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装配作业工艺
1.目的宗旨:1-1.1.规范现场施工作业行为;强化作业人员分段装配过程中控制意识。
1-1.2.指导作业人员按照结构图纸、建造工艺及标准正确施工。
1-1.3.有效推广标准化装配作业,培养施工者职业素质、提高施工者操作技能水平。
1-1.4.提高劳动率工效、不断提升公司分段建造的精度质量。
2.适用范围:
2-1.1.本分段装配作业指导书,作为分段装配作业的二级工艺指导性文件,适用于公司各类船舶的分段装配。
2-1.2.本分段装配作业指导书中的内容根据公司分段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操作问题而制定。若存在与一级工艺及建造规范标准相抵触的内容,按一级工艺执行及建造规范标准执行。
2-1.3.本分段装配作业指导书中的版本内容,将根据总厂精度造船、涂层保护及转模工作的全面推进、造船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创新,进行版本及时更新。
3.准备工作:
3-1.装配作业人员在分段开工前应做到:
3-1.1.了解单船分段建造的典型节点图册、理论线板厚差、分段工艺标准和精度控制的等特殊要求。
3-1.2.认真细化结构纸、舾装定位图、托盘表及建造安装工艺及标准要求,把握好全焊透、深熔焊及过渡坡口形式。
3-1.3.了解分段涉及到修改单内容,及分段预装完善的生产指令性要求。
3-1.4.在可能的情况下横向联系上个分段的施工队,了解上个分段建造过程中存在的的问题,及报检时船东船检的要求。
3-2.胎架及施工场地的安排:
3-2.1.分段胎架的安排应考虑场地上的起吊能力及吊车高度。
3-2.2.分段在胎架上的摆放方向,吊车间钩头的开档距离。
3-2.3.分段胎架四周应考虑施工通道,特殊分段的胎架四周应考虑分段完工后的最大外型尺寸,避免与相邻分段相碰。
3-2.4.在进行分段胎架的安排时,应统筹考虑好中组流程的平台、胎架及预制件的堆放场地。
4.工具配置:
4-1.1.装配作业人员使用的手拉葫芦、千斤顶、花兰螺丝、等机械工具和半自动割刀、手工割刀应完好无损。
4-1.2.使用的手锤、铮码、铮头、撬棍、粉线、吊铊等应规范。
4-1.3.测量定位用的角尺(角度样板)、水平尺、钢卷尺、水平仪(水平管)等工具要具有足够的精度。
5.质量控制点:
装配人员应充分了解平面、曲面、立体分段的质量控制点,并要求按公司现行的过程报检程序严格执行:
5-1.分段装配作业的主要质量控制点:
5-1.1.分段主尺度、四角水平度、上下中心线偏差、肋位线差。
5-1.2.分段合拢口线型(曲面分段)、合拢口平直度。
5-1.3.分段合拢口结构的垂直度、水平度、与外板的角度(曲面分段)、双层底舭龙骨的结构安装位置与角度。
5-1.4.分段合拢口肋距、纵骨间距、水平结构高度值。
5-1.5.分段外板线型光顺度(曲面分段)、外板、甲板、每档不平度。
5-1.6.分段预舾装件的精度(箱脚、导轨、绑扎件、折叠支撑等)。
5-1.7.分段预装的箱柱、机座等反手加强的精度。
5-1.8.机舱双层底分段的机座面板水平度、艉分段艉柱、挂舵臂、呆舵的安装精度。
5-1.9.分段结构全焊透、深熔焊部位的坡口形式与角度间隙要求。
5-1.10.分段加厚板位置、甲板、外板、大货舱平台板、壁板的板缝线位置。
5-1.11.建造工艺中对特殊结构的分段,以及预装的完整性方面,确定的质量控制重点。
5-2.过程报检程序:
5-2.1.“一卡制”质量表格管理流程。分段质量控制点格。
5-2.2.胎架报检单、放样报检单。
5-2.3.外板缝、水密补板、封闭结构的焊前报检。
5-2.4.结构开孔前报检(箱脚、绑扎件、折叠支撑等)。
5-2.5.分段主尺度的精度报检。
5-2.6.根据不同结构的分段由工艺、质量部门提出的专项报检。
6.装配程序与施工要领:
装配人员应严格按照分段工艺文件中确定的小组、中组、大组的施工工艺流程作业,对分段施工的全过程按质量控制点要求进行控制。
6-1.胎架与拉靠要求:
6-1.1.胎架严格按图纸要求制做,四周及分段强构件处的拉条要与腊烛签在同一个胎架面高度上,保证胎架腊烛签、拉条与分段胎架板的全接触。
6-1.2.胎架中心线与肋位线有在胎架上打洋铳做好标识。
6-1.3.胎架板与胎架的拉靠,应从胎架板中心向四周扩展,并用耳板与胎架点焊固定,胎架四周及胎架板开孔处耳板要求加密。
6-1.4.胎架板与胎架拉靠后的的间隙≤2MM,板缝不平处(包括鼓包)必须校平。
6-1.5.外板曲面胎架的肋位剖面要做模板,确保外板线型的精度与光顺性。
6-1.6.外板单斜切、双斜切胎架的基面格子线、腊签垂直度及垂直高度要严格控制精度。
6-1.7.完工后的胎架必须向放样组报检合格后,方可上胎架板。
6-2.放样作业要点:
对于需要在胎架上拼接的胎架板,必须在板缝施焊结束后方可进行放线作业。
6-2.1.推广使用样杆放线、减少放线过程中的累计误差,提高放线精度。
6-2.2.胎架板放线前要复查拼板缝板列宽度、加厚板位置、并注意正反放线及结构面(非结构面)平。
6-2.3.按照拼板预装尺寸放样,注意每档焊接补偿量和总尺寸中的累计的焊接补偿量加放。
6-2.4.箱脚、绑扎件、折叠支撑等准确定位的结构孔及准确定位箱柱、机座等反手加强,在放线过程中要考虑与结构同步加放补偿量。
6-2.5.有梁拱、翘势的甲板;半宽收缩(纵向升高)的纵壁板(平台板),放线过程中要注意展开实长。
6-2.6.不规则胎架板的放线,注意不能简单地按走方放线,应注意斜边斜头的尺寸。。
6-2.7.有线型的边缘线用样条盘线,注意光顺。
6-2.8.距合拢口精线100MM须放出检验线、中心线、肋位检验线、水平检验线两端均要求打上洋铳眼标识。
6-2.9.胎架板的放线要求理论线方向、余量切割线位置、纵、横、水平剖面的编号、构件端部定位点等标识清晰。便于施工确认。
6-2.10.胎架板放线完毕后必须向放样组报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余量切割。
6-3.装配作业程序要求:
6-3.1.分段的装配作业程序应严格按照建造工艺及蓝图结构装配树程序严格执行。
6-3.2.分段按小组立、中组立、大组立工艺流程建造,减少分段胎架上的装焊工作量。
6-3.3.小组立过程中的分片预制结构应除去胎架板之外的分段所有壁板结构(包括小组立图、及拼板放线图上的壁板结构)。
6-3.4.小组立图及壁板预制图的完工结构要考虑吊车高度,及转运条件,原则上为一个板长(12米左右)。
6-3.5.在进行小组立、中组立的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使用自动角焊机,提高工效,保证焊接质量。
6-3.6.双层底分段纵桁与肋板、机舱双层底分段主机座反手加强、艏艉分段隔离舱、机舱分段隔离平台板等典型中组立结构的施工一定要规范操作。
6-3.7.液舱船双层底分段的边墩、纵横墩,散货船的上下边舱结构、上下墩子结构,均要采取中组后上分段胎架上大组立。
6-3.8.线型变化较大的舷侧曲面分段建造,应充分考虑外板上胎架的建造方向,平台板、纵壁板采取中组立形式。
6-3.9.左右舷划分段分段,在进行胎架布置时,一定要整体建造,避免分段纵向合拢口的误差。
6-3.10.两层以上平台板结构的机舱艏艉分段的建造,应采用分别以平台为基面中组后,上分段胎架上大组。
6-3.11.目前小曲率的外板结构,采取的分段预制的办法,现场要控制好板缝线位置与外板线型。
6-3.12.在进行分段建造胎架场地的安排时,要考虑好中组立、大组立的工艺流程。及定置管理生产。
6-4.装配作业要领:
6-4.1.分段装配人员应对上道工序的来料进行确认,严格按一件一号的结构位置安装,特别是相似结构及同类型结构,避免施工出错。
6-4.2.分段平直边缘的余量及坡口的切割,全部采用半自动割刀,曲线边缘切割应有靠山依托,确保切口边缘光顺,氧化铁及时清除,净线坡口处的切割面须进行打磨处理。
6-4.3.分段的结构开孔部位应作为专项报检,确保开孔位置的准确性,批量的绑扎件、箱脚开孔用仿形割刀,其它开孔用样板划线。
6-4.4.板缝施焊完毕后方可安装构件,构件与板缝相交处的焊缝要磨平,严禁在构件上开孔。
6-4.5.构件按理论线方向要求进行安装,注意加厚板方向,中间看线的应根据板材厚度作出安装辅助线。
6-4.6.分段结构应避免强制性装配、角接缝、对接缝、及构件对筋误差均应满足规范的具体要求。
6-4.7.标准数切构件的安装、严禁随意修割,出现问题应查明原因后采取相应的工艺补救措施。
6-4.8.构件及组立结构的安装要使用角尺(样板)、吊砣、水平尺进行装配精度的定位。
6-4.9.纵骨的安装,应注意端部合拢口的位置,过焊孔、透气孔、止漏孔及其它开孔边缘与肘板趾端的尺寸应满足规范要求。
6-4.10.装配定位焊及装配绑码必须按工艺标准规范使用。定位焊的高度要小于正式施焊的焊角高度,绑码必须在结构内侧。
6-4.11.分段的净线坡口、有余量的散装外板的现配坡口,应严格按规范开妥,水平补板的坡口及装配间隙必须按节点图册要求做。
6-4.12.对于分段的自由端结构,必须按照结构型值进行装配定位(固定)。确保其精度的准确性。
6-4.13.分段结构的死舱部位,焊前必须报检,取得船东(船检)的克确认后方可进行作业。
6-4.14.分段结构的干烘必须弹出干烘位位置线(在焊缝根部实施干烘校正)。
6-4.15.分段吊码、结构加强、托架、必须按相关图纸及工艺要求去做。
6-4.16.合拢口缓焊区域、合拢口假隔舱必须按相关的工艺标要求执行。
6-4.17.分段结构装配程序应与管系的分段预装程序相协调,避免相互影响和返工现象的发生。
6-4.18.分段中心线、肋位线、水平线及净线检验线两端均应打上洋铳并用50*50耳板覆盖,避免油漆后找不到位置。
6-4.19.分段合拢口的的齐头线,应在分段结构装焊工程完毕后,用经纬仪打出切割线,曲面部分要多选点,保证划线精度
6-4.20.分段装配结束后要进行结构及舾装件预装的完整性,正确性检验,分段完工后进行精度检测,合格后进行精度报检。
6-4.21.在进行装配作业的过程中出现图纸及施工错误,必须与现场工艺人员及时反馈。严禁擅自处理。
6-4.22.装配作业人员,不得擅自改变建造工艺要求中的程序及施工方式,对于现场施工中不能符合工艺条件的或不合理需要进行调整的,必须与现场工艺人员联系,确认后方可更改。(必要时工艺人员应会同总厂设计工艺人员进行讨论确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