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子 发表于 2012-3-26 08:40:24

设计、试验、工艺规范编制规定

设计、试验、工艺规范编制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编制企业设计、试验、工艺规范的基本要求、结构、编写规则和编排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编制本企业的设计、试验、工艺规范。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规范
对设计、施工、制造、检验等技术事项所做的一系列统一规定。它是标准的一种形式。
2.2 设计规范
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技术准则、方法和基本要求的规定,它是设计单位组织设计工作和控制设计质量的重要依据。它是标准的一种形式。
2.3 试验规范
产品试验工作中应遵循的技术要求、程序和方法的统一规定。它是标准的一种形式。
2.4 工艺规范
产品加工环节和加工对象的制造技术及制造要求的规定。它是标准的一种形式。
3基本要求
   设计、试验、工艺规范编制原则:有效性、正确性、可操作性、协调性、统一性、通用性、适用性和完整性。
4结构
设计、试验、工艺规范中要素的典型编排和每个要素所允许的内容见表1。每项工艺规范应包括哪些内容(特别是表1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可根据规范对象的特性和制订规范的目的等具体情况取舍和增加。
表1 设计、试验、工艺规范中要素的典型编排示例
要素类型 要素a的编排   要素所允许的内容a
资料性概述要素 封面   名称、标识标准的其他内容
目次(内容的自动生成)
前言条文、注、脚注
规范性一般要素 名称名称的文字
范围条文、图、表、注、脚注
规范性引用文件引导语、引用文件、脚注
规范性技术要素 术语和定义(设计规范) 术语和定义(试验规范) 术语和定义(工艺规范)条文



脚注
设计依据 试验目的 原材料
设计准则 试验仪器(设备) 人员
设计内容 试验条件 环境
设计程序 试验项目与程序 设备(装置)
设计方法 试验步骤 工艺要求
设计验证试验项目与要求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评定 工艺过程
   工序检验
   装配程序
   调试方法
   检验
规范性附录
资料性补充要素 资料性附录b条文、图、表、注、脚注
参考文献引用文件、脚注
索引(内容的自动生成见)
a 黑体表示“必备要素”;正体表示“规范性要素”;斜体表示“资料性要素”。
b 资料性附录不可以包含规范性要素,除非规范性要素构成了可选的条款。例如:可将规范性要素中的一个可选的试验方法写进资料性附录中。这时,该可选的试验方法可包含条款。

5编写规则
5.1 资料性概述要素
5.1.1 封面、目次
每项设计、试验、工艺规范均应有封面。目次为可选要素。
5.1.2 前言
设计、试验、工艺规范必须有前言。前言应明确扼要,且不应包括要求、图和表。前言由特定部分和基本部分组成。
在特定部分应视情况简要给出下列信息:
——指明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采用程度和版本;说明对其他类似标准、规范等文件的采用情况;
——指明与采用对象的主要技术差异及简要理由;
——与前版的重要技术内容改变情况的说明;
——与其他标准文件或其他文件的关系的说明;
——该规范导致废止或代替其他规范文件的全部或一部分的说明;
——指明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所代替规范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修订时)。
在基本部分应依次给出下列信息:
——本规范由中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公司          归口;
——本规范起草部门:          ;
——本规范主要起草(编制):
                         校对:
                         标检:
                         审核;
——本规范由公司分管领导         批准。
5.2 规范性一般要素
5.2.1 名称
名称为必备要素,它应置于正文首页和规范的封面。
5.2.2 范围
范围为必备要素,它应置于每项规范正文的起始位置。范围应明确表明规范的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由此指明规范或其特定部分的适用界限。必要时,可指出规范不适用的界限。范围的表述应确切、简练、清晰。以便能作内容提要使用。范围不应包含要求。
范围的陈述应采用如下表述形式:
a)“本规范规定了……。
      本规范适用于……。”
b)“本规范规定了……,还规定了……。
      本规范适用于……,也适用于……。……可参照使用。
      本规范不适用于……。”
5.2.3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为可选要素,它应列出规范中规范性引用的文件一览表。
5.3 规范性技术要素
5.3.1设计规范技术要素
a.)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为可选要素,它给出为理解规范中某些术语所必要的定义。
b) 设计依据
    规定设计项目应遵循的指令、要求和约束条件。
c) 设计准则
    规定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各项原则或指导思想。
d) 设计内容
    对设计范围做出限定,包括对设计对象的分析、实现目标、设计工作的前提等。
e) 设计程序
    根据产品特点,按各研制阶段或设计工作步骤写出每一步应完成的设计任务、设计内容、完成标志。
f) 设计方法
    规定各设计内容的作业方法(如分析方法、计算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参数选择和指标分配等),以及设计中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和途径。
f) 设计验证试验项目与要求
    说明设计过程中的主要验证试验项目与要求。
g) 规范性附录
规范性附录为可选要素,它给出规范正文的附加条款。
5.3.2试验规范技术要素
a)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为可选要素,它给出为理解规范中某些术语所必要的定义。
b)试验目的
    用于阐明试验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试验的性质,同时可以阐明所用方法的基本原理、方法特性。
c) 试验仪器(设备)
    列出试验中所用的仪器和设备的名称及其主要特性(含精度要求等)。
d) 试验条件
    列出试验的环境条件、试验对象的状态以及试验仪器校准等。
e) 试验项目与程序
    列出要进行的试验项目和试验程序(顺序),当试验方法中包括若干独立试验项目时,应在此列出各独立试验的试验项目及试验程序。
f) 试验步骤
列出试验的具体步骤,包括试验准备、具体操作方法等。一般需要进行多少个操作,就应分为多少条叙述。
g)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评定
    列出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或评定方法,列出试验结果的表达形式,通常也列出其不确定度数据。
h) 规范性附录
规范性附录为可选要素,它给出规范正文的附加条款。
5.3.3 工艺规范技术要素
a)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为可选要素,它给出为理解规范中某些术语所必要的定义。
b)原材料
规定原材料的牌号、规格、入厂复验和确认要求。对于自制原材料,要规定验收依据和制造管理要求。
c) 人员
规定操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技能资格等要求。
d) 环境
    规定制造环境的各项参数要求、技安要求、设备布设、成品摆放等要求。
e) 设备(装置)
    规定配置的数量、精度及工作状态。
f) 工艺要求
规定工艺完成后,产品的主要性能和质量水平等。
g) 工艺过程
规定工艺操作程序和主要工艺参数。
h) 工序检验
    规定工艺要求相应的检验规则和检验方法。
i) 装配程序
规定装配顺序和装配的重要操作。
j) 调试方法
    规定调试内容、程序和方法。
k) 检验
规定装配调试完成的检验项目、检验顺序、检验方法和结果判定。
l) 规范性附录
规范性附录为可选要素,它给出规范正文的附加条款。
5.4 资料性补充要素
5.4.1 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为可选要素,它给出对理解或使用规范起辅助作用的附加信息。
5.4.2 参考文献、索引
参考文献、索引均为可选要素。
6 编排格式
本标准规定的试验、工艺规范的编排格式参照企业标准编写的一般规定。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设计、试验、工艺规范编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