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机密★启用前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1年2月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模 拟 试 卷考试形式:开卷
试卷类型:(A)
☆
注意事项: 1、本考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所有试题必须答到试卷答题纸上,答到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试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人的本质属性是(
)
A. 地缘属性B. 业缘属性 C. 自然属性D. 社会属性
2、我国继承权纠纷的一般诉讼时效为(
)
A. l年B. 2年C. 4年D. l5年
3、评价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是看他(
)
A. 对社会做出的贡献B. 从社会中获得的满足
C. 在社会上名声的大小D. 社会生活中的思想动机
4、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是(
)
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终止
5、某甲现年17岁,父母早逝,主要靠自己外出做工维持生活,应视其为(
)
A.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 相对民事行为能力人
6、我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B. 只有集体利益,没有个人利益
C. 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D. 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
7、我国最高的立法机关是(
)
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最高人民法院D. 中央军事委员会
8、《合同法》订立的最重要原则是(
)
A. 平等原则B. 全面履行原则C. 合理原则D. 诚实信用原则
9、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是(
)
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最高人民法院D. 中央军事委员会
10、下列不属于信念特征的是(
)
A. 稳定性B. 执着性C. 多变性D. 亲和性
11、下列不属于婚姻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婚姻自由B. 一夫一妻
C. 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D. 禁止直系血亲结婚
12、 公民在意外事故中下落不明,计算宣告失踪和和宣告死亡的期间起算日应该是(
)
A. 确知失踪之日B. 事故发生之日
C. 音讯消失之日1 A+ R! ]( s4 }3 h* o2 G- r; v蜗牛在线|学习者家园D. 向法院申请之日
13、《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是(
)
A. 10年B. 20年C. 30年D. 50年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刑事诉讼当事人的是(
)
A.犯罪嫌疑人B.被告C.受害人D. 原告
15、《继承法》规定我国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是(
)
A. 配偶、子女、父母B. 父母、配偶、子女
C. 子女、配偶、父母D. 配偶、父母、子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不属于著作权客体的是(
)
A. 工程技术作品B. 法律、法规C. 历法
D. 官方正式译文 E. 时事新闻
2、人生的幸福需要心理健康,事业的成功需要心理健康。加强心理修养的主要途径有(
)A. 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学会自我调节B. 发展与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C. 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D.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E. 正确地对待环境,客观地认识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3、下列属于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的是(
)
A. 兄弟B. 父母C. 祖父母
D. 外祖父母E. 子女
4、下列属于侵占财产罪的是(
)
A. 抢劫罪B. 交通肇事罪C. 抢夺罪
D. 侵占罪E. 盗窃罪
5、知识产权的特征主要有(
)
A. 无形性B. 双重性C. 专有性
D. 地域性E. 时间性
6、人生目的的作用是(
)
A. 人生动力B. 选择人生道路的向导C. 决定一个人做人标准
D. 调节个人与自然的关系E. 激励人生实践活动
7、下列属于理想特征的是(
)
A. 实现的可能性B. 超前性C. 现实性
D. 实践性E. 时代性
8、爱情的道德责任表现在(
)
A. 忠贞专一,不见异思迁B. 爱情高于事业C. 理智而不轻浮
D. 确立正确的择偶标准E. 理智地对待失恋方面
9、违法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
A. 社会危害性B. 刑事违法性C. 应受刑罚处罚性
D. 行政违法E. 违宪
10、下列属于遗产范围的是(
)
A. 公民的合法收入B. 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C. 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
D. 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E. 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11、作品完成后,作者的(
)的保护不受期限的限制。
A. 署名权B.修改权C.保护作品完整权
D. 获得报酬权E.使用权
12、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构成的要素包括(
)
A. 犯罪客体B. 犯罪对象C. 犯罪主体
D. 犯罪客观方面E. 犯罪主观方面
13、青年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特点有(
)
A. 社会性B. 客观性C. 多样性
D. 群体互动性E. 独立性
14、下列属于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是(
)
A. 自卑害羞B. 孤僻C. 猜疑
D. 嫉妒E. 固执封闭
15、下列属于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的是(
)
A.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B. 国家灭亡C. 全民普及教育
D. 阶级对立消失E. 单一的公有制
三、简答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2、法的本质及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15分)联系实际谈谈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及理想实现的途径。 五、案例分体题(本大题1小题,共10分)被告人王某与其妻谢某夫妻关系一直不睦。2006年1月17日,王某与谢某因感情问题再次发生争吵后,经村干部劝解,王某坚决要求离婚,随即两人去办理离婚手续,因婚生子的抚养问题未协商好而离婚未果。当天下午5时许二人回家路过一鱼塘时,谢某要王一块歇息,王未予理睬,二人发生抓扯,被途经此地的当地村民陈某劝开。当王某朝回家的方向行走约70余米时,谢某跳入鱼塘中,陈某见状大声呼喊王救人,王回答:“是她自己跳的水,我又没有推她,我自己也不会游泳,不关我事。”又继续往回家的方向走去。因陈某不会游泳,等其喊来其他村民将谢某救起时,谢已死亡。问题:(1)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4分)请说明法律依据。(4分)(2)王某应当承担什么责任?(2分)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978年,刚刚年满18岁的张荣锁已是一个入伍三年的老兵了,那时,农村孩子除了当兵没有出路。在部队当过饲养员、炊事员、运输兵的张荣锁总在思考将来能干点啥,可是一想到家乡——那个地处太行深处、贫困落后的小山村,他就只有暂时留在部队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张荣锁从家里的来信中感到了农村的发展机会,于1980年,复员回了家。为了尽快攒够买一辆二手车所需的一万元钱,他选择到煤矿打工。凭着吃苦耐劳、敢闯敢干的精神,张荣锁寻找着自己的人生梦想。 1987年,张荣锁用跑运输赚来的钱在县城办起了石材场,思想活跃的他成了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群众劳动致富的积极性再次高涨。当时正在外地的张荣锁接到辉县县委的电话说:“大家都说你是‘能人’,选你当支书,想让你带着大伙一起干。”周围的亲朋好友劝张荣锁“你有高级轿车坐着,县城10多间门面房开着,采石厂办着,一年收入30多万元,何必回穷深山受罪?”可接到电话的张荣锁,思绪又回到了那个生他养他的小村庄:自己富不算啥,能带领大伙一起富才叫能耐!1993年张荣锁回去了,他带领着乡亲们送电上山、治理8座荒坡、开垦1500亩良田、种植了一批果树。他们硬是用3年的时间在险崖峭壁腹内修成了一条9公里的盘山水泥路,打通了一条1公里的隧道,在绝壁上开出了一条通往富裕的大道。为了这条路,张荣锁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变卖了自己的企业和汽车。但也正是这条路,给回龙村的发展插上了翅膀,如今旅游业、林果业、果品加工业的滚动发展让回龙村彻底告别了贫穷,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问题:1. 张荣锁认为:“自己富不算啥,能带领大伙一起富才叫能耐!”你如何评价并阐述理由。(10分)2. 联系实际说明大学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人生观。(10分) 机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2月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模拟试卷解题思路
考试形式:开卷 试卷类型: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三讲人的本质的内容。
2、【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五讲继承法的内容。
3、【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六讲人生价值的内容。
4、【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七讲犯罪的内容。
5、【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二讲民事主体的内容。
6、【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六讲人生观的相关内容。
7、【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讲宪法的概述内容
8、【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三讲合同法的相关内容。
9、【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讲中宪法的内容。
10、【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四讲信念的内容。
11、【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四讲婚姻的内容。
12、【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二讲民法的相关内容。
13、【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六讲中专利法的相关问题。
14、【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八讲刑事诉讼的内容。
15、【解题思路】参见课件十五讲继承法的内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五讲著作权的内容。
2、【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八讲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
3、【解题思路】参见教材第十五讲继承法的内容。
4、【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七讲犯罪的内容。
5、【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六讲知识产权的内容。
6、【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五讲人生目的的相关内容。
7、【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四讲理想的内容。
8、【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七讲爱情的内容。
9、【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七讲犯罪的内容。
10、【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五讲继承法的内容。
11、【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六讲知识产权法的内容。
12、【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七讲刑法中犯罪的内容。
13、【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四讲人际关系的内容。
14、【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八讲心理健康的内容。
15、【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三讲理想的内容。
三、简答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解题思路】本题主要涉及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的问题,具体参照课件第二讲的内容。
2.【解题思路】本题主要法的概述问题,具体参照课件第九讲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15分)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涉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及实现途径,参考课件第四讲和第一讲的内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10分)
【解题思路】参见课件第十七讲犯罪的相关内容。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解题思路】
本题为开放性综合试题,主要考查对人生观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具体参考课件第五讲、第六讲的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