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22春《形势与政策(5)》在线平时作业2答案
《形势与政策(5)》在线平时作业21.[单选题](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答:——A——
2.[单选题]202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乡村振兴促进法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总结了这些年来我国“三农”工作的法治实践,是一部“三农”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
A. 6 月 1 日
B. 7 月 1 日
C. 8 月 1 日
D. 9 月 1 日
答:——A——
3.[单选题]发挥( )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和宣传引导作用,推动更多学生创新创业。
A. 高校教师
B. 高校领导
C. 高校辅导员
D. 高校就业中心
答:——C——
4.[单选题]1978年,针对当时“( )”的思想禁锢,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教条主义的束缚,进行了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和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恢复了思想建党的优良传统。
A. 一个目标
B. 三个坚持
C. 三个一律
D. 两个凡是
答:————
5.[单选题]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翻天覆地”阶段是指()年。
A. 1921-1949
B. 1949-1978
C. 1978-2012
D. 2012-至今
答:————
6.[单选题]一流大学建设的首要指标是()。
A. 国际化和全球化
B. 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C. 科技创新和价值驱动
D. 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答:————
7.[单选题]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打造( )。
A. “科技王牌军”
B. “文化王牌军”
C. “创新王牌军”
D. “数字王牌军”
答:————
8.[单选题]持续深化( ),努力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
A. 主流价值教育
B. 职业技术教育
C. 创新创业教育
D. 知识体系教育
答:————
9.[单选题]( )被置于新发展理念的首位,彰显了科技自立自强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A. 协调
B. 创新
C. 开放
D. 共享
答:————
10.[单选题]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台海形势更趋( )。
A. 日渐明朗
B. 复杂严峻
C. 统一有望
D. 问题减少
答:————
11.[多选题]落实好《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 );( );( )。
A. 坚持服务需求,成效导向
B. 坚持完善机制,持续改进
C. 坚持分类指导,特色发展
D. 坚持职能细化,精细管理
答:————
12.[多选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做到像中国共产党一样,承担如此艰巨的责任、拥有如此雄厚的实力。更为可贵的是,中国共产党仍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进行( )、( )、( ),增强执政能力,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在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A. 自我组织
B. 自我完善
C. 自我革新
D. 自我提高
答:————
13.[多选题]两岸经济社会交流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的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已形成( )格局。
A. 全方位
B. 广范围
C. 宽领域
D. 多层次
答:————
14.[多选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 )和( )“双轮驱动”。
A. 科技创新
B. 制度创新
C. 技术创新
D. 知识创新
答:————
15.[多选题]后疫情时代,( )和( )遭遇逆流,科学人文交流和技术创新合作网络面临破裂风险。
A. 文化多元化
B. 政治多极化
C. 经济全球化
D. 科技全球化
答:————
16.[判断题]遭遇很大的干扰与阻碍时,困难无法克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可以停止和间断。( )
A.对
B.错
答:————
17.[判断题]在国际大气候和台湾岛内小气候影响下,民进党当局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加紧与外部反华势力勾连聚合,企图挑战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底线,严重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两岸同胞切身利益。( )
A.对
B.错
答:————
18.[判断题]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 )
A.对
B.错
答:————
19.[判断题]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
A.对
B.错
答:————
20.[判断题]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A.对
B.错
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