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春西南大学《0994视觉文化传播》在线作业满分
0994 视觉文化传播1.[单选题] 下列人物中,属于图像意义表征中文化惯例说的代表人物的是()。
答案资料下载请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A.皮尔斯
B.贡布里希
C.纳尔森·古德曼
D.保罗·梅萨里
2.[单选题] 2005年出版的人民大学()教授的著作《影像传播论》是国内视觉传播领域第一本学术著作。
A.吕新雨
B.盛希贵
C.陶东风
D.孟建
3.[单选题] 以下属于不注意盲视现象的是()。
A.由于视觉在处理信息时存在粗略和不完整的特性,仅就主要信息进行处理,这就造成当信息的细节发生变化的时候,观者很难察觉。
B.在观看的过程中,信息在向大脑输送的同时也在进行存储。
C.在观看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忽略一些虽然同样处于事业中,但是意外的、不期而至的事物。
D.在观看过程中,注意一个事物之后数百毫秒的时间内,人们很难对相继出现的另外一个事物做出反应。
4.[单选题] 感官记忆的时间非常短暂,一般为()。
A.2秒至5秒之内
B.5秒至10秒之内
C.0.5秒至2秒之内
D.30秒之内
5.[单选题] 蒙太奇理论的创立和集大成者是()。
A.普多夫金
B.维尔托夫
C.克里斯蒂安·麦茨
D.谢尔盖·爱森斯坦
6.[单选题] 在符号学领域,对符号表征采取三分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A.纳尔森·古德曼
B.W·J·T·米歇尔
C.皮尔斯
D.费尔南德·索绪尔
7.[单选题] 以下报纸中,较早采用了照相制版法的是()。
A.《芝加哥邮报》
B.《纽约日报》
C.《纽约世界报》
D.《华盛顿邮报》
8.[单选题] 1964年,发表了探讨显影语言的论文《电影:语言还是言语》一文的作者是()。
A.克里斯蒂安·麦茨
B.索·沃斯
C.鲁道夫·阿恩海姆
D.谢尔盖·爱森斯坦
9.[单选题] 1936年,一本完全以图片为主传递信息的叫做《生活》的画报在( )诞生。
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10.[单选题] 下列观点中,属于图像意义阐释中的文化惯例说的是()。
A.观看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嘻嘻处理的过程。
B.观者对图像意义的理解首先通过观察和感知产生初步认识,然后假定其和现实存在关系,紧接着便与现存的图形图样进行大量的对比处理,最终使之联系起来。
C.观者通过自己的文化经验对图像进行解码分析。
D.观者对图像的认知是一个自然处理的过程,观者使用的是内在的生理感知系统,观看是一个客观的过程。
11.[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属于图像表征中的象征理论的基本观点的是()。
A.图像不仅可以表现现实之物,同时也可以表现头脑中的想象之物。
B.图像具有象征性,图像的解读必须在特定文化语境和认知语境中展开。
C.图像总是在指代和它相仿的事物。
D.图像符号可以与现实没有关联,符号就是符号。
12.[单选题] 提出“视觉思维”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A.B.大卫·马尔
B.布兰德·基尔霍夫
C.鲁道夫·阿恩海姆
D.兰迪·巴克纳
13.[单选题] 有研究表明,儿童大约在()以前,主要是以听觉记忆为主。
A.10岁
B.5岁
C.3岁
D.8岁
14.[单选题] 以下法则中,不属于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所遵循的法则的是()。
A.相似性法则
B.完整性法则
C.舒适性法则 ap5u.com1647861640 qq
D.优良性法则
15.[单选题] 宽高比是屏幕的宽和高之间的比例,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清电视模式的宽高比是()。
A.4:3
B.1.85:1
C.16:9
D.2.35:1
16.[单选题] 梅萨里认为,在视觉说服中,常见的欺骗受众的方法不包括()。
A.摆拍
B.对影像的篡改
C.错误的图片说明
D.合成图像
17.[单选题] 在皮尔斯对符号的分类中,强调其相似性的是()。
A.图像符号
B.标志符号
C.象征符号
D.声音符号
18.[单选题] 在传播学领域,李普曼在其著作()中较早阐释了“刻板印象”的隐含意义。
A.《新闻学》
B.《传播学概论》
C.《传播学教程》
D.《舆论学》
19.[单选题] 在影响视觉平衡美的因素中,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A.形状
B.方向
C.线条
D.位置
20.[单选题] 在皮尔斯对符号的分类中,需要在一种约定俗成的基础上才能理解的是()。
A.图像符号
B.象征符号
C.标志符号
D.声音符号
21.[单选题] 大脑对视觉信息的认知操作可以分成四个具有不同功能的系统,分别处理形状、空间、颜色和()。
A.大小
B.深度
C.位置
D.运动
22.[单选题] 提出作品与读者之间“美学距离”概念的是()。
A.查特曼
B.尧斯
C.刚泽·克莱斯
D.塞奥·凡·里闻
23.[单选题] 在皮尔斯对符号的分类中,图像符号强调的是()。
A.相似性
B.可比性
C.联想性
D.对比性
24.[单选题] 黄金分割律的鼻祖可以追溯到()。
A.毕达哥拉斯派
B.蔡辛理
C.费希纳
D.阿恩海姆
25.[单选题] 被誉为“视觉传播研究之父”的是美国学者()。
A.鲁道夫·阿恩海姆
B.克里斯蒂安·梅茨
C.詹姆斯·吉布森
D.索·沃斯
26.[单选题] 提出“景观社会”这一概念,认为我们生存的整个世界已经通过视觉机器被编码成图像的学者是法国理论家()。
A.米歇尔·福柯
B.居依·德波
C.鲍德里亚
D.德里达
27.[单选题] 以下作品属于W·J·T·米歇尔的是()
A.《视觉传播:图像载动信息》
B.《论摄影》
C.《什么是视觉文化》
D.《图像理论》
28.[判断题] “视觉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约翰·德贝斯在1967年发表的系列论文中开始使用。
A.正确
B.错误
29.[判断题] 根据不注意盲视的观点,所有进入我们视野的事物都会被我们注意到。
A.正确
B.错误
30.[判断题] 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的主要著作包括《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等,是视觉传播研究的必读书目。
A.正确
B.错误
31.[判断题] 在一些广告作品中,奢侈品和贵重物品通常采用高视点表示,给人一种难以企及的感觉。
A.正确
B.错误
32.[判断题] 高视点是指传播者从高处向下进行观察,这样容易造成观者产生一种对画面中的事务有着掌控在手的感觉。
A.正确
B.错误
33.[判断题] 图像一旦完成,受众只有按照作者的意图去理解才能真正把握图像的意义。
A.正确
B.错误
34.[判断题] 最早提出“视觉素养”这一概念的事约翰·德贝斯。
A.正确
B.错误
35.[判断题] 高清电视模式的银幕宽高比是1.85:1。
A.正确
B.错误
36.[判断题] 图像陈述句以相对客观的角度展示信息,从图像中可以清晰感觉到图像制作者的存在。
A.正确
B.错误
37.[判断题] 计算机视觉理论的奠基人是詹姆斯·吉布森。
A.正确
B.错误
38.[判断题] 被称为“视觉传播研究之父”的是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
A.正确
B.错误
39.[判断题] “视觉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香港影像传播工作者孙树坤在1976年开始使用。
A.正确
B.错误
40.[判断题] 双重编码理论的奠基人是纽约大学的大卫·马尔。
A.正确
B.错误
41.[判断题] 油画属于手工生产的图像。
A.正确
B.错误
42.[判断题] 注意瞬脱实验表明,注意力在对同一类的刺激处理后,至少需要5秒钟的时间才能够再处理同一类刺激。
A.正确
B.错误
43.[判断题] 传播媒介的三种形态分别是:示现的媒介系统、再现的媒介系统以及机器的媒介系统。
A.正确
B.错误
44.[判断题] 长期记忆区的信息主要的编码方式是意码。
A.正确
B.错误
45.[判断题] 图像的编码与解码理论的提出者是斯图尔特·霍尔。
A.正确
B.错误
46.[判断题] 影视中的二级运动是指摄影机的运动以及镜头的推拉摇移造成的运动感。
A.正确
B.错误
47.[判断题] 影视中的二级运动是指由于画面之间的切换而形成的运动。
A.正确
B.错误
48.[判断题] 电影《战舰波将金号》是苏联导演普多夫金的代表作品。
A.正确
B.错误
49.[判断题] 受众对图像意义的阐释多元的,哪怕对同一幅图像,不同的受众可以有不同理解。
A.正确
B.错误
50.[判断题] “全平衡”理论是由美国俄勒冈大学的瑞克·威廉姆斯提出的视觉传播理论。
A.正确
B.错误
51.[判断题] 短期记忆可以维持的时间大约是30秒。
A.正确
B.错误
52.[判断题] 黄金分割原理指的是把一个全长为1的物体一分为二,其中较短部分是较长部分的0.382。
A.正确
B.错误
53.[判断题] 威廉姆·米切尔在1991年制造出“后摄影时代”这个词,指影像已经不依赖客观实体本身而存在了。
A.正确
B.错误
54.[判断题] 纽约大学心理学专家吉米·布洛诺在实验中发现,人们能够记住10%听到的东西,20%读到的东西,却可以记住60%看到的东西。
A.正确
B.错误
55.[判断题] 高清电视模式的银幕宽高比是16:9。
A.正确
B.错误
56.[判断题] 摄影术诞生于1895年。
A.正确
B.错误
57.[判断题] 图像象征句适合用于深度的解释性报道。
A.正确
B.错误
58.[主观填空题] 肖像权的侵害判定需要三个条件,分别是使用了被摄者可辨认的图像、_____________和进行了公开传播。
A.
59.[主观填空题] 屏幕空间的两个主要特性是宽高比和________。
A.
60.[主观填空题] 图像具有修辞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它们分别是具有象征意义、__________和必须向观者展示。
A.
61.[主观填空题] 在视觉传播研究领域,美国人索·沃斯被称为“_________”。
A.
62.[主观填空题] 图像的生成方式主要有三种,即________生产,____________和合成的图像。
A.
63.[主观填空题] 视觉思维概念的提出者是格式塔心理学者________________。
A.
64.[主观填空题] 桑塔耶纳在他的著作《美感》中将“感受学”和“批评”结合起来,指出美学是一种研究“________”的学说。
A.
65.[主观填空题] 在审美经验的心理学探讨中,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鲁道夫·阿恩海姆就是从________的角度研究审美经验的。
A.
66.[主观填空题] 从图像生产的方式来看,油画、篆刻等类似的手工艺品属于_______的图像。
A.
67.[主观填空题] 在美学研究领域,新近出现的“____________”是基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审美活动的神经机制进行专门研究。
A.
68.[主观填空题] 19世纪,美学家_______发表了《人类躯体平衡新论》一书,在其中正式提出黄金分割原理。
A.
69.[主观填空题] 斯图尔特·霍尔提出解码者具有三种身份:霸权式解读,________解读和逆反式解读。
A.
70.[主观填空题] 1986年《________》率先在头版使用彩色照片,大受读者欢迎。
A.
71.[主观填空题] 当代媒体信息图像化发展的两大趋势是彩色化和________化。
A.
72.[主观填空题] 在艺术哲学的发展史上,______提出的“审美经验现象学”则把艺术作为审美分为两个层次:被描绘的世界和被表现的世界。
A.
73.[主观填空题] 电影《________》是爱森斯坦电影观念和方法的全面实践,影片中表现政府军屠杀平民百姓的“敖德萨阶梯”一段,已成为世界电影经典场面之一。
A.
74.[主观填空题] 美国人________被称为“视觉传播研究之父”。
A.
75.[主观填空题] 影视画面里的光可以分为人造光和________光两种。
A.
76.[主观填空题] 1969年,法国文艺理论家___________正式提出叙事学这个概念。
A.
77.[主观填空题] 大卫·休谟、特奥多尔·立普斯等人致力于使美学摆脱哲学而成为“__________”。
A.
78.[主观填空题] 在女性视觉形象的特质中,女性往往是作为一种被__________的对象而存在。
A.
79.[主观填空题] 19世纪,美学家莱辛发表了《__________》一书,在其中正式提出黄金分割原理。
A.
80.[主观填空题] 在对视觉表征的认知过程中,早期占统治地位的是柏拉图的“____________”,后来被康德的“_________________”取代,伽达默尔则提出了“______________”,后来的杜夫海纳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A.
81.[主观填空题] 在艺术哲学的发展史上,________提出的“艺术创造论”指出,艺术是主体自由而主动地对对象的展现。
A.
82.[主观填空题]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学者__________在1971年建立了双重编码理论,认为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是在两个不同通道里分别处理的。
A.
83.[问答题] 什么是视觉素养?视觉素养内涵涉及的五个核心理念是什么?
A.
84.[问答题] 贡布里希的“旁观分享”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A.
85.[问答题] 图像的交流功能具有什么特点?
A.
86.[问答题] 在讨论图像生产者与观者之间的关系时,文化惯例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A.
87.[问答题] 人们主要通过哪几种途径产生视觉记忆?
A.
88.[问答题] 在报刊平面设计中,视觉元素在版面的配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A.
89.[问答题] 一味追求图像“视觉冲击力”会带来怎样的负面效应?为降低照片的敏感程度,美国波恩特学院给出的建议是什么?
A.
90.[问答题] 结合以下两幅征兵海报(如图),分析和理解图像中人物的视线方向给观者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
A.
西南大学答案无忧答案网发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