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11春学期《社会学》在线作业一(随机)答案
东财11春学期《社会学》在线作业一(随机)一、单选题:
1. ( )最早把行政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个环节。 (满分:3分)
A. 泰勒
B. 亨利·法约尔
C. 马科斯·韦伯
D. 霍桑
2. ( )是指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满分:3分)
A. 社会变迁
B. 社会现代化
C. 社会转型
D. 社会变革
3. 在我国,通常所划分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或大区)——乡(镇或街道)——村(居民委)——邻里等七级,是按照( )来划分的。 (满分:3分)
A. 群体关系
B. 微观社会
C. 地缘关系
D. 社会制度
4. 按流动主体的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批进城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属于( )。 (满分:3分)
A. 代际流动
B. 群体流动
C. 个人流动
D. 水平流动
5. 20世纪50年代前,狭义的社会化研究主要以( )为研究对象。 (满分:3分)
A. 少年儿童
B. 青年人
C. 中年人
D. 老年人
6. 社会整合理论(Social Integration)是由法国社会学家( )提出来的。 (满分:3分)
A. 帕森斯
B. 奥格本
C. 迪尔克姆
D. 斯宾塞
7. 造成社会差别的原因最基本的是:( )。 (满分:3分)
A. 遗传因素
B. 社会分化
C. 个人素质
D. 社会偏见
8. 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是( )的过程。 (满分:3分)
A. 预期社会化
B. 发展社会化
C. 逆向社会化
D. 再社会化
9. 从空间性上看,大学属于( )。 (满分:3分)
A. 法定社区
B. 自然社区
C. 专能社区
D. 精神社区
10. 一位女工程师,在家里是丈夫的妻子,父母的女儿,儿子的母亲,在单位里是工程师,对老同学又是朋友,对客人又是主人......,由此形成了一个( )。 (满分:3分)
A. 社会角色
B. 角色集
C. 规定性角色
D. 自致角色
11. ( )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和习惯。 (满分:3分)
A. 普芬多夫
B. 爱德华·B·泰勒
C. 威廉·奥格本
D. 查尔斯·库利
12. ( )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环节。 (满分:3分)
A. 政策问题的确认
B. 政策目标的确定
C. 政策方案的评估
D. 社会政策执行
13. 在情感向度上,遵循( )原则。 (满分:3分)
A. 等价原则
B. 回报原则
C. 互补原则
D. 诚信原则
14. ( )认为,群众的特征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感染、暗示的影响使群众心理朝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 (满分:3分)
A. 模仿理论
B. 感染理论
C. 匿名理论
D. 控制转让理论
15. “近水楼台”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相互交往过程中( )的必要性。 (满分:3分)
A. 活动空间接近
B. 群体成员间的接触时间长
C. 群体成员间的相互交往比较自由
D. 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
16. ( )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象征。 (满分:3分)
A. 地缘关系
B. 业缘关系
C. 群体关系
D. 个人关系
17. 社区发展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在其著作《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设成更加适宜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中提出并使用的。 (满分:3分)
A. F·法林顿
B. J·斯坦纳
C. 桑德斯
D. 波尔斯
18. ( )用“文化类型”的循环变动来解释西方社会的发展史。 (满分:3分)
A. 马克思
B. 汤恩比
C. 索罗金
D. 熊彼特
19. ( )认为,对社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尽快重建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重建社会的均衡体系。 (满分:3分)
A. 社会整合理论
B. 文化冲突理论
C. 社会解体理论
D. 价值冲突理论
20. 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是( )。 (满分:3分)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 生产力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
C. 生产关系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矛盾
二、多选题:
1. 社会舆论属于哪种社会控制手段:( )。 (满分:4分)
A. 积极的社会控制
B. 消极的社会控制
C. 正式控制
D. 非正式控制
E. 外在控制
F. 内在控制
G. 硬控制
H. 软控制
2. 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个体的生命历程间的关系式的要点有( )。 (满分:4分)
A. 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B. 生命相关性
C. 生命的时间安排
D. 人的能动性
3. 人口是从哪些角度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 )。 (满分:4分)
A. 人口数量
B. 人口质量
C. 人口结构
D. 人口分布
4. 下面列举的社会成员间的差别哪些属于自然差别:( )。 (满分:4分)
A. 性别
B. 年龄
C. 职业
D. 地位
E. 种族
F. 声望
5. 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层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表现在:( )。 (满分:4分)
A. 城乡制度变革加速了社会成员的流动
B. 新兴职业对自获条件的要求为社会成员的行业和职业流动提供了可能
C. 职业结构的变化催生了一个日益庞大的中间阶层
D. 职业体系日趋开放
E. 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日益扩大
6. 从社会角度,劳动就业的社会经济意义包括:( )。 (满分:4分)
A. 创造社会财富
B. 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
C. 为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
D. 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7. 社会化的社会主体包括( )。 (满分:4分)
A. 家庭
B. 学校
C. 同龄群体
D. 工作单位
E. 大众传播媒介
8. 目前中国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满分:4分)
A. 就业压力大
B. 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使隐性失业显性化
C. 产业结构调整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
D.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巨大
E.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仍未得到充分保护
9. 人类的依赖生活期大致要经历( )。 (满分:4分)
A. 乳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10. 下列哪些是角色距离现象的具体表现( )。 (满分:4分)
A. 军纪不严的士兵
B. 衣冠不整的教授
C. 与儿童玩耍的成年人
D. 退休后的老同志回到家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