舷梯布置图设绘通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舷梯布置图的设绘依据、基本要求、内容要点、图面要求、注意事项、校审要点、质量要求以及附图。
1.2本标准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舷梯布置图的设绘。
2 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
2.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a) CB/T743-1999船舶设计常用文字符号。
2.2 设绘依据图纸
a)设计任务书或技术规格书;
b)船体说明书;
c)总布置图;
d)型线图;
e)舷梯安装位置的舷侧结构图;
f)初步完整稳性计算书;
g)舷梯产品总图(订货厂家);
h)舷梯绞车总图(订货厂家)。
3 基本要求
本图系送船级社审查认可图纸,送巴拿马运河当局认可图纸,也供船厂订货、安装之用。
3.1 所选用舷梯和舷梯绞车必须具有船级社的认可证书。
3.2 应按该船的初步完整稳性计算书及总布置图与说明书的基本要求结合本船线型和主尺度确定舷梯的类型、安装位置、舷梯实长、舷梯级数和舷梯绞车的类型和规格。
4 内容要点
本图样一般应有侧视图、俯视图、多个典型结构横剖面图等组成。
4.1 根据该船的初步完整稳性的计算书得出的压载到港和压载出港的首尾吃水
的高度,按照首尾吃水高度连线低的工况,算得该工况时舷梯的下平台所在位置压载水线距离上甲板的高度。
4.2 按照下述要求确定舷梯的长度(L)
(1)上甲板与压载水线间的距离高度 (H1)
(2)选用活动踏步钢质舷梯的下平台离开压载水线的高度为h1=700mm。
(3)选用固定弧形踏步铝质舷梯的下平台离开压载水线的高度为
h2=1000mm。
(4) 翻梯装置的传动杆中心距上甲板的距离h’
(5) 舷梯与压载水线的最大角度为55°
(6) L=(H1+h’-h1)/sin55°[对应(2)]
L=(H1+h’-h2) /sin55°[对应(3)]
4.3 确定舷梯的长度后,根据所选的舷梯的类型查GB标准得出该船的实际选用的舷梯规格。根据规格书的要求得出舷梯的宽度,梯宽不得小于600mm。
4.4按照实际选用的舷梯绘制出舷梯在上甲板上的布置和收放位置,并标明定位尺寸。
4.5绘制舷梯的紧固装置布置图和剖面详图。
4.6绘制舷梯翻梯装置的布置图和剖面详图。
4.7应有“技术要求”说明,提出注意事项。
5 图面要求
5.1 图纸幅面
应符合GB4476-84金属船体制图要求。幅面宽度尽可能不大于1号图纸宽度,长度允许按GB4476.1放长。
5.2 图面格式
必须绘制二向视图和典型剖面图,“技术要求”说明书写在材料表之上明显处。
5.3 常用比例
平面图与侧视图一般采用1:50或1:100,横向视图一般采用1:25或1:20,如特殊需要可另行考虑。
6 设绘注意事项
6.1 注意系根据该船的初步完整稳性的计算书得出的压载到港和压载出港的首尾吃水的高度,按照首尾吃水高度连线低的工况,算得该工况时舷梯的下平台所在位置压载水线距离上甲板的高度。
6.2 在确定舷梯的长度L时,不要遗忘翻梯装置的传动杆中心距上甲板的距离h’。
6.3 注意同其它专业的协调,保证船舶两舷侧甲板在安装完舷梯后至少有净宽600mm,净高2000mm的通道。
6.4 注意舷梯在船舶左右舷对称布置。
6.5 舷梯与水平面最大夹角为55°,在此范围内一切转动部件应转动灵活。
6.6 舷梯安装完毕后,应保证转轴中心线、舷梯上平台转轴中心线、翻梯装置转轴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6.7 当舷梯设在机舱区域范围时,注意通知动力专业,在舷梯区域的舷侧不准设有机舱管系舷外排水口。
6.8 对于舷梯兼作引水员梯的情况,应注意满足引水员梯布置的有关要求。
6.8 注意与结构专业协调一致。
7 校审要点
7.1 校核设备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公约的要求。
7.2 校核所选舷梯的长度是否满足GB标准和规格书的要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