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1-4-14 00:42:29

型线图及型值表设绘通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型线图及型值表的设绘依据、基本要求、内容、要点等。
1.2本标准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的型线图设绘。
2 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
2.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出版本均会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
各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a)GB 4476.2 — 84 金属船体制图、图形符号;
b)GB 4954— 85 船舶设计常用文字符号。
2.2 设绘依据图纸
a)设计任务书或船体说明书;
b)主尺度及船形系数要求;
c)国内外优秀系列船型资料及母型船资料。
3 基本要求
型线图是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上的剖面线、投影线、外轮廓线来表示船体表面形状的图纸,它对船舶性能起关键作用,是船舶性能计算、总体布置及工厂放样的依据。是送船舶检验部门的备查图纸之一。
    船舶型线图是确切表示船体表面形状及其具体尺度的图纸,设绘的质量直接影响船舶的性能和建造,因此必须做到幅面适中,布局合理,清晰美观, 曲线光顺,严格符合三视图投影关系。所完成的型线图,经计算,各项数据均应达到预选的设计参数或认可的允许范围。并考虑总布置对线型的特殊要求,总体对船型和轮廓的要求。
4 内容要点
    船舶型线图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4.1 按站号剖切的船舶横剖面视图(包括有尾封板船舶的尾封板形状)。
4.2 按横剖面视图及水线面视图左、右垂向剖切的纵剖面视图(含船舶外形侧视图即纵中剖面图以及边平面视图)。
4.3 按横剖面视图及纵剖面视图水平剖切的水线面视图(含船舶基平面、最上层连续甲板、首楼、尾楼甲板、及舷墙外形图)。
4.4 按横剖面视图斜向剖切的斜剖曲线,绘在纵剖面视图上。
4.5 船舶主体外形型值表。
4.6 标注船舶主要尺度与参数。
5 图面要求
5.1 图面布局
    一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横剖面、纵剖面及水线面视图。横剖面视图左侧布置型值表,标题栏上方适当位置布置主要尺度及参数栏。若平行中体较长能容纳横剖面视图时,可将横剖面视图绘在纵剖面视图的船中位置。对需要技术保密的船型,型值表可另出单独文件。
    为避免图纸幅面过长或过宽,首尾两部分可从船中分开各自绘在一张图
上,此时横剖面视图也从中心线处左右分开,首部横剖面视图置于首段纵剖面视图左面或上面,尾部横剖面视图置于尾段纵剖面视图右面或上面。主要尺度及参数栏可布置在首段纵剖面视图上面或标题栏上方,型值表可布置在尾段纵剖面视图上面。若采用特殊梁拱,则该图可布置于首段或尾段型线图的适当位置。对有原始纵倾和舭部升高的船,要标注相应尺寸。
5.2 比例
    比例一般为 1:50 或1:100,按船长及设计阶段适当选用。个别船长或吃水特别小时,可采用1:25的比例。
5.3 线条
    所有型线均用尽量细的细实线绘制,线条宽度约为0.1–0.2 mm, 中心线
用细点划线。切点线、圆心线等非船体表面线用双细点划线表示。
5.4 型线图格子线一般都通过电脑绘制,可严格保证其垂直度,平行度及格子间尺寸。
5.5型线图的所有曲线应光顺,三向视图投影关系要准确,文字、数字书写
清晰端正,大小适中,尺寸应标注齐全,图面应清洁美观。
5.6 横剖面视图应绘出沿垂线间长20 等分的各理论站的横剖线。船中前的
横剖线仅绘右侧的一半, 船中后的横剖线仅绘左侧的一半。
型线比较简单的船型,站线可分为10 等分,但在首尾处适当增加站线。
    图中还应绘出甲板边线,舷墙顶线,折角线,以及尾封板交线(对有尾封板船舶)的诸投影线。
    各曲线名称,横剖线站号,格子线名称均应标注。当纵剖线、格子线使
用序号时要标注距中心线距离。
5.7 纵剖面视图应在船舶侧投影轮廓线内绘出包括纵中剖线,边平线在内
的 4 – 6 根纵剖线及一根斜剖线,图中还应绘出甲板中线,甲板边线,舷墙顶线,折角线,尾轴中心线的诸投影线。对球首要标注位置尺寸。
    各曲线名称或序号,理论站号,肋位号均应标注,肋距变化区域要区分,尾轴中心线高度,首尾轮廓线坐标尺寸均应标注齐全。纵剖面图和水线面图都要绘出肋位标尺和站号,注明0号肋位和0站的间距。
视设计阶段的需要,圆心轨迹线、切点线也应绘出。或在视图旁边另作
一直线垂直于基线,将首部各水线端点圆弧半径作出,应连成一根光滑的曲线。
5.8 水线面视图应绘出底平线,基线,水线,甲板边线,舷墙顶线,折角线,双桨船的尾轴中心线等的投影线。对称船型只需绘左舷一半。
    水线沿高度方向一般等间距分布,间距以保证满载水线下有 5 – 6 根水线为宜。水线变化较剧烈的舭部以下区域可增添半间距水线。
各曲线及格子线名称或编号均应标注。水线,甲板边线,舷墙顶线端部的角点半宽或圆角半径均要标注,可直接引注在图上或另外列表。角点线、切点线根据需要绘出。
绘图时要考虑工艺上的方便性。
5.9型值表
    给出各理论站处(方尾船还包括尾封板处)底平线,基线,各水线的
半宽值;边平线,各纵剖线的高度值。
    甲板边线,舷墙顶线,折角线的半宽值及高度值,包括0站和20站以外的首尾型值。
型值表上的名称与图中曲线的名称应一致。
5.10 主要尺度及参数栏应列出下列数据。( 单位 :m)
总      长      Loa
设计水线长      Lwl
垂 线 间长      Lpp
型      宽      B
型      深      D
设 计 吃水      d
结 构 吃水      d
型排水体积      ▽
方 形 系数      Cb
中剖面系数      Cm
水线面系数      Cw
浮心纵向坐标    LCB
首脊弧或首舷弧Sf
尾脊弧或尾舷弧Sa
甲板梁拱      f   
肋骨间距      S                                                                                                                                                                                                                                                                                                                                                                                                                                                                                                                                                                                                                                                                                                                                                                            5.11 梁拱
    采用特殊梁拱时应绘出梁拱线,并标注尺寸。
6 设绘注意事项
    船舶型线图是船舶设计最关键的主要图纸之一,它不但具体确定了船舶主要尺度,排水量,浮心位置及各项船形系数,而且也基本决定了船舶阻力,影响到推进、稳性、适航性、操纵性、舱容等总体性能特性。因此,设绘时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各项要求,依据有关设计资料的指导,遵照本通则的要求精心设绘,力争达到I级图纸。
    一般采用KCS等电算程序进行船舶型线绘制,格子线宜一次作成。设绘过程中,要注意与各专业的协调,在不影响总体性能的条件下,尽量满足总布置和结构工艺等要求。出图时要选择质地良好的图纸。
7 校审要点
7.1检查选定的比例是否满足型值读取的精度要求, 图纸幅面是否适中。
7.2 检查图面布置是否合理,协调。
7.3 检查格子线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7.4 检查三向视图投影关系是否准确, 一般不应有大于 0.5mm的误差。检查曲线是否光顺,尺寸是否标注齐全, 曲线是否遗漏。
7.5 检查型线是否有明显不符合阻力,推进,适航性,操纵性等性能要求及有违总体布置需要之处。
7.6 检查与设计要求之间的误差是否符合要求。排水体积一般误差不超过±0.5%--±1.0% , 大船取低限,小船取高限;浮心位置误差不超过±0.1%或±0.1%L,取小者,船形系数误差不超过0.004。
7.7 型值表读数误差不得大于 0.3mm × 图纸比例的乘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型线图及型值表设绘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