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间布置图设绘通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液压泵间布置图”的设绘依据、基本要求、内容要点、图面要求、注意事项、校审要点、质量要求以及附录。
1.2 本标准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液压泵间布置图”的设绘。
1.3 “液压泵间布置图”的设绘适用于:艏部锚机、系泊绞车的液压泵间布置,艉部系泊绞车的液压泵间布置,救生(救助)艇的液压泵间布置以及其他液压甲板机械设备的液压泵间布置等。
2 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
2.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a) GB4791-84船舶管路附件图形符号。
2.2 设绘依据图纸
a) 设计任务书或技术规格书;
b) 该项设备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c) 总布置图;
d) 锚系泊布置图或与本图液压甲板机械设备有关的舾装专业的布置图;
e) 液压泵间部位的船体分段结构图;
f) 设备供应厂商提供的工作图和技术文件等资料。
3 基本要求
3.1“液压泵间布置图”是反映甲板机械设备的液压泵组、控制阀件、管路附件、储油箱及电控箱等设备在液压泵间内位置布置状况和液压管路布置状况的图样,并应能满足送审图纸要求以及作为生产设计的依据。本图旨在合理布局液压泵间内的设备和管路走向,充分考虑维修保养空间和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3.2应满足设计任务书或技术规格书的要求。
3.3应满足有关挂旗国的一些特定要求。例如,该船是挂瑞典旗的,则应满足瑞典船舶登记局(SMA)的规定:凡是布置在主通道上的设备(包括液压阀件、附件和管路等)其底部距地面的高度均应大于2050mm。
3.4液压泵间应易于到达,并尽可能与机器处所分开。
3.5液压泵间应布置适当,要充分留有保证能通到机械设备及控制器的工作通道。泵间内的液压泵站、储油箱等易于泄漏液体的处所,应设置围油栏,以保证如有液体泄漏时的适宜工作条件。
3.6 液压管路的布置应与液压系统原理图的设计原理相一致。
3.7 液压泵间内所有设备的总体布局应合理,并突出本图所表现的主题。
4 内容要点
本图样除主视图外,一般应有俯视图、侧视图、必要的局部视图、设备明细表和技术要求等组成。
4.1 液压泵间布置图中,通常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液压泵站;
b) 储油柜;
c) 手摇泵;
d) 液压阀件和附件;
e) 液压管路;
f) 围油栏;
g) 电控箱;
h) 其他设备等。
4.2 条款4.1中的项目是“液压泵间布置图”中的基本内容,但因每一条船舶的设备不尽相同,故在实施绘制该图时,可按具体内容舍取上列项目。
4.3 上列设备在图中均应用实线绘制,并标注布置位置的定位尺寸和外形尺寸。必要时还应标出主要结构特征尺寸以及安装连接尺寸。
4.4 涉及“液压泵间布置图”的船体结构部分,从船体专业处复制后,应进行线条的简化处理,留下有用部分,删除无用部分。留下部分用双点划线表示。表示方法应符合船舶制图有关标准的要求。
4.5 液压泵站、储油柜及其他液压油易漏泄的设备周围应设置围油栏。以确保操作人员的适宜工作条件。
4.6 液压泵间内的其他设备一般用双点划线表示,并用引出线写明该设备的名称和代号;若和本图基本内容的设备一样用实线表示,则应拉出件号,并写入明细栏内。
4.7 本图应列出管系明细表和管系附件明细表。管系明细表应明确管子外径、壁厚、材料牌号、名称、试验压力和近似长度等要求;管系附件明细表应明确管路接头、法兰、通舱管件等的规格和数量。
4.8 图中的技术要求应按设备厂提供的技术文件而定。
5 图面要求
5.1 图纸幅面和格式应符合GB/T14689-93“技术制图 图纸幅面和格式”的有关要求。原则上采用A1、A2图纸幅面。
5.2 视图以常规的三视图(即主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为主体,必要时增加剖视图。所有视图的投影要正确。
5.3 图面布局应正确,合理和整齐,周边空白要均匀。
5.4 图纸的比例应符合GB/T14690-93“技术制图 比例”的有关规定。液压泵间内设备的外形尺寸应选取适当的比例正确绘制。通常采用1∶20或1∶25。必要时也可采用其他比例。
5.5 图样画法应符合GB4458.1-84“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的有关规定。其中管路允许采用单线(粗实线)绘制,仅表示管路的基本走向。管路附件(如管接头、法兰等)也可采用相应的简化画法。
5.6 图线应符合GB4457.4-84“机械制图 图线”的有关规定。
5.7 字体应符合GB/T14691-93“技术制图 字体”的有关规定。字体的大小和风格应相对同一。要求中、英文对照的图纸,字体的大小和风格也应相对统一。图中一般的文字说明编写时上面一行为英文,下面一行为中文。
5.8 尺寸注法应符合GB15754-95“机械制图 尺寸注法”的有关规定。标注的尺寸应完整、正确、清晰。每一个尺寸原则上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构造最清晰的视图上。特殊需要时允许重复标注。
5.9 设备序号不得遗漏。设备序号的编排应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进行排列。在图上无法连续时,可在每个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顺序进行排列。其中管件的代号另用y-1、y-2、y-3、… 表示;管系附件的代号另用1/y、2/y、3/y、… 表示。
5.10图纸上标注有管件代号和管系附件代号的,则应同时在管系明细表和管系附件明细表中按4.7的要求列出。明细表为统一格式,见参考图样所示。一般安排在标题栏上方或图面的适当位置。
5.11 标题栏、明细栏应填写完整、书写正确。切勿遗漏必要的重量要求。要求中英文对照的图纸,标题栏中图纸名称书写时,上面一行写英文图名,下面一行写中文图名。“液压泵间布置图”的英文名称统一书写为:
HYDRAULIC ROOM ARRANGEMENT OF ……
(注:在液压泵间布置图前面应冠以某某设备的名称。即:“XXX液压泵间布置图”)。
5.12 技术要求(或技术说明)一般写在标题栏上方或图面上有空白的适当位置。要求中英文对照的图纸,应满足条款5.7的要求。
5.13 引用标准、规程及其他技术文件时应写明标准号以及被引用文件的名称图号或编号。如果引用文件中个别条文时,应阐明具体条文内容。
6 设绘注意事项
6.1 图样设绘前,首先应熟悉总布置图、与本图液压甲板机械设备有关的舾装专业的布置图(如:锚系泊布置图、救生救助设备的布置图以及其他液压甲板机械设备的布置图等)、与本图液压甲板机械设备有关部分的船体结构图、有关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等资料、以及相关的标准,规范等的有关规定。
6.2 设绘图样应考虑识图方便,布局要合理,力求图面清晰简洁。
6.3 图样上的视图与技术要求(或技术说明)能完整地表达出本图主题内容的要求。
6.4 图样上设备的定位尺寸应齐全,并应仔细检查,避免漏注。
6.5 使用的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应符合标准规定。引用的标准、规程以及其他技术文件应正确有效。
6.6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特殊情况除外,并加以说明。
6.7 应贯彻国家标准、船舶工业标准和本院标准。应贯彻六项互换性基础标准(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键、齿轮)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6.8 本图样必须与相关图纸要求相互协调,图纸完成后应请舾装、电气专业有关人员会签。以确认布置位置和相关尺寸的准确性。
6.9 在技术要求中应提示有关标准、规范、公约、规则等的特定要求,以及技术关键和重点注意的问题。
6.10 材料的名称、牌号、标准号以及选用范围应符合有关材料标准的规定。
7 校审要点
7.1 技术性检查:
a) 设绘内容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和技术规格书的有关要求;
b) 有关内容是否与其他专业协调一致;
c) 液压泵间内液压泵站、储油箱和其他设备的布置是否满足安装、维修保养工艺性的要求。
7.2 完整性检查:图纸表达的技术内容应完整,主题突出,不漏项,视图布局合理,尺寸标注完全,技术要求明确。
7.3 正确性检查:视图、尺寸、明细表、技术要求等应无差错。
7.4一致性检查:图纸应符合相关要求。特别是字体的大小和风格要统一,线条的类型和风格要统一。
7.5 标准化检查:图纸编号、图纸幅面、线条、文字代号、图形符号、表达方式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重点检查法定计量单位的应用正确与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