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12春《教育评价学》第一二次在线作业答案
奥鹏东师教育评价学2012春第一次在线作业一、单选题:
1. CIPP模式认为( )任务之一是作现状调查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作出估计,从而修订改进计划 。 (满分:2.5)
A. 背景评价
B. 输入评价
C. 过程评价
D. 成果评价
2. 教育评价中常用的描述一组评价对象一般水平的量数有 (满分:2.5)
A. 中位数、几何平均数、百分等级
B. 几何平均数、百分等级、标准分数
C.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百分等级
D.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
3. 西方教育评价的发展可粗略分为四个阶段,即测验运动阶段,评价理论形成阶段、专业化阶段和 (满分:2.5)
A. 稳步发展阶段
B. 深化发展阶段
C. 继续发展阶段
D. 完善阶段
4. 数据间进行比较和综合的基本条件是要求数据 (满分:2.5)
A. 等值 、条件相同 、单位相同
B. 单位相同 、零点相同
C. 条件相同、单位相同、零点相同
D. 单位相同 、零点相同、有绝对零点
5. 每个前一级指标,都是其下一级指标的 (满分:2.5)
A. 指导方针
B. 设定依据
C. 标准
D. 评价目标
6. 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先后施测两次被试两次测验分数间的相关系数即为( )。 (满分:2.5)
A. 同质性信度
B. 复本信度
C. 重测信度
D. 分半信度
7. 同一个指标系统中,每个指标分解的层级不必相同,具有( )即可 (满分:2.5)
A. 共性
B. 可操作性
C. 连续性
D. 层级性
8. 测验标准化的目的在于尽量减少 (满分:2.5)
A. 测量误差
B. 随机因素
C. 缺失样本
D. 人为因素
9. 在将多组性质相同的测验分数进行比较或组合时常将其原始分数 (满分:2.5)
A. 转换成标准分数
B. 进行数值转换
C. 转换为百分等级
D. 转换为正数
10. 对相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时 ,最常用的量数是 (满分:2.5)
A. 原始分数
B. 标准分数
C. 中位数
D. 众数
二、多选题:
1. 在确定权重大小时应遵循原则有: (满分:2.5)
A. 客观性原则
B. 导向性原则
C. 可测性原则
D. 实践性原则
2. 他评中由知觉定势影响带来的评价者的误差心理有表现是 (满分:2.5)
A. 晕轮效应
B. 逻辑误差
C. 情绪效应
D. 投射效应
3. 搜集评价信息的要求是 (满分:2.5)
A. 真实性
B. 准确性
C. 全面性
D. 次量性
E. 灵活性
三、判断题:
1. 价值判断是评价者根据价值主体的需要判断价值客体是否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 客体是主体认识和教育的对象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 模式是一定教学思想的直观的、简捷的描述,是实践活动的规范性、程序性的概括。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 复评价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内部评价是对评价信息的再鉴定,它是克服评价中错误倾向的重要途径。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 指标是反映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社会现象规格、程度和结构的数值,常用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表示。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 频数效应就是被评价对象对评价者属性的认识因这些属性的反复出现而得到强化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 构想效度,构想效度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某一理论构想或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的程度。构想效度也可以理解为测验实际测量了所欲测量的构想和特性的程度.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 有效性是指测量和评价结果反映的是否是欲测量或评价的被评的本质属性以及这种属性被测量到的程度,测量学中用效度系数来描述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 诊断性评价是指为了解教学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或使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过程等更适合活动方向的自身条件及需要而进行的评价。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 可行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要在保证正确方向和科学、客观的前提下,尽量使评价简便易行。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1. 相对评价是指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设定标准的评价。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2. 二次量化法是指对不能直接定量的模糊性较大的指标的测量,采取先定性描述,然后再定量刻化的方法。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3. 数量式标准指的是对末级指标以数量的大小为标准判定其等级的高低。数量式标准可以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有数量点式标准、数量区间式标准、隶属度式标准等。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4. 投射效应是心理学上一种将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的现象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5. 重复评价法即利用相同的评价指标体系,间隔一定的时间,对同一组被评对象进行两次评价,然后计算两次评价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求得的相关系数称为重测信度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6. 评估对人或事物的价值作出评量或估价,结论具有笼统性。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7. 准备性测验是在进行某一新的学习任务或工作之前实施的测验。主要用来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完成某一新的学习或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8. 教育评价目标是体现教育目标的是对评价对象评价时的项目及其所要求达到的程度、水准的一种规定。在实际评价活动中,常将评价目标具体化为指标系统或概括性问题的形式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9. 内容效度是测验试题对欲测量内容或行为目标代表性程度。也就是测验内容目标与欲测内容目标的一致性程度。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0. 价值是客体与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是指客体及其属性同主体的尺度与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相接近。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1. 教育评价是指评价者根据一定社会确定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受教育者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 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2. 教育评价是以正常判断为基础的价值判断、教育评价的基本标准是国家的教育目标、教育评价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教育评价过程是主客体互动、评价与指导的统一的过程、教育评价是一种心理特征鲜明的主体性活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3. 相对评价是指以被评对象全体的一般水平或标准样组的一般水平为参照点解释被评教学的高低。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4. 价值是客体与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是指客体及其属性同主体的尺度与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相接近。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5. 频数效应是评价者对被评价对象属性的认识因这些属性的反复出现而得到强化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6. 晕轮效应也称社会刻板印象。它是指对评价对象的整体印象影响到对该对象的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7. 等级量表称顺序量表。它是依据一定标志把事物分成等级,并用数字加以区分,也就是按事物的某种特性的大小或多少依次把事物排列成等级顺序。 (满分:2.5)
A. 错误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B. 正确
奥鹏东师教育评价学2012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课堂听课要做的具体工作包括有( )。 (满分:2.5)
A. 课堂记录 、事先约定、课堂观察
B. 事先约定、课堂观察、小测验
C. 课堂观察、小测验、快速调查
D. 课堂记录 、事先约定、课堂观察 、小测验
2. 被评价者受到表扬或得到好评自信心会( )。 (满分:2.5)
A. 改变
B. 不变
C. 增强
D. 降低
3. 学校教育评价的根本依据是 ( ) 。 (满分:2.5)
A. 教育政策
B. 教育内容
C. 教育目标
D. 教育对象
4. 表现性评定就是通过观察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情景中完成各种任务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一种( )评定方法。 (满分:2.5)
A. 具体化
B. 真实性
C. 准确性
D. 概括性
5. 一般地说规模较大的区域性宏观评价,适合用( )评价方法 (满分:2.5)
A. 实证性的量化
B. 人文性的质化性
C. 调查式
D. 问卷式
6. 学校总的教学工作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学校的( )等的评价。 (满分:2.5)
A. 办公条件 、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管理
B. 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管理 、教学活动
C. 师资队伍、教学管理 、教学活动、办公条件
D. 办公条件、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管理 、教学活动
7. 观察既是指一个( )的过程,又是一个能动的思维过程。 (满分:2.5)
A. 感知
B. 知觉
C. 认知
D. 感觉
8.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力量是( )。 (满分:2.5)
A. 教师
B. 班主任
C. 大队辅导员
D. 学校领导
9. 教师评价的核心目标是教师的师德和( )。 (满分:2.5)
A. 文化水平
B. 业务水平
C. 身心健康
D. 交往能力
10. 观察既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又是一个能动( )的过程。 (满分:2.5)
A. 认知
B. 知觉
C. 研究
D. 思维
11. 被评价者受到表扬或得到好评自信心 会( ) 。 (满分:2.5)
A. 改变
B. 不变
C. 增强
D. 降低
12.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力量是指( )。 (满分:2.5)
A. 教师
B. 班主任
C. 大队辅导员
D. 学校领导
13. 学校教学工作评价的对象,包括学校总的教学工作评价和( )。 (满分:2.5)
A. 教师个体教学工作评价
B. 管理工作评价
C. 教学条件评价
D. 学生评价
14. 能使教师准确分析教学成败原因并能加深对评价标准理解和内化的评价是( )。 (满分:2.5)
A. 教师自评
B. 领导评价
C. 学生评教
D. 同行评价
15. 要保证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正常运转,必须有( ) (满分:2.5)
A. 全面的组织领导
B. 健全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机构
C. 全体教师的参与
D. 全体学生的参与
16. 从范围领域上分,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环境包括( )等环境。 (满分:2.5)
A. 家庭、社会 、社区 、亲友
B. 家庭、社会 、社区
C. 学校 、家庭、社会
D. 社会 、社区、亲友
17. 利用档案袋进行展示性评价的条件 ,一是各班级要建立集体档案袋,二是( )。 (满分:2.5)
A. 学校的发展、领导要支持
B. 学校要创设展览场所
C. 师生愿意参加
D. 家长同意
18. 操行评语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定性描述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 )。 (满分:2.5)
A. 模糊性
B. 精确性
C. 全面性
D. 片面性
19. 疑虑、紧张心理就是评价对象在接受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一种( )现象。 (满分:2.5)
A. 迎合心理
B. 文饰心理
C. 防卫心理
D. 敏感心理
20. ( ) 具有行为化、可测量的特点是直接的、具体的评价内容。 (满分:2.5)
A. 方案
B. 标准
C. 指标
D. 方法
二、多选题:
1. 课堂快速调查方法主要有( )。 (满分:2.5)
A. 简单测试题
B. 微型问卷调查
C. 座谈
D. 电话访问
E. 研讨
2. 指标系统的内容由( )构成。 (满分:2.5)
A. 条件指标
B. 设备指标
C. 成果指标
D. 评价指标
E. 过程指标
3. 新课改提出学生培养的目标包括()目标 。 (满分:2.5)
A. 知识与技能
B. 基础性发展
C. 情感、态度、价值观
D. 方法与过程
E. 学科学习
4. 贯彻教师评价的整体性原则是 (满分:2.5)
A. 在评价时要把被评教师作为一个有机体来看待
B. 教师评价内容的整体性
C. 评价对象是教师队伍整体
D. 对教师评价信息的收集
5. 教育评价有( )等功能。 (满分:2.5)
A. 导向
B. 监控
C. 鉴别
D. 推广
E. 奖励
6. 他人评价中评价者误差心理产生的原因有( )。 (满分:2.5)
A. 知觉定势的影响
B. 频数和次序效应
C. 肯定效应
D. 类比效应
E. 群体效应
7. 同他人评价相比,教师自我评价的特点有 (满分:2.5)
A. 主客体同一性
B. 自我评价的信息具有直接性、丰富性、生动性
C. 自我评价具有反思性,是对教学行为、过程、结果以及自身发展的反思和检查
D. 自评过程的循环性
8. 描述一组评价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主要有( )。 (满分:2.5)
A. 四分差
B. 差异系数
C. 标准差
D. 标准分数
E. 相关系数
三、判断题:
1. 学校管理工作评价是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学校的教育目标,学校管理工作的原则,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过程、状态和效果作出价值判断。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 奖惩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只面向过去、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主要发挥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认为要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只有通过外部的奖励和惩处才能实现。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 评价是指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作出判断。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 知识是对具体方法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包括具体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 领会是最低层次的理解,是指个人不必把某种材料与其它材料联系起来,也不必弄清它是最充分的含义,便知道正在交流的是什么,并能够运用正在交流的这种材料和观点。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 反思式要求体现学生对学习过程自主的、全方位的反思。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 文件式就是要求学生全面展示和反思学习与活动的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有指导性的信息,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资料收集和选择。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 分析是指将材料合成各种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从而使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 运用是在某些特定和具体的事情里使用抽象概念。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 领会是最低层次的理解,是指个人把某种材料与其它材料联系起来,也不必弄清它是最充分的含义,便知道正在交流的是什么,并能够运用正在交流的这种材料和观点。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1. 态度是一种影响和调节一个人行动的内部状态,也是一种学习的结果。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2. 奖惩性教师评价就是一种只面向过去、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主要发挥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认为要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只有通过外部的奖励和惩处才能实现。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