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春食品检验工(中级)模拟试卷17题目
食品检验工(中级)模拟试卷171.[问答题] 乳及乳制品中乳酸菌的测定的操作步骤
答案资料下载请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答:——1)以无菌操作将经过充分摇匀的检样25mL(g)放入盛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广口瓶内作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用1mL灭菌吸量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注意吸量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振摇试管,混合均匀。
3)另取l mL灭菌吸量管,按上述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一次,即换用1支1 mL灭菌吸量管。
4)选择2~3个以上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量管移1 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15mL冷却至50℃的乳酸菌计数培养基(改良TJA或改良MC)注入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同时将乳酸菌计数培养基倾人加有1 mL稀释液检样用的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平皿内做空白对照,以上整个操作自培养基加入培养皿开始至接种结果须在20min内完成。
6)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于3 6℃±1 CC温箱内培养7 2 h±3 h,观察乳酸菌菌落特征(见表4.3),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计算后,随机挑取5个菌落数进行革兰氏染色,用显微镜检查并做过氧化氢酶试验。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无芽孢的球菌或杆菌可定为乳酸菌。根据被证实的乳酸菌菌落计算出该皿内的乳酸菌数,然后乘其稀释倍数即得每毫升样品中的乳酸菌数。例如,检样10<sup>-4</sup>的稀释液在改良TJA琼脂平板上,生成的可疑菌落为35个,取5个鉴定,证实为乳酸菌的是4个,则1mL检样中乳酸菌数为:
35×4/5×10<sup>4</sup>个=2.8×lO<sup>5</sup>个
7)乳酸菌在改良TJA和改良MC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形态特征具体见表4—3。
[*]——
2.[问答题] 啤酒中酒精度的测定的注意事项
答:——1)蒸馏时冷却水的温度不得高于20℃,否则会导致结果偏低。
2)密度瓶称量前调整至室温,是为防止当室温高于瓶温时,水汽在瓶外壁冷凝,引起测量误差。
3)密度瓶不得在烘干箱中烘烤。——
3.[问答题] 啤酒中原麦汁浓度的测定的注意事项
答:——1)样品蒸发时应缓慢平稳地进行,防止样品溅失。
2)密度瓶称量前调整至室温,是为防止当室温高于瓶温时,水汽在瓶外壁冷凝,引起测量误差。
3)密度瓶不得在烘干箱中烘烤。——
4.[问答题] 啤酒中双乙酰的测定的注意事项
答:————
5.[判断题] 电位滴定是根据电位的突跃来确定终点的滴定方法。 ( )
A.正确
B.错误
答:————
6.[判断题] 普通酸度计通电后可立即开始测量。 ( )
A.正确
B.错误
答:————
7.[判断题] 显色条件是指显色反应的条件选择,包括显色剂浓度、显色的酸度、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溶剂、缓冲溶液及其用量、表面活性剂及其用量等。 ( )
A.正确
B.错误
答:————
8.[判断题] 当入射光的波长、溶液的浓度及测定的温度一定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液层的厚度成正比。 ( )
A.正确
B.错误 q76129 6 021 无忧答案网
答:————
9.[判断题] 在分光光度法中,当欲测物的浓度大于0.01 mol/L时,可能会偏离光吸收定律。 ( )
A.正确
B.错误
答:————
10.[判断题] 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光源灯亮时就一定有单色光。( )
A.正确
B.错误
答:————
11.[判断题] 若打开光源灯时光电比色计的光标可移动到吸光度“零”位,移动比色皿架时,光标迅速移动,说明光电系统基本正常。( )
A.正确
B.错误
答:————
12.[判断题] 阿贝折光仪不能测定强酸、强碱和氟化物。 ( )
A.正确
B.错误
答:————
13.[单选题] 分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与( )有关。
A.液层的厚度
B.光的强度
C.溶液的浓度
D.溶质的性质
答:————
14.[单选题] 721型分光光度计单色器的色散元件是( )。
A.滤光片
B.玻璃棱镜
C.石英棱镜
D.光栅
答:————
15.[单选题] 721型分光光度计使用前,仪器应予热( )min。
A.0
B.5
C.10
D.20
答:————
16.[单选题] 反射镜或准直镜脱位,将造成721型分光光度计光源灯亮但( )的故障。
A.无法调零
B.无法调“100%”
C.无透射光
D.无单色光
答:————
17.[单选题] 测量折光率的仪器是( )。
A.自动电导仪
B.阿贝折光仪
C.气相色谱仪
D.分光光度计
答:————
18.[单选题] 折光率是指光线在空气(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与在其他介质中传播速度的( )。
A.比值
B.差值
C.正弦值
D.平均值
答:————
19.[单选题] 为防止蒸馏过程中的( ),须加沸石或无釉小瓷片到蒸馏烧瓶中。
A.沸腾现象
B.爆沸现象
C.爆炸现象
D.过热现象
答:————
20.[单选题] 纯净物料的沸程,一般在( )左右。
A.1℃
B.3℃
C.5℃
D.0.1℃
答:————
21.[单选题] 蒸馏法测定沸程,温度计插入支管蒸馏烧瓶位置正确的是( )。
A.使温度计水银球接近所蒸馏的液面
B.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瓶口
C.使温度计水银球上边缘与支管上边缘在同一水平面上
D.使温度计水银球上边缘与支管下边缘在同一水平面上
答:————
22.[单选题] 个别测定值减去平行测定结果平均值,所得的结果是( )。
A.绝对偏差
B.绝对误差
C.相对偏差
D.相对误差
答:————
23.[单选题] 测定值减去真实值结果是( )。
A.相对误差
B.相对偏差
C.绝对误差
D.绝对偏差
答:————
24.[单选题] 在滴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哪种导致系统误差( )。
A.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B.砝码未经校正
C.滴定管读数读错
D.试样未经混匀
答:————
25.[单选题] 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偶然误差( )。
A.滴定时所加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质
B.滴定管读取的数值偏高或偏低
C.所用试剂含干扰离子
D.室温升高
答:————
26.[单选题] 对同一样品分析,采取同样的方法,测得的结果为37.44%、37.20%、37.30%、37.50%、37.30%,则此次分析的相对平均偏差为( )。
A.0.30%
B.0.54%
C.0.26%
D.0.18%
答:————
27.[单选题] 质量法测定脂肪的含量结果分别是37.40%、37.20%、37.30%、37.50%、37.30%,其绝对平均偏差是( )。
A.0.088%
B.0.24%
C.0.010%
D.0.122%
答:————
28.[单选题] 对同一样品分析,采取一种相同的分析方法,每次测得的结果依次为31.27%、31.26%、31.28%,其第一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是(。)。
A.0.03%
B.0.00%
C.0.06%
D.-0.01%
答:————
29.[单选题] [*]的计算结果是( )。
A.0.0561 259
B.0.056
C.0.0561
D.0.05613
答:————
30.[单选题] 由计算器算得[*]的结果为12.00447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
A.12.00
B.12.0045
C.12
D.12.0
答:————
31.[单选题] 12.26+7.2l+2.1 341三位数相加,由计算器所得结果为21.604.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
A.21
B.21.6
C.21.60
D.21.604
答:————
32.[单选题] 在一组平行测定中,测得试样中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38%、22.39%、22.36%、22.40%和22.48%,用Q检验判断,应弃去的是( )。(已知:Q0.90=0.64,n=5)
A.22.38%
B.22.40%
C.22.48%
D.22.39%
答:————
转载请注明请无忧答案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