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1-4-1 00:39:40

船舶空调系统原理图设绘通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船舶空调系统原理图”的设绘依据、基本要求、内容要点、图面要求、注意事项、校审要点、质量要求以及附录。
1.2 本标准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的“船舶空调系统原理图”设绘。
2 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
2.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2 设绘依据图纸
a)设计任务书或技术规格书;
b)轮机说明书;
    c) 总布置图;
d) 空调厂商提供的认可资料。
3 基本要求
3.1 “船舶空调系统原理图”是反映船舶空调系统的选型及工作原理的图样,并且是生产设计的依据。空调系统设备、管系和附件的设置根据空调分区情况,既要满足各自空调区域的功效,又应有兼顾其它空调区域的连通功能。并在技术条件说明中根据规范3.2.5所规定的管系液压试验给出各系统管路的试验压力。
4 内容要点
    本图样一般应有原理图以及管系附件表、材料表或图形符号标识等组成。
4.1 制冷管系
4.1.1 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热力膨胀阀及相应的管路附件、管路组成。
4.1.2 压缩机组应设有氟里昂(或R404A等制冷剂)高、低压力表,油压力表、高低压控制器及油压差控制器。若压缩机组有卸载功能,还应设有卸载电磁阀。
4.1.3冷凝器上应设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安全阀排出管应与大气相通。
4.1.4氟利昂注人口应设在过滤干燥器前。
4.1.5系统若设有若干蒸发器,则每个蒸发器前的供液管均应设电磁阀和热力膨胀阀。电磁阀前、热力膨胀阀后应设截止阀,电磁阀由温度控制器控制开启或闭合。
4.1.6热力膨胀阀后管路、蒸发器至压缩机吸汽口之间管路应绝热包扎。绝热层厚度一般为25mm。
4.1.7制冷系统管路材料一般为紫铜管,当管路通径较大时亦采用无缝钢管,可参考空调厂商提供的原理图。
4.2加热管系
4.2.1加热热源可为蒸汽、电加热、热水或其它热源(如热泵型空调),其中蒸汽压力为0.4MPa,可适当调整。若采用电加热和热水加热,则可采用蒸汽发生器或其它型式的加湿装置,以达到空调舱室的湿度要求。
4.2.2蒸汽或热水加热管进口处设温度调节器,温度调节器前、后设截止阀,设旁通管,旁通管设截止阀。
4.2.3采用蒸汽加热时,凝水管设疏水器,疏水器前、后设截止阀,并设旁通管。凝水一般排至机舱凝水管系。
4.2.4加热管和凝水管材料为无缝钢管。加热管和凝水管应绝热包扎,包扎厚度一般为25mm。
4.3冷却水管系
4.3.1空调系统应设专用空调冷却水泵,冷却水泵一般布置在机舱内。空调用冷却水一般为海水。也有采用淡水冷却系统,水温一般为36~38℃。
4.3.2冷凝器冷却水进、出口设截止阀及温度计。冷凝器冷却水进口处应设压力控制器和压力表阀。
4.3.3冷却水自冷凝器出来后应排至舷外(最大吃水水线以上300mm),并在舷侧处设截止止回阀,该阀材料为铸钢。
4.3.4冷却水管材料为无缝钢管镀锌。
4.4冷凝水管系
4.4.1空调装置的凝水管一般排至空调机室的疏水口。凝水管水封的高度尺寸由空调厂商提供。或由空调厂商提供其它水封附件。
4.4.2凝水管的材料为无缝钢管镀锌。
4.4控制仪表调定值
4.4.1压力控制器的动作压力(制冷剂为R22)调定值按表1
表1
(表压:MPa)
压力控制器断开(停机)闭合(启动)
高压部分1.62人工复位
低压部分0.390.49
4.4.2油压差控制器的动作压力调定值(表压:MPa)≤0.098
4.4.3水压控制器的动作压力调定值(表压:MPa)
≤0.05
4.4.4温度控制器的动作温度调定值
温度控制的断开:舱室温度-2℃
温度控制的闭合:舱室温度+2℃
注:以上各压力值可根据各空调厂商提供的数据相应适当变动。若采用R404A为制冷剂,则可由空调厂商提供各压力控制器的动作压力值。以上各压力值可根据各空调厂商提供的数据相应适当变动。同时根据各规范而作适当变动。
5 图面要求
    系统主管路采用粗实线表示,控制仪表管路用细实线表示,图中应由船厂安装提供的管路和阀件用双点划线框出,并在说明中说明。图面布置力求美观,紧凑,有次序。
6 设绘注意事项
    图中由空调厂商提供的管路标注采用外径x壁厚,附件标号可为1,2,3…,由船厂提供的管路则标注通径(氟利昂管为R-xx,蒸汽管为ST-xx,冷却水管为SW-xx,凝水管为CD-xx),并后面直接加序号为附件编号。
7 校审要点
7.1 校审所绘原理图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或技术规格书、空调符合计算书、空调厂商提供的认可资料及船舶轮机说明书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7.2 校审图纸的准确性,检查是否符合规范的各项要求。
7.3 校审管路走向与附件选择的合理性。
8 质量要求与等级规定     等级的表达方式采用下表形式

等级评定内容ⅠⅡ
管系原理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规范合理, 符合规范基 本 合 理,
符 合 规 范
图面质量(包括布置是否匀称,投影关系是否正确,设绘内容是否完整)好较

一般差错和图面缺陷
极少
很少
注1: Ⅰ、Ⅱ级即为优良品、合格品,达不到合格为不合格品。

Ⅰ、Ⅱ级品无原则差错。
9 参考资料见附录A   附录A
《船舶空调系统原理图》参考资料A1 有关规范
a)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b) 钢质内河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c) 需入国外船级的相应船级社规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船舶空调系统原理图设绘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