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1-5-15 07:45:13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机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2月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
模 拟 试 卷
考试形式:开卷         试卷类型:(B)
☆ 注意事项: 1、本考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必须答到试卷答题纸上,答到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试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某甲现年15岁,大学生,智力超常生活自理能力强,某甲应属于(   )

A.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 相对民事行为能力人

2、下列不属于刑罚体系中附加刑的是(   )

A. 罚金
B. 拘役
C. 剥夺政治权利
D. 没收财产

3、下列不利于增加人际吸引因素的心理品质是(   )

A. 真诚守信
B. 稳重宽厚
C. 唯我独尊
D. 机智幽默

4、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

A. 多党合作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政治协商制度
D. 人民当家作主

5、科学的人生观是(   )

A. 自保自利的人生观
B. 及时享乐的人生观

C.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D. 合理利已主义的人生观

6、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体现了爱情的(   )

A. 生物本能性
B. 专一排他性
C. 平等互爱性
D. 强烈持久性

7、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

A.出生
B.10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8、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是(   )

A. 宪法
B. 刑法
C. 行政法
D. 经济法

9、《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的核心是(   )

A.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B. 和平共处原则

C. 平等互利原则
D.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10、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   )

A. 世界观
B. 人生观
C. 自然观
D. 历史观

11、在公民张三窃取公民李四的钱包犯罪中,犯罪客体是(   )

A. 张三
B. 李四

C. 钱包
D. 张三对钱包的所有权

12、《合同法》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   )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13、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称为(   )

A. 竞争
B. 合作
C. 人际交往
D. 人际吸引

14、下列不属于婚姻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婚姻自由
B. 一夫一妻

C. 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
D. 禁止直系血亲结婚

15、某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丙,其后某丙死亡。1年后乙明知甲仍在世,遂向法院申请撤消死亡宣告。死亡宣告撤消后,甲与乙的原婚姻关系(   )

A. 自行恢复
B. 并未自行恢复

C. 视为自行恢复
D. 一经甲同意即自行恢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法的实施基本内容主要有(       )

A. 法的制定
B. 法的执行
C. 法的遵守

D. 法的监督
E. 法的宣传

2、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       )。
A. 使人不需艰苦劳动,便可坐享其成
B. 使人有“不需原则、有求必应”的朋友
C. 使人保持心境轻松、平稳、态度乐观
D. 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创造优良的环境
E. 使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获得更多的幸福
3、下列不属于著作权客体的是(       )

A. 文表
B. 通用表格
C. 公式

D. 时事新闻
E. 法律法规

4、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包括(       )
A. 是否促进个人素质的自我完善
B.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 是否促进历史进步
D. 是否促进群体利益的发展
E. 是否促进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
5、属于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形式是(       )

A. 停止侵害
B. 赔偿损失
C. 消除危险

D. 支付罚金
E. 赔礼道歉

6、信念的特征主要有(       )

A. 稳定性
B. 执着性
C. 多样性

D. 多变性
E. 亲和性

7、违法的类型主要有(       )

A. 刑事违法
B. 民事违法
C. 日常违法

D. 经济违法
D. 违宪

8、人生的幸福需要心理健康,事业的成功需要心理健康。加强心理修养的主要途径有(       )
A. 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学会自我调节
B. 发展与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C. 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D.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E. 正确地对待环境,客观地认识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9、下列属于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的是(       )

A. 兄弟
B. 父母
C. 祖父母

D. 外祖父母
E. 子女

10、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区别是(       )
A. 人际关系通过交往表现,又通过交往实现
B.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含义不同
C. 任何人际关系都是以往人际交往的产物
D. 人际关系发展和变化是人际交往的结果
E. 人际关系一般是一种状态,人际交往是一个过程
11、知识产权的特征主要有(       )

A. 无形性
B. 双重性
C. 专有性

D. 地域性
E. 时间性

12、 具有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人生目的的人,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       )
A.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B. 愿意多作贡献,少取报酬
C. 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
D. 只有国家、集体利益,没有个人利益
E. 以国家、集体利益为先,并在此前提下获取个人利益
13、马克思说:“真正的爱情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亲昵。”这表明 (       )
A. 在恋爱过程中不应有轻率和放荡的行为
B. 恋爱双方的交往应当文明端庄,持之以度
C. 真正的爱是远离疯狂和淫荡的东西的
D. 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E. 爱情内蕴着的丰富的社会属性把人的一切自然属性排除在外
14、《商标法》规定不得使用的文字和图案是(       )
A. 与外国的国旗相同的图案
B. 本商品的通用名称
C. 同“红十字”相近的图案
D.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
E. 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旗帜相近的图案
15、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正确观点是(       )
A.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 自私是人的本质
C.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人有自然欲望,这是人的自然属性的最突出的表现
E. 自然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2、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15分)
联系实际论述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目的。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10分)
李健1995年2月出生,于今年9月份升入某市重点实验中学初中一年级。为祝贺他升入重点中学,他姑父特意送给他一台价值6000元的电脑以示鼓励。11月份,李健将这台电脑以6800元的价格卖给了同学王明,自己又去市场上花了5000元买了一台兼容机。李健父母得知此事后,坚决反对李健的做法。
问题:
(1)价值6000元的电脑在出卖之前所有权归谁?(2分)
(2)李健卖电脑的行为是否有效?(2分)请说明法律依据。(2分)
(3)李健的父母主张将其新买的5000元电脑退回是否可以?(2分)请说明法律依据。(2分)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2001年,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刘姝威正在为《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一书寻找案例,她在网上搜索到蓝田集团公布的财务报告后,对这份报告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研究,结果让她十分震惊。自1996年上市以来,以5年间股本扩张了360倍的骄人成绩,创造了中国股本神话的蓝田,净营运资金已经下降到﹣1.27亿元。也就是说,“蓝田已经没有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了,它完全是依靠银行贷款在维持生计!”这是非常危险的,对蓝田危险,对银行更危险!就是这意外的发现使她卷入了震惊全国的“蓝田事件”。
经过半个多月的分析后,刘姝威撰写了《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600字文章,在《金融内参》上发表。12月13日,蓝田股份有限公司起诉刘姝威 “该文所述事实完全失实”,属“捏造事实”。请求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判令刘姝威“公开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并承担全部诉讼费用。”与此同时,蓝田集团总公司总裁瞿兆玉、副总裁陈行亮两个首脑人物“登门造访”;恐吓电话和电子信件接连不断。虽然没有了“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但公司对付一个弱小的女知识分子还是绰绰有余。刊登那篇600字“惹事”文章的《金融内参》,也急忙发表“本刊启事”——《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一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编辑部。
最终,刘姝威选择借助媒体的力量,公布了她长达2万多字的《蓝田之谜》,彻底戳穿了虚假的“蓝田神话”。2002年,刘姝威成为媒体聚焦的中心,得到了舆论的有力支持,蓝田事件彻底地曝光在世人眼前。最终,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蓝田公司及有关责任人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问题:
1. 你如何评价刘姝威的做法?如果你遇到类似问题会如何去做?请阐述理由。(10分)
2. 请用本课程相关理论阐述社会主义的法律意识及培养。(10分)

青青 发表于 2011-5-15 07:45:38

机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2月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模拟试卷解题思路
考试形式:开卷               试卷类型:B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二讲民法的内容。
2、【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七讲刑罚的内容。
3、【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七讲人生关系的内容。
4、【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九讲法的概述的内容。
5、【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六讲人生观的内容。
6、【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七讲爱情的相关内容。
7、【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二讲民事权利的内容
8、【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讲宪法的相关内容。
9、【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九讲中国际法的内容。
10、【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六讲人生观的内容。
11、【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七讲犯罪的内容。
12、【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三讲合同法的相关内容。
13、【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六讲中专利法的相关问题。
14、【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四讲婚姻法的内容。
15、【解题思路】参见课件十二讲民法的内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九讲法的概述的内容。
2、【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三讲人际关系的相关内容。
3、【解题思路】参见教材第十六讲著作权法的内容。
4、【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六讲人生价值的内容。
5、【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二讲民法的内容。
6、【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四讲信念的相关内容。
7、【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七讲违法的内容。
8、【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八讲心理健康的内容。
9、【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五讲继承法的内容。
10、【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三讲人际关系的内容。
11、【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六讲知识产权的内容。
12、【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五讲人生目的的内容。
13、【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七讲爱情的内容。
14、【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六讲商标法的内容。
15、【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三讲人的本质的内容。
三、简答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解题思路】本题具体参照课件第二讲内容。
2.【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宪法的基本内容,具体参考课件第十讲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15分)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涉及人生目的及其实践意义,以及树立目标的问题。具体参考课件第三、五讲内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10分)
【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二讲民法中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等内容。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解题思路】本题为开放性综合试题,主要考查价值观念、人生道德选择及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的问题,具体参考课件第五、六、九讲的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