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总振动计算书设绘通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船体总振动计算书”的设绘依据、基本要求、内容要点、图面要求、注意事项、校审要点、质量要求以及附录。
1.2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详细设计阶段用计算程序计算船体梁总振动固有频率,对船体可能出现的振动情况进行评估,指导编制“船体总振动计算书”之用。
2 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
2.1 引用标准
下列引用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引用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2设绘依据图纸
a) 型线图;
b) 总布置图;
c) 船体构件规范计算书;
d) 横剖面图;
e) 全船重量、重心资料;
f) 各种装载情况稳性计算书;
g) 静水弯矩、切力计算书;
h) 主机和螺旋浆资料。
3 基本要求
对船舶可能发生的各种装载工况用计算程序计算船体梁垂向和水平固有频率,与主机和浆叶频率进行比较对船体可能出现的振动情况进行评估,对出现严重共振危险的情况应提出改进意见。要求图形、表格清楚,评估正确,建议合理。
4 内容要点
本计算书一般应有简要说明、计算参数、图形、表格、计算结果、结论和评估等组成。
4.1 概述
简要说明计算船舶的类别、结构型式、用途特点、航行区域及依据的计算程序等。
4.2 主要要素
a) 主尺度:船长、型宽、型深、设计吃水、机舱位置。
b) 主机主要参数:主机型号、最大连续功率和相应转速、持续服务功率和相应转速、主要干扰力的数值和频率。
c) 螺旋浆参数:浆数、型式、叶片数、转速。
4.3 剖面惯性矩和剪切面积计算
将剖面中符合规范要求计入剖面模数的纵向连续构件进行计算剖面惯性矩,同时附有横剖面简图(仅表示纵向连续构件)。计算剪切面积对垂向只计入船侧板、纵舱壁板及大的船底桁材、甲板桁材。对水平向只计入各层连续甲板板、船底板、內底板及船侧桁材。可以以中剖面的剖面惯性矩和剪切面积作为全船各个剖面的剖面惯性矩和剪切面积分布的依据。
4.4 编制重量、重心表
编写空船重量及全船油、水、货物分布表,需要对各个分项提供重量、重心(纵向位置)、重量分布的起始肋位号、终止肋位号。若在本船的“静水弯矩、切力计算书”中列出,本计算书中可省略。
4.5 计算结果
4.5.1 各种装载工况名及排水量。
4.5.2 垂向总振动固有频率表。
4.5.3 水平总振动固有频率表。
4.5.4 垂向总振动谐振频率与主机、浆叶频率关系图。
4.5.6 水平总振动谐振频率与主机、浆叶频率关系图。
4.6 结论
对船舶的总振动作出评估。有必要时要做一些分析,对出现严重共振危险的情况应提出改进意见。
5 图面要求
5.1 计算书一般采用A4幅面的文件纸编制。
5.2 计算书的编制尽可能按内容要点的先后顺序排列。
5.3 计算书中尽可能多采用表格形式表达,直接明瞭。
5.4 计算结果有效数字应力求统一。
5.5 在计算结果、图表中应注明单位,且符合法定计量单位规定。
6 设绘注意事项
6.1 计算书编制前,除熟悉总布置图、基本结构图、横剖面图外,还应了解总体的各种装载情况稳性计算书,轮机的机舱布置图等有关图样,以及规范规则等。
6.2 计算垂向剪切面积应计算板的垂向投影面积(对曲板可以用板的垂直距离乘以板厚替代),计算水平剪切面积应计算板的水平向投影面积(对曲板可以用板的水平距离乘以板厚替代)。
6.3 若采用本院的总振动计算程序计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型值表要有0 站到20站的型值;
输入数据的单位,剖面惯性矩用m4,剪切面积用cm2。
6.4 文件中所引用的主尺度、数据及其它内容,应与相关技术文件一致。
6.5 计算书中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7 校审要点
7.1 检查剖面惯性矩、剪切面积计算是否合理、正确,与构件计算书是否一致。
7.2 检查空船重量、重心及全船油、水、货物重量、重心,各种工况的排水量是否与重量、重心计算书,各种装载情况稳性计算书,静水弯矩、切力计算书一致。
7.3 检查振形曲线的节点及光滑性。
7.4 检查计算书的内容的完整性,是否有漏洞,结论是否正确,建议是否合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