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舱壁图设绘通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平面舱壁图”的设绘依据、基本要求、内容要点、图面要求、注意事项、校审要点、质量要求以及附录。
1. 2本标准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的“平面舱壁图”设绘。
2 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
2.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2 设绘依据图纸
a) 总布置图;
b) 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
c) 基本结构图;
d) 肋骨型线图;
e) 风管布置图;
f) 梯道布置图;
g) 集装箱绑扎,固定件布置图(对于集装箱船和多用途船)。
3 基本要求
3.1 平面舱壁应保证船体的横向强度(连续的纵舱壁参与船体总纵弯曲),并作为与其相交梁材的支撑和传递船体的应力。
3.2 平面舱壁结构图应完整地表示出平面舱壁所属构件的形状,尺度,数量,材料以及构件的布置,连接方式和工艺要求。
4 内容要点
4.1平面舱壁结构图一般由舱壁视图,水平和侧向剖面图以及节点详图所组成。舱壁图表示舱壁构件的布置,水平和侧向剖面图则是表示舱壁构件形状和端部连接形式及构件尺寸。
4.2 对于需要表达清晰的节点,应以较大的比例绘制节点详图。
5 图面要求
5.1 舱壁视图的比例宜与肋骨型线图选用的比例相仿,一般为1:50或1:25。
5.2 舱壁视图应完整的表达整个舱壁平面的形状,并布置在图纸的左上方。对于非舱壁所属,但与舱壁关系密切的或在舱壁处相互衔接的构件,其轮廓线用细双点划线表示,可见断面用粗实线表示。
5.3 舱壁图上应表明板材的接缝位置与板的厚度,以及各个不同构件的尺寸规格。
5.4 应详细表明舱壁板上人孔,门孔或减轻孔的开孔大小及定位尺寸。
5.5 对于图形上无法表达清楚的要求,如工艺要求及注意事项,应以简练文字加以说明。
6 设绘注意事项
6.1 舱壁与相邻构件的衔接,必须采用能保证纵向构件连续的节点。
6.2 注意结构的工艺合理性,避免出现施工死角。
6.3 对局部受力大的结构必须进行加强.如舱壁板厚度与其连接纵桁的腹板厚度相差过大时,连接区域的舱壁板应予增厚。
6.4 对舱壁的下列板,舱底污水井处,尾轴管通过处与尾柱连接等舱壁厚度应按规范要求增厚。
6.5 注意舱壁扶强材的间距,尽可能与其它船体构件相配合,并应符合船体理论线的要求。
6.6 在甲板纵桁下所设垂直扶强材应按组合型支柱校核。
6.7 舱壁板的板缝排列应考虑到有关结构的布置,以使焊缝相互错开。
6.8 扶强材和水平桁或垂直桁两端应设肘板,有的还应设防倾肘板,肘板应通至邻近的构件,其尺寸应符合规范要求。
6.9 对于装运集装箱的船舶,注意对绑扎固定件,导轨架等的加强,以及对舱口盖的加强等。
7 校审要点
7.1 校对构件尺寸,布置的合理性,并校对其与构件规范计算书,基本结构图是否一致。
7.2 检查各种开孔是否与有关专业的相应图纸一致.特别注意开孔不得影响强度,并不与船体构件相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