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12春《政治综合》在线作业一、二、三答案
北航12春《政治综合》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满分:4)
A.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原理
C.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2. 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指()。 (满分:4)
A. 一定社会中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B. 一定社会中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
C.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
D.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3.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满分:4)
A. 不可知论的观点
B. 相对主义的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4. 哲学的两大阵营是()。 (满分:4)
A.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5. 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满分:4)
A. .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C. 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D. 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6. 科学证明,人脑是()。 (满分:4)
A. 思维的源泉
B. 思维的产物
C. 思维的器官
D. 思维的对象
7.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 (满分:4)
A.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B.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C. 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 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8.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满分:4)
A. 它的存在和发展不需要任何条件
B. 规律不能被人所掌握.所利用
C. 规律强制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D.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9. 在社会意识诸种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满分:4)
A. 宗教思想
B. 政治思想
C. 艺术
D. 道德
10. 庸俗唯物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是()。 (满分:4)
A.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B.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 过分强调意识的主观性
D. 抹煞了意识的主观性
11. 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满分:4)
A. 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 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 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 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12.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满分:4)
A. 相对主义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拆衷主义的观点
D. 诡辩论的观点
13.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满分:4)
A. 深入实际,了解情况
B. .认真思考,形成理论
C. 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 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14. 唯物史观认为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在他们是()。 (满分:4)
A. 历史进程的决定者
B. 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参与者和组织
C. 历史活动的主体力量
D. 历史规律的制定者
15.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满分:4)
A. 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 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 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 真理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16.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满分:4)
A. 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 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C. 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 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
二、多选题:
1. 下列各项属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作用表现的有()。 (满分:4)
A. 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
B. 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
C. 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D. 科学技术的作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2. 割裂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会导致()。 (满分:4)
A. 形式主义
B. 形式虚无主义
C. 相对主义
D. 诡辩论
3. 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满分:4)
A. 精神的
B. 物质的
C. 实践的
D. 自然的
4.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 (满分:4)
A. 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B. 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C.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5. 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满分:4)
A. 个人依赖集体,无集体即无个人
B. 个人代表集体,有个人就不必有集体
C. 集体依赖个人,无个人即无集体
D. 集体代表个人,有集体就不必有个人
6. 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满分:4)
A. 经济基础
B. 上层建筑
C. 生产力
D. 生产关系
三、判断题:
1. 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是哲学发展的顶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北航12春《政治综合》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 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指()。 (满分:4)
A. 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社会.自然及自身的主人
B. 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的制约,从而实现了自由
C. 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从而获得了自由
D. 人们实现了绝对自由
2. 在哲学上,二无论的根本错误在于()。 (满分:4)
A.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 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 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3. 意识是()。 (满分:4)
A. 一切事物都具有的现象
B. 人类和动物共有的现象
C. 人类独有的现象
D. 植物.动物.人类普遍具有的现象
4. 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主要是()。 (满分:4)
A. 上层建筑
B. 经济基础
C. 国体
D. 意识形态
5. 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满分:4)
A. 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B. 否定事物间的互相区别
C. 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D. 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6. 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指()。 (满分:4)
A. 一定社会中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B. 一定社会中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
C.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
D.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7. 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满分:4)
A. 政治法律思想
B. 哲学
C. 宗教
D. 道德
8.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满分:4)
A. 两种不同的道路
B. 两种不同的状态
C. 两种不同的方式
D. 两种不同的结果
9. 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 (满分:4)
A. 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平等
B. 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C. 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D. 公有化程度的高低
10.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满分:4)
A.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11.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 (满分:4)
A. 最高标准
B. 唯一标准
C. 必要标准
D. 价值标准
12.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 (满分:4)
A. 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B. 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C. 由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D. 由各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共同决定的
13. 判定事物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根据是()。 (满分:4)
A. 在时间上是否前后相继
B. 在空间上是否并存
C. 是否同生同灭
D. 是否具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14.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中的伟大变革,表现在()。 (满分:4)
A. 提出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
B. 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C. 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
D. 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论断
15.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满分:4)
A. 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 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 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 真理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16. 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认为:“物是感觉的复合”,本质是一种“虚无”。这种看法的错误在于()。 (满分:4)
A. 只承认现象的客观性,否认了本质的客观性
B. 只承认本质的客观性,否认了现象的客观性
C. 既否认了现象的客观性,又否认了本质的客观性
D. 既肯定了感觉的客观性,又肯定了物的客观性
二、多选题:
1. 矛盾的同一性是()。 (满分:4)
A. 不同矛盾的共性
B. 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的属性
C.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内
D. 矛盾双方互相贯通的趋势
2. 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满分:4)
A. 水往低处流
B. 日出于东落于西
C.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 下列哪些活动属于人所特有的意识活动()。 (满分:4)
A. 三思而后行
B. 弱肉强食
C. 趋利避害
D.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4. 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满分:4)
A. 个人依赖集体,无集体即无个人
B. 个人代表集体,有个人就不必有集体
C. 集体依赖个人,无个人即无集体
D. 集体代表个人,有集体就不必有个人
5.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满分:4)
A. 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 产品的分配方式
D.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6.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学主义哲学的正确态度的有()。 (满分:4)
A. 全盘否定,划清界限
B. 具体分析,批判继承
C. 认清其本质,揭露其错误
D. 剖析其根源,指出其危害
三、判断题:
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是哲学发展的顶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北航12春《政治综合》在线作业三
一、单选题:
1. 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满分:4)
A. 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 类似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2. 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满分:4)
A. 生产方式
B. 人口增长的快慢
C. 有无先进理论的指导
D. 自然条件的好坏
3. 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指()。 (满分:4)
A. 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社会.自然及自身的主人
B. 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的制约,从而实现了自由
C. 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从而获得了自由
D. 人们实现了绝对自由
4. 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满分:4)
A. 否认意识决定物质
B. 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
C. 主张世界有两个本原
D. 否认世界有两个本原
5.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满分:4)
A. 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 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 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式
D. 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6.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满分:4)
A.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 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7. 庸俗唯物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是()。 (满分:4)
A.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B.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 过分强调意识的主观性
D. 抹煞了意识的主观性
8.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 (满分:4)
A. 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B. 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C. 由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D. 由各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共同决定的
9. 在哲学上,二无论的根本错误在于()。 (满分:4)
A.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 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 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10. 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指()。 (满分:4)
A. 一定社会中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B. 一定社会中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
C.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
D.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11.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满分:4)
A. 劳动技能
B. 科学技术
C. 生产管理
D. 生产工具
12. 判定事物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根据是()。 (满分:4)
A. 在时间上是否前后相继
B. 在空间上是否并存
C. 是否同生同灭
D. 是否具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13. 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满分:4)
A. .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C. 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D. 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14.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 (满分:4)
A. 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的
B. 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表现出来的
C. 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完整地表现出来的
D. 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
15. .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满分:4)
A.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 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 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 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16. 社会形态是()。 (满分:4)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C. 自然和社会的统一
D. 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统一
二、多选题:
1. 下列各项属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作用表现的有()。 (满分:4)
A. 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
B. 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
C. 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D. 科学技术的作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2. 下列表述中,违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点有()。 (满分:4)
A. 人之初,性本善
B.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C.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
D. 人的本质属性是理性思维
3. 在认识上难免犯错误的原因在于人们()。 (满分:4)
A. 客观过程本身的复杂性
B. 人的认识要受主观条件的限制
C. 世界是不可知的
D.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4.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学主义哲学的正确态度的有()。 (满分:4)
A. 全盘否定,划清界限
B. 具体分析,批判继承
C. 认清其本质,揭露其错误
D. 剖析其根源,指出其危害
5.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满分:4)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6.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成语在认识上说明()。 (满分:4)
A.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D.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三、判断题:
1. 交往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交往形式有两种,它们是和平交往和战争交往。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 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唯一形式。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我要看看看
我要看看看
我要看看看
我要看看看! 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