息得到充分的共享
C. 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
D. 节省社会信息活动成本
18. 信息法律规范的客体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满分:2)
A. 信息资源
B. 信息技术
C. 信息市场
D. 各相关主体的信息行为
19. 信息政策主体是指() (满分:2)
A. 决定政策目标,选择实现政策目标手段,参与、影响政策过程,对政策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组织和个人
B. 各类信息活动以及由这些信息活动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C. 政策主体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办法、措施
D. 一定的行为以及在特定的环境中物化和非物化的财产
20. 标准化空间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满分:2)
A. 专业
B. 内容
C. 级别
D. 质量
二、多选题:
1. 直接评定法的常用指标包括() (满分:2)
A. 最高评分频度
B. 平均名次指标
C. 信息完整性
D. 科学可靠性
E. 评分平均值
2. 钟义信的研究认为:在信息概念的诸多层次中,最重要的有两个层次是指() (满分:2)
A. 社会层次
B. 静态层次
C. 流动层次
D. 认识论层次
E. 本体论层次
3. 知识产权的特征包括() (满分:2)
A. 专有性
B. 地域性
C. 时间性
D. 共享性
E. 公开性
4. 信息加工组织的步骤中不含有() (满分:2)
A. 信息筛选
B. 信息分类
C. 信息咨询
D. 信息评价
E. 信息反馈
5. 信息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 (满分:2)
A. 信息安全的问题
B. 技术障碍的问题
C. 国家主权的问题
D. 知识产权的问题
E. 语言障碍的问题
6. 我国学者卢泰宏的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理论中的“三维”是指() (满分:2)
A. 人文维
B. 经济维
C. 社会维
D. 技术维
E. 管理维
7. 关于网络信息资源服务模式的变革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满分:2)
A. 从分散向集成环境协调转变
B. 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
C. 从动态服务向静态服务转变
D. 从竞争服务向常规服务转变
E. 链接服务协作团队模式的形成
8. 按主体的认识层次可以将信息分为() (满分:2)
A. 自然信息
B. 社会信息
C. 语法信息
D. 语义信息
E. 语用信息
9. 信息资源配置的目标模式有() (满分:2)
A. 观念思维全新化
B. 组织专业集团化
C. 配置手段多元化
D. 运行机制灵活化
E. 运作目标高效化
10. 传统的知识产权包括() (满分:2)
A. 专利权
B. 商标权
C. 工业版权
D. 域名权
E. 著作权
11. 信息采集的原则包括() (满分:2)
A. 针对、适用原则
B. 系统、连续原则
C. 计划、预见原则
D. 科学、可靠原则
E. 计划、经济原则
12. 信息资源按组成关系可划分为() (满分:2)
A. 语法信息资源
B. 语义信息资源
C. 元信息资源
D. 本信息资源
E. 表信息资源
13. 信息的功能包括() (满分:2)
A. 经济功能
B. 管理与协调功能
C. 选择与决策功能
D. 研究功能
E. 开发功能
14. 信息服务应具有的基本要素包括() (满分:2)
A. 信息产品
B. 信息用户
C. 信息服务机构
D. 信息服务设施
E. 信息服务方法
15. 在对某一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时,可以从()方面综合考虑,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定的比重参数。 (满分:2)
A. 用户满意度
B. 吸引用户率
C. 信息利用率
D. 主观努力度
E. 客观的困难程度
16. 信息的安全与保密标准可以分为() (满分:2)
A. 音频视频标准
B. 数据加密与保护
C. 文献著录标准
D. 系统物理安全
E. 信息处理标准
17. 实施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包括() (满分:2)
A. 简化原理
B. 多样化原理
C. 协调原理
D. 最优化原理
E. 统一原理
18. 现代信息存储技术包括() (满分:2)
A. 纸张存储技术
B. 缩微存储技术
C. 磁存储技术
D. 光存储技术
E. 声像存储技术
19. 信息检索的类型,按照服务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满分:2)
A. 文献检索
B. 回溯检索
C. 定题检索
D. 数据检索
E. 事实检索
20. 霍顿 (F. W. Horton)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的“三E”目标是指() (满分:2)
A. 高效Efficient
B. 实效Effective
C. 经济Economical
D. 优秀excellent
E. 电子electronic
三、判断题:
1. 表信息资源是信息加工处理中所采用的技术设备的集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 版权包括著作权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 信息采集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和要求将分散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信息收集和聚集在一起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 软件工程标准包括软件开发规范,软件文件规范,软件维护规范,软件质量规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 信息资源的配置是指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三个方面的合理配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首先考虑经济效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 信息的依附性强调信息必须依附于特定的载体而存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 美国学者马钱德 (D. A. Marchand)认为,IRM的目标是通过增强组织的内外部信息需求的能力来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 信息源是获取信息的来源。即 “为满足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成本指标是指通讯费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