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子 发表于 2012-4-19 09:02:41

东师12春《文章解读论》第一二次在线作业答案

奥鹏东师2012春《文章解读论》第一次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施莱格尔的读书方法是    (满分:4)
    A. “语文学阅读”
    B. “揣测心灵”
    C. “境界”
    D. 文学作品多层次论
2. 记叙类文体最常用的表达手法是    (满分:4)
    A. 线性流程的叙述
    B. 揭示概念
    C. 判断推理
    D. 设置情节
3. 贾平凹提出了什么读书方法    (满分:4)
    A. “不求甚解”
    B. “知音”
    C. “滋味”
    D. “读书大视野”
4. 能为阅读暗示解码方式的是    (满分:4)
    A. 语境
    B. 文体
    C. 读者经验
    D. 个人风格
5. 科学语体的语言特点是    (满分:4)
    A. 普遍运用专门术语
    B. 语言的形象性
    C. 语言的修辞性
    D. 语言的随意性
二、多选题:
1. 文章解读可以理解为哪几个层次上的理性或情感上的活动?    (满分:4)
    A. 获取信息
    B. 处理信息
    C. 单纯信息
    D. 改造信息
2. 语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满分:4)
    A. 文章的结构
    B. 词汇的选择
    C. 语法结构
    D. 语音手段的选用
3.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满分:4)
    A. 直觉感悟和逻辑抽象
    B. 整体把握和细部分析
    C. 形象再造和理念重组
    D. 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4. 文体的深层结构包括    (满分:4)
    A. 语言形式
    B. 结构类型
    C. 民族传统
    D. 阶级印记
5. 科学语体的语言不具有哪些特点    (满分:4)
    A. 术语性
    B. 形象性
    C. 修辞性
    D. 随意性
三、判断题:
1. 钟嵘认为,风味和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 表达手法是指文章表情达意反映社会生活的具体方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 智力因素有助于解读的审美对象进行情感体验和沟通对话。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 艺术的审美趣味,是深入地理解文章所必不可少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 开放性使文体不断发展、创新,逐渐走向完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 制度文化层是指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行为规范、准则及各种组织形式所构成的文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 评点式解读并不重视读者的文体意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 解读文章时,直觉判断是文体定位的一种重要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 语体是发展性和稳定性的统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 注疏和索隐都属于语义学解读的范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 任何一种文学艺术现象都是与其民族文化的审美取向相联系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 眉批、双行夹批都是考注式解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 文章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往往决定采用何种文体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 义和释属于考注式解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 文本的语言题材会因文题表达方式的影响而显出自己的特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 中国文章解读的历史传统中,“不求甚解”说是孟子提出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 随着历史文化积淀层的加厚,文体的内涵会不断更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 认识流程式的结构方式常用于说明类文章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 明清时代的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和骈文演化而来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 阅读是接受特定文化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 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手段是逻辑推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 阅读或阐释向来被处理为研究细节和着眼整体的正确结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文本解读理论 ,取长补短。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 文体的意义,主要不是来自于文体结构的自身属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5. 性格因素属于非智力因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6. 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一定的政治教育内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7. 文章所反映的内容,往往决定于它们的文体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8. 伍尔夫提出了“读书思考” 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9. 信息的解码并不是文章解读的一个本质功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0.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西方人偏向重综合,长于直觉而短于逻辑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奥鹏东师2012春《文章解读论》第二次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能作为读者反映批评的突出代表的是()    (满分:4)
    A. 文化学理论
    B. 语义学理论
    C. 社会学理论
    D. 接受美学理论
2.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最能直接体现民族文化心理特点的()    (满分:4)
    A. 物质文化
    B. 民间文化
    C. 大众文化
    D. 精神文化
3. 姚斯是哪个国家的著名学者()    (满分:4)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日本
4. 民俗结构的最深层次是()    (满分:4)
    A. 物质生产层面
    B. 信仰意识层面
    C. 社会组织层面
    D. 价值体系层面
5. 在《诗经》产生的时代,诗歌以几言为主()    (满分:4)
    A. 三言
    B. 四言
    C. 五言
    D. 七言
二、多选题:
1. 韦勒克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分析文本的内部结构的()    (满分:4)
    A. 主题
    B. 声音
    C. 意义
    D. 文学作品的评价
2. 在中国诗歌史上,“风”、“骚”指的是()    (满分:4)
    A. 《国风》
    B. 《天问》
    C. 《九歌》
    D. 《离骚》
3. 下列哪些因素能体现出我们 语文课本的文化底蕴()    (满分:4)
    A. 民族思维方式
    B. 民族群体的心态
    C. 精神价值体系
    D. 社会分工的明确
4. 下列所给人物,哪些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    (满分:4)
    A. 钟嵘
    B. 孟子
    C. 姚斯
    D. 林语堂
5. 下列选项中哪些是蒙族的代表作()    (满分:4)
    A. 《格萨尔王传》
    B. 《江格尔》
    C. 《嘎达梅林》
    D. 《阿诗玛》
三、判断题:
1. 期待视野包括社会期待视野。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 读者与文章的作者在心灵上有时会发生冲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 语体也叫“文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品的真正生命在于读者的不断的解读之中。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 语言的活跃性是科学语体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 传统的文学研究和评论比较注重文学的内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 强烈的现象感是乐府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 网络文本是后兴起的,但也有缺点存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 线性思维是非平面的、富于变化的思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 网络文本的结构特征之一是具有流动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 超文本链接的越多,阅读的个性化差异就越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 余光中的诗歌《乡愁》,主要运用了意象笔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 钟嵘认为,作品的未定点需要读者去填充。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 读者可以通过具体的词句来把握文章的脉络和走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 五言诗的产生时间早于七言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 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运用的是接受美学的理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 杜甫的名篇《春望》,运用了寄情于景的手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 文本的召唤结构是文本自身的一种结构特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空筐,需要读者往里充填意义和内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 信息的编码是文章解读的本质功能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 评点《红楼梦》最著名的是脂砚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 语义学解读的必经途径之一是从字、词、句入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 网络文化会对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 “细读法”是瑞恰兹提出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5. 义和释属于考注式解读而不属于评点式解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6.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7. 《江格尔》是藏族特别有影响力的史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8. 期待视野可以引导读者的接受和对文本信息的理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9. 信仰意识是民俗的结构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0. 语义学的理论是读者反应批评的一个流派和突出代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师12春《文章解读论》第一二次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