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网院24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_2
24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_2
1.[单选题]( )记载了西域三十六国每个国家有多少户,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兵力,这三个数字都被记载了下来。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左传》
答:——B——
2.[单选题]真正以传教为目的来元朝的天主教传教士是( )。
A.柏朗嘉宾
B.罗伯鲁
C.马可波罗
D.孟高维诺
答:——D——
3.[单选题]贸易往来属于文化的那个层面( )。
A.物质层面
B.制度层面
C.精神层面
D.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
答:——B——
4.[单选题]“支那”解释中影响最广的是( )
A.中国所产丝绸“绮”的对音
B.羌的对音
C.“茶”的对音
D.“秦”的对音
答:————
5.[单选题]对楼兰古国认识有误的是( )。
A.官衙“三间房”是楼兰古城中最高的建筑
B.民居由红柳、芦苇搭建而成
C.有佛塔
D.有古烽火台、粮仓等建筑遗址
答:————
6.[单选题]记载了侵略者大肆屠杀华人事件的是( )。
A.《佛郎机传》
B.《和兰传》
C.《吕宋传》
D.《意大里亚传》
答:————
7.[单选题]唐太宗之子李治,即高宗,仿效父亲,也写了一篇《述圣记》,推崇佛教、推崇( )。
A.法显
B.玄奘
C.朱士行
D.义净
答:————
8.[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弥生飞跃的表现的是( )
A.生产方式由采集渔猎到农耕水稻
B.体貌由单眼皮变为双眼皮
C.工具由新石器、金石并用发展到铁器
D.人身材变高
答:————
9.[单选题]对楼兰女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女尸保存完好
B.距今3380年
C.生前身高1.57米,血型O型
D.眼大窝深,发褐色
答:————
10.[单选题]第一个把范礼安的传教方略自觉认真实施的传教士是( )。
A.沙勿略
B.汤若望
C.罗明坚
D.利玛窦
答:————
11.[单选题]远古时期,不同民族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幼芽会沿着有利于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方向发展成熟,这是文化的( )
A.发展的不平衡性
B.民族性
C.时代性
D.隔离机制
答:————
12.[单选题]对日文假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片假名只取用了汉字的一部分
B.手写草了就是平假名
C.《源氏物语》是用日文假名写成的文学作品
D.日语假名发明后日本文字的书写体系就不用汉字了
答:————
13.[单选题]对日语借用汉字阶段的看法有误的是( )
A.日本国使用的最初文字就是汉字
B.汉籍传入日本之始,最早的记载当推百济王仁博士带去的《论语》和《千字文》。
C.这一阶段出现了用汉文写成的史书及文学作品
D.由于使用汉字,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能够很好地研究中国文化
答:————
14.[单选题]对楼兰古国“古墓沟”认识有误的是( )。
A.位于通向楼兰故道的孔雀河下游
B.由42个墓组成墓葬群
C.这些墓组成七个像太阳形的、向外辐射的图案
D.距今3800年
答:————
15.[单选题]对唐朝盛世景象叙说不正确的是( )
A.唐长安城里外国人在城里都有自己的居住区,享受一定的治外法权
B.在唐的侨民以波斯人最多
C.唐朝一般让外国人穿自己民族的服饰,以示区别,不与华人混同
D.昭武九姓曾经是月氏人
答:————
16.[单选题]《东洋的理想》作者是( )。
A.冈仓天心
B.千利休
C.荣西
D.最澄
答:————
17.[单选题]( )是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俗称和尚。
A.沙弥
B.比丘
C.沙门
D.比丘尼
答:————
18.[单选题]有关佛教能与中华文化融合的原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文化有不足之处需要补充
B.佛教的适应性
C.佛教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D.中国哲学体系中没有“本体论”论述
答:————
19.[单选题]《奉使东方记》在中世纪的欧洲被认为是四大游记之一,其作者是传教士( )。
A.孟高维诺
B.马可波罗
C.河德里
D.罗伯鲁
答:————
20.[单选题]记载:“(日本)无文字,唯刻木、结绳”记事的是( )。
A.《汉书》
B.《后汉书》
C.《三国志》
D.《隋书》
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