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2春《0498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在线作业题目
0498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1.[单选题] 根据古迪温与德里斯科尔的分类,非正式观察法有轶事记录法、频率计数图示法与清单法以及()等。
答案资料下载请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A.标准测验法
B.日记描述法
C.特性等级评定法
D.时间取样法
2.[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教育与心理测量的特点()。
A.直接性
B.近似性
C.社会性
D.间接性
3.[单选题] ()是婴儿听觉研究和言语知觉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
A.条件反射法
B.习惯法与消除习惯法
C.知觉选择法
D.视觉悬崖法
4.[单选题] 信息加工研究者主要采用三种具体的方法:计算机模拟法、规则评价法和()。
A.普查法
B.反应时测定法
C.实验法
D.临床法
5.[单选题] 在行动研究中,往往涉及的样本较小,数据无法符合一般参数检验的要求,故往往采用限制度小、自由度大、且简单易行的()进行检验和分析。
A.评定法
B.临床法
C.描述法
D.非参数方法
6.[单选题] 安斯沃斯等人通过对婴儿行为的测量,把婴儿的依恋感分为ABC三大类,其中最具适应力的是()类。
A.“A”
B.“B”
C.“C”
D.不安全型依恋感
7.[单选题] 谈话就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査者当面交谈来收集材料。关于谈话的局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谈话对象的选择比较随意,往往可以由调查者自由选择访谈对象。
B.谈话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谈话时记录困难,常需当场录音后再整理,十分费时。
C.谈话结果的可靠程度受谈话执行者的能力、水平、态度等限制。主试者的某些非言语暗示,如皱眉、微笑、点头、凝 视等,或对于问题的不同提法或记录法,均可导致结果误差。
D.谈话主试者一定要实行自我控制,态度应始终如一,对所有被试均应一视同仁,最好用标准化指示语,不加任何主观评价。为避免记录中的主观误差,有时还可用录音机将实况录下后,让另一个人整理记录。
8.[单选题] 运用规则评价法最杰出的例子是西格勒的()。
A.“原型”
B.“天平测验”
C.“数的守恒”
D.“三座山立体模型”
9.[单选题] 社会性能力研究主要依靠()的观察评价,常以现代技术辅之。
A.实验效果
B.实验环境
C.人类观察者
D.实验仪器
10.[单选题] ()通过对儿童进行某些测验,收集有关资料并整理、分析,得出某些结论。
A.认知研究
B.现场研究
C.教学方法研究
D.测验研究
11.[单选题] ()是沃克和吉布森(Walk&,1961)曾进行的一项旨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验。
A.视觉悬崖
B.知觉选择性 qq1647861640ap5u.com
C.泛化法
D.饱和法
12.[单选题] ()是为了辨别某个儿童的某种行为的一般特征,如是否诚实,大方还是小气,是否常与人分享或帮助别人等,通常是通过与孩子比较熟悉的人,如老师或父母,根据大量日常的、无系统的、观察后的反思,而做出的概括性评定。
A.轶事纪录法
B.等级评定法
C.日记描述法
D.实况详录法
13.[单选题] 研究报告的“结果”部分是要呈现研究结果,供读者考察。为了使报告效果形象直观,一目了然,报告中的“结果”部分常用()形式来说明问题,并简单明了地叙述其含义。
A.文字
B.符号
C.专业术语
D.图表
14.[单选题] ( )就是诱导儿童运用某种记忆策略,然后观其效果。
A.访谈法
B.调查法
C.诱导法
D.推断法
15.[单选题] 在较好的行动研究中,可汇集多种研究方法的作用。例如,在诊断过程中主要运用(),使研究者客观而准确地了解幼儿行为、实际教育过程、教师的态度和方法效果、幼儿与环境、教师、材料的相互作用水平等,以便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干预。
A.评定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6.[单选题] 按自变量的性质,可把实验研究分为()。
A.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B.真实验和准实验
C.试验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D.S-R法则实验和P-R法则实验
17.[单选题] 研究报告中撰写文献综述这一部分时,要能够使读者了解研究背景,并能从综述中了解作者或研究者对哪些有关的研究成果已有所掌握。下列关于“文献综述”的撰写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献综述”部分的篇幅与具体内容,应视读者对象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B.在“文献综述”中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时,应在文中适宜处括号内写明作者的姓名及发表时间,或标明注释条号
C.如果“文献综述”中引用的是某种比较高深、涉及面广泛的理论,则应该将该理论的所有内容全面阐述,不考虑本研究课题的研究重点
D.“文献综述”的末尾,有时可以自然地延伸,简洁地阐述当前研究的目的,或要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18.[单选题]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
①中数检验
②卡方检验
③t检验
④方差分析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9.[单选题] 在道德认知范畴的研究中,重点在于儿童对道德有关问题的认识与判断,以及与儿童认知发展同步的儿童()的变化。
A.情感发展
B.道德判断水平
C.社会发展
D.生理发展
20.[单选题] 婴儿的知觉研究大多为(),依赖较为复杂的仪器设备进行自动记录。
A.纵向研究
B.调查研究
C.横向研究
D.叙事研究
21.[单选题] ()就是从被试的外显记忆操作中,推断其内部策略。
A.推断法
B.诱导法
C.投射法
D.实验法
22.[单选题] 针对婴儿气质特点稳定性的研究,常使用()研究方法。
A.调查研究
B.纵向跟踪
C.横向对比
D.评价研究
23.[单选题] “陌生情景”实验中每次有3个人参与:母亲、婴儿和()。
A.同伴
B.教师
C.陌生人
D.祖辈
24.[单选题] 视觉悬崖是由()发明的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著名设施与方法。
A.埃里克森
B.罗杰斯
C.沃尔克与吉布森
D.鲍尔
25.[单选题] ()是对行为的间接测量,即通过交谈,由对儿童的言语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其行为特征,为的是判断额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状况与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或治疗措施。
A.自然观察
B.行为性交谈
C.教育实验
D.行为角色游戏
26.[单选题] 一般在运用访问访谈法来研究依恋感时,研究者常预先设计好一系列有关婴儿()的问题,在访问交谈中,请父母提供相应的资料。
A.兴趣爱好
B.语言表达
C.日常典型反应(在涉及依恋情境中的)
D.活动类型
27.[单选题] 在操纵实验条件时,应时时注意加强对整个实验实施过程中各种()的控制,防止预测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A.实验变量
B.无关变量
C.自变量
D.因变量
28.[单选题] 具有()依恋感的孩子,当妈妈在场时高兴,走开了不安,然而并不因此太受惊吓,一般能较好地适应陌生环境中的各种压抑,如陌生人出现,母亲出去进来等。
A.困难型
B.反抗型
C.回避型
D.安全型
29.[单选题] 相关技术是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常用的统计技术,在各种相关技术中,最稳定的,标准误差最小,人们常采用的技术是()。
A.等级相关
B.积差相关系数
C.列联相关系数
D.肯德尔和谐系数
30.[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使用标准化量表进行智力测验时的注意事项。
A.主试应与被建立适当的关系
B.考虑幼儿的特点
C.测验环境越热闹越好
D.严格遵守标准的程序
31.[判断题] 统计分析是用科学的方法,基于数学的理论和模式处理数据资料,是一种严格的、系统的过程。 ()
A.正确
B.错误
32.[判断题] 用配对、分组等方法平衡无关变量的影响,或使无关变量保持恒定能够有效控制影响实验条件的无关因素。 ()
A.正确
B.错误
33.[判断题] 研究报告中的题目一经确定便不能修改。 ()
A.正确
B.错误
34.[判断题] 条件性转头是利用了婴儿能够学会将某种反应与某特定刺激联系起来这个事实,而发展建立起来的一种方法。( )
A.正确
B.错误
35.[判断题] 系统误差是指持续地使测量或研究结果向某一方向产生偏差倾向的误差。( )
A.正确
B.错误
36.[判断题] 假设一般表现为疑问句。 ()
A.正确
B.错误
37.[判断题] 在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中,实况详录法能提供详尽丰富的有关儿童行为及其发生环境背景等资料,并可作长久的保留。()
A.正确
B.错误
38.[判断题] 普査法是对某种现象或对象总体进行全面的调查,获得有关调查对象的全面情况。()
A.正确
B.错误
39.[判断题] 问卷的编制程序包括草拟问题、归类分组、写出简函和填答说明、列出基本资料栏填答栏、最后结语。( )
A.正确
B.错误
40.[判断题] 根据观察过程的结构性质与控制程度,可将观察法分为正式观察法与非正式观察法。 ()
A.正确
B.错误
41.[判断题] 准实验设计包括两个模式,它们是非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和非随机同组多次测设计。()
A.正确
B.错误
42.[判断题] 整群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或几个单位整体作为样本。 ()
A.正确
B.错误
43.[判断题] “视觉悬崖"是由沃尔克与吉布森发明的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著名设施与方法。()
A.正确
B.错误
44.[判断题] 游戏规则法是科尔伯格用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
A.正确
B.错误
45.[名词解释] 信度
A.
46.[名词解释] 历史法
A.
47.[名词解释] 效度
A.
48.[名词解释] 临床法
A.
49.[主观填空题] 儿童主要的记忆策略有:言语练习、( )和( )。
A.
50.[主观填空题] 根据古迪温和德里斯科尔的分类,非正式观察法有日记描述法、( )、( )和清单法等。
A.
51.[主观填空题] 根据课题性质和研究目的的不同,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领域的调查研究,一般可分为现状调查、( )、( )和原因调查四种基本类型。
A.
52.[主观填空题] 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实验研究的具体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实验假设、 ( )、( )、实验控制、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结论。
A.
53.[主观填空题] 前实验设计有三种不同的模式,它们是:非随机单组后测设计、( )和( )。
A.
54.[主观填空题] 行动研究起源于二次大战后的美国,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 )于1946年提出。
A.
55.[问答题] 简述时间取样法的含义及局限。
A.
56.[问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A.
57.[问答题] 简要回答开放性和封闭性观察的区别。
A.
58.[问答题] 试论述实验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差异。
A.
59.[问答题] 试论述实验研究程序的逻辑意义。
A.
60.[问答题] 试论述用评定和报表等手段收集调查资料的优点和局限。
A.
西南大学答案无忧答案网发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