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系统图设绘通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供水系统图”的设绘依据、基本要求、内容要点、图面要求、注意事项、校审要点、质量要求以及附录。
1. 2本标准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的“供水系统图”设绘。
2 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
2.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a) GB/T3032-1989《船舶管路附件的标志》。
2.2 设绘依据图纸
a) 总布置图;
b) 机舱布置图;
c) 基本结构图;
c) 舱室布置图;
d) 厨房布置图;
e) 洗衣间布置图;
f) 配膳间布置图;
g) 压力水柜、热水柜、消毒器及有关水泵等的产品资料或样本;
3 基本要求
3.1 详细设计阶段的供水系统图,应全面地显示船舶系统和动力部分的供水装置选型和供水管系设计,供水系统包括洗涤水供应系统、饮用水供应系统、卫生水供应系统、高压冲洗水等供给管系,洗涤水供应系统又包括冷水供应系统和热水供应系统。设计应满足全船乘员对供水的需求。供水系统图应提交船东审查。
3.2 详细设计阶段的供水系统图可作为船厂生产设计和管系放样的依据
4 内容要点
供水系统图由系统图(有时还要增加机舱外的管系图)、技术说明、管系材料表、管系附件表与图形符号标识等内容组成。
4.1 供水系统设计要点
4.1.1 洗涤水供应系统一般有两种形式:
a) 重力式:
重力式供水系统适用于小型船舶和驳船等。该系统在高于用水处设有重力水柜,其上设置高、低位液位继电器,按照柜内水位高低自动停止和起动日用淡水泵。
b) 压力式:
压力式供水系统是由压力水柜内保持一定的水压向各用水处供水。 压力水柜设置高、低压压力继电器,可自动起动和停止日用淡水泵。
4.1.2 卫生水供应系统
当今大、中型船舶大多采用淡水作为卫生水,而小型船舶仍以舷外水作为卫生水。卫生水供应系统通常也为压力式供水系统,其与洗涤水供应系统相雷同。用淡水作为卫生水有时要考虑到应急备用,即由总用泵或辅海水泵引一支管至本系统,其上设盲通法兰。
4.1.3 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供应系统是由热水压力水柜内保持一定的水压向各用水处供水。压力水柜设置高、低压压力继电器,可自动起动和停止日用淡水泵。水柜与淡水压力水柜相连通,且工作压力相同。热水压力水柜的加热温度采用自动控制。在最高层甲板分左右舷或合并为一根热水回水管接至机舱热水循环泵的吸入端.对于客船,热水压力水柜按甲板层次环形设置,各层甲板再由一根回水管接至机舱热水循环泵的吸入端。
4.1.4 饮用水供应系统
通常,由淡水压力水柜出口引一路淡水管经饮水消毒器向厨房、饮水冷却器、厨房、沸水器、咖啡机和配膳间等供专用的饮用水。大、中型船舶还可设饮用水压力水柜,大中型船舶尤其远洋船舶,大多设置制淡装置,以补充饮用水等的消耗。
4.2 生活用水管不得通过货舱。
4.3 洗涤水每人每天的消耗量一般为100-200L,小型船舶取小值。如卫生水采用淡水, 洗涤水消耗量还应增加,一般便器的冲水量为每人每天70L,真空便器的冲水量为每人每天35L。洗涤水消耗量有时还要根据船东要求定。
4.4 一般设置两台日用淡水泵,排量为3-15m3/h,扬程为0.2-0.55Mpa。小型船舶取小值, 如卫生水采用淡水,取大值,泵的型式为旋涡式或离心式。对于客船,按定员数、各用水器具数及其布置情况计算。
4.5 压力水柜高压与低压的差值一般为0.1-0.25Mpa,其容积为1000-2000l,通常选用值为1000-1500l。具体容积的设计计算与各用水器具数量、一天内使用的时间和同时使用系数等有关,可按有关设计手册进行,该计算是本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4.6 洗涤水管径应根据用水器具的种类与各用水器具的数量,计算出各种用水器具的支管或干管的管径。最后计算出总管的管径。计算可按有关设计手册进行,该计算也是本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4.7 热水柜通常采用电或饱和蒸气加热。消耗的电功率或蒸气消耗量计算可按有关设计手册进行。一般热水循环泵排量为2m3/h, 扬程为0.08Mpa。
4.8 饮水消毒器通常采用紫外线消毒器,也可采用其它型式的消毒器。紫外线消毒器通常选用的是2-3m3/h。饮水消毒器设旁通管。
4.9 淡水舱、饮用水舱、补给淡水舱、艏尖舱与冷却水舱等应装设淡水注入管,其管径一般为65mm。每只舱至少设一根注入管,如设两根注入管,须采用连通管,以便从某一舷侧注水。淡水注入管接头或管口盖一般为铜质,管上设截止阀。饮用水注入或排出接头应按标准(ISO)选用。
4.10 洗涤水管与热水管通常采用无缝钢管镀锌,饮水管宜采用不锈钢管或紫铜管。
4.11 热水管与热水回水管应包扎硅酸铝或玻璃纤维或岩棉制品等隔热材料。其厚度的选用应满足其表面温度不大于60℃的要求。
4.12 供水管系还包括供空调加湿器淡水,化学品船洗眼淋浴装置蒸馏水(或饮用水),真空泵水封水,液化气船与化学品船高压冲洗水,客船游泳池水,设有洗窗泵、冷热水混合器与喷嘴的洗窗水,救助拖船冲洗潜水服、靴子等器具用的淡水等。
4.13 应说明在生产设计和管系放样时热水管与热水回水管按具体布置情况加设适当型式与数量的膨胀节,以免因膨胀引起管路泄漏。
5 图面要求
5.1 图纸幅面原则上采用A3,横向长度应符合GB4476.1-84的规定。
5.2 图纸的比例按1:1(典)。
5.3 图面布置力求美观、紧凑、有次序。
5.3.1系统图按机舱与各层甲板次序,从下至上依次排列。
5.3.2各层甲板由供水管先经过的舱室画起,按该管经过的先后舱室向左右两侧(小型船舶只有一侧)排列。
5.3.3系统图应表示出各层甲板上供水与下供水的管系连接方式。
5.3.4如客船等,难以用系统图表达复杂管系走向时,详细设计还需增加机舱外供水管系(走向)图。
5.3.5应以图形符号或简图绘制各有关舱室的用水器具,如洗面盆、洗手盆、洗池、厨房洗池、污物池、大便器、小便斗、莲蓬头、浴缸、洗衣机、沸水器、蒸饭锅、汤锅、万能机、和面机、洗碗机、饮水冷却器、咖啡机和土豆去皮机等。
5.4 所有管路的标识要明确不重复,附件表中的编号应与图样上一致,并注明名称、规格、型号、材料、数量和功能要求。
5.5 管子材料表中,应明确管子规格及等级、名称、材料牌号和数量。
5.6图面线条及管系附件标识:
5.6.1 线条
船体轮廓线 细实线
设备及附件图形符号 细实线
淡水供应管 粗实线
卫生水供应管 粗实线
饮用水供应管 粗点划线
热水供应管与回水管 粗双点划线或粗虚线
5.6.2标识
供水管系标识 GW
管系标识后加尺寸与材料如GW-25(φ28x1.5)Cu
注:管系材料为铜管---Cu;不锈钢管---ss;无缝钢管镀锌---不标注。
附件标识为管系标识后加数字 如GW1,GW2…。但卫生单元附件不标注。
5.5 技术说明写明主要性能、材料、工艺、试验、使用等方面的有关要求。
5.6 引用标准、规程及其它技术文件时应写明标准号以及被引用的文件的名称图号或编号。如果引用文件中个别条文时,应阐明具体条文内容。
5.7 系统的图样由封面、技术说明、系统图、图形符号说明、附件表、材料表等组成,一般应各自独立。
6 设绘注意事项
6.1 图样设绘前,除熟悉总布置图、机舱布置图外,还应了解基本结构图、厨房布置图、配膳间布置、洗衣间布置图和技术规格书等有关图样与文件,以及规范等规定。
6.2 设绘图样应首先考虑识图方便,布局要合理,力求图面简洁。图样视图与技术说明能完整地表达内容要求。
6.3 使用的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应按标准规定。引用的标准、规程以及其它技术文件应正确有效。
6.4 同一层甲板尽量采用同一种供水方式(上供水或下供水)。
6.5 卫生单元宜采用上供水方式。
6.6 每一层甲板各供水、回水干管应设置隔断阀。
6.7 热水系统的设计应尽量保证热水用水器具立即能放出热水。
6.8 本图样必须与相关图纸要求相互协调,所用的设计符号、代号等应保持一致。
6.9 技术说明中应指明有关标准、规范、规则、公约等的特定要求,以及技术关键与注重的问题。
7 校审要点
7.1 按设绘依据图纸,校审管系是否符合要求,布置是否合理,公称通径选用是否正确。
7.1.1检查管系图中的设绘内容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轮机说明书与有关规范、规则、公约和标准的要求。
7.1.2 检查管子的通径、壁厚、附件标识是否正确。
7.2 检查技术说明的内容是否完整、正确、合理。
7.3 检查管子上下走向的箭头标识是否正确。
7.4 选用的附件的型式与尺寸是否满足要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