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春兰大网院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作业第三套参考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作业第三套1.[单选题]二萜类化合物具有( )
A.两个异戊二烯单元
B.三个异戊二烯单元
C.有四个异戊二烯单元
D.五个异戊二烯单元
E.六个异戊二烯单元
答:——C——
2.[单选题]不符合皂苷通性的是()
A.分子较大,多为无定形粉末
B.有显著而强烈的甜味
C.对粘膜有刺激
D.振摇后能产生泡沫
E.大多数有溶血作用
答:——B——
3.[单选题]甾体皂苷不具有的性质是()
A.可溶于水、正丁醇
B.与醋酸铅产生沉淀
C.与碱性醋酸铅沉淀
D.表面活性与溶血作用
E.皂苷的苷键可以被酶、酸或碱水解
答:——B——
4.[单选题]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加深,与助色团取代位置与数目有关,尤其在( )位置上。
A.6,7位引入助色团
B.7,4/-位引入助色团
C.3/,4/位引入助色团
D.5-位引入羟基
E.引入甲基
答:————
5.[单选题]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最小的是( )
A.黄酮
B.二氢黄酮
C.黄酮苷
D.异黄酮
E.花色素
答:————
6.[单选题]生物碱的含义哪项是错误的()
A.自然界一类含氮有机物
B.多具有杂环结构
C.都显示碱性
D.大多与酸成盐
E.多具有生物活性
答:————
7.[单选题]下列生物碱碱性最强的是()
A.莨菪碱
B.东莨菪碱
C.山莨菪碱
D.N-去甲基莨菪碱
E.樟柳碱
答:————
8.[单选题]用碱溶解酸沉淀法提取芸香苷,用石灰乳调pH应调至( )
A.pH6~7
B.pH7~8
C.pH8~9
D.pH9~10
E.pH10以上
答:————
9.[单选题]一般情况下,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杂质的是( )
A.生物碱
B.叶绿素
C.鞣质
D.黄酮
E.皂苷
答:————
10.[单选题]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 )
A.氯仿-浓硫酸
B.三氯醋酸
C.香草醛-浓硫酸
D.醋酐-浓硫酸
E.盐酸-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答:————
11.[单选题]引入哪类基团可使黄酮类化合物脂溶性增加( )
A.-OCH3
B.-CH2OH
C.–OH
D.邻二羟基
E.单糖
答:————
12.[单选题]不属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
A.氯仿
B.苯
C.正丁醇
D.丙酮
E.乙醚
答:————
13.[单选题]以pH梯度法分离生物碱,其分离条件确定通过( )
A.多层缓冲纸色谱
B.甲酰胺为固定相纸色谱
C.聚酰胺薄层色谱
D.氧化铝薄层色谱
E.硅胶薄层色谱
答:————
14.[单选题]即能溶解游离的萜类化合物,又能溶解萜苷类化合物的溶剂是( )
A.乙醇
B.水
C.氯仿
D.苯
E.石油醚
答:————
15.[单选题]酶的专属性很高,可使β-葡萄糖苷水解的酶是( )
A.麦芽糖酶
B.转化糖酶
C.纤维素酶
D.芥子苷酶
E.以上均可以
答:————
16.[单选题]三萜皂苷结构所具有的共性是()
A.5个环组成
B.一般不含有羧基
C.均在C3位成苷键
D.有8个甲基
E.苷元由30个碳原子组成
答:————
17.[单选题]提取苷类成分时,为抑制或破坏酶常加入一定量的( )
A.硫酸
B.酒石酸
C.碳酸钙
D.氢氧化钠
E.碳酸钠
答:————
18.[单选题]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
A.具有色原酮
B.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团
C.具有2-苯基色原酮
D.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
E.结构中具有邻二酚羟基
答:————
19.[单选题]下列类型基团极性最大的是()
A.醛基
B.酮基
C.酯基
D.甲氧基
E.醇羟基
答:————
20.[单选题]下列有关苷键酸水解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呋喃糖苷比吡喃糖苷易水解
B.醛糖苷比酮糖苷易水解
C.去氧糖苷比羟基糖苷易水解
D.氮苷比硫苷易水解
E.酚苷比甾苷易水解
答:————
21.[多选题]有关甘草皂苷叙述正确的是( )
A.又称甘草酸
B.酸性皂苷
C.又称甘草次酸
D.苷元属于五环三萜的结构
E.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答:————
22.[多选题]下列蒽醌的乙醚溶液,用5%碳酸钠萃取,可溶于碳酸钠层的有( )
A.1,8-二羟基
B.1,3-二羟基
C.1,3,4-三羟基
D.1,8-二羟基3-羧基
E.1,4,6-三羟基
答:————
23.[多选题]采用柱色谱分离蒽醌类成分,常选用的吸附剂是( )
A.硅胶
B.氧化铝
C.聚酰胺
D.磷酸氢钙
E.葡聚糖凝胶
答:————
24.[多选题]加入另一种溶剂改变溶液极性,使部分物质沉淀分离的方法有()
A.水提醇沉法
B.醇提水沉法
C.酸提碱沉法
D.醇提醚沉法
E.明胶沉淀法
答:————
25.[多选题]分离皂苷时,常用的色谱方法包括( )
A.硅胶吸附色谱法
B.硅胶分配色谱法
C..聚酰胺柱色谱法
D.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E.液滴逆流色谱法
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