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1秋学期在线作业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1秋学期在线作业11.[单选题] 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是()。
A.人类自我意识
B.劳动
C.社会关系
D.社会经济
答:——B——
2.[单选题]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A.共产主义理想
B.革命精神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时代精神
答:——C——
3.[单选题] 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全国人大常委会
答:——A——
4.[单选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是科学学说,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信仰
B.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行为原则、理想追求、价值目标
C.共产党人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D.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一样。
答:————
5.[单选题] 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活动是()
A.认可
B.颁布
C.制定
D.公布
答:————
6.[单选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A.国家
B.民族
C.政府
D.外交部
答:————
7.[单选题]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说明,个人在对待人生的得失矛盾时,要()。
A.不拘泥个人得失
B.不满足一时得失
C.得到就是失去
D.不惧怕一时的得失
答:————
8.[单选题] 检验信念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的唯一标准是()。
A.真诚信仰
B.主观愿望
C.社会实践
D.科学理论
答:————
9.[单选题] 以下关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正确的是()
A.需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要完全排斥西方文化带来的影响
C.要完全排斥中华传统文化
D.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良好,不需要继续弘扬
答:————
10.[单选题] 道德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强制功能
B.规范功能
C.调节功能
D.认识功能
答:————
11.[单选题]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和精神状态。
A.心理问题
B.心理矛盾
C.心理倾向
D.实际行动
答:————
12.[单选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深深地根植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答:————
13.[单选题] 中国梦的提出,是新时期我国关于发展的神圣宣示,也是价值观念的自信和自觉。只有()才能将全社会的发展诉求凝聚成中国梦。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答:————
14.[单选题]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的国家安全观,其宗旨是()
A.经济安全
B.政治安全
C.人民安全
D.国际安全
答:————
15.[单选题] ()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遵纪守法
答:————
16.[单选题]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就是个人利益与()的关系。
A.国家利益
B.自然利益
C.他人利益
D.社会利益
答:————
17.[单选题] 大学生一旦结婚成家,就要及时调整和转换角色,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不仅是婚姻家庭道德规范的要求,也是()的规定。
A.《婚姻法》
B.《治安管理处罚法》
C.《刑法》
D.《知识产权法》
答:————
18.[单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精神上的“钙”。
A.文艺
B.情怀
C.理想信念
D.爱心
答:————
19.[单选题]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生动展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机活力。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答:————
20.[单选题]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民主集中制
答:————
21.[多选题] 邓小平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这说明()
A.信念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
B.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
C.信念表明一种稳定的立场
D.信念是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答:————
22.[多选题]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包括()。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风险
B.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服务
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答:————
23.[多选题] 人生目的的作用有()。
A.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B.决定会有什么样的文化水平
C.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D.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答:————
24.[多选题] 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的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来充实自己;信奉“金钱就是一切”的人,则可能认为读书是浪费时间,或读书就是为了赚钱。可见,信念是()
A.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B.人们评判事物的标准之一
C.人们认识事物的思想出发点
D.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答:————
25.[多选题] 大学生要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就要做到()。
A.彻底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B.坚持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相统一
C.在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答:————
26.[多选题] 宪法法律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
A.劳动权
B.受教育权
C.宗教信仰自由
D.休息权
答:————
27.[多选题]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
A.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B.认识到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C.认识到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D.把理想和现实对立起来
答:————
28.[多选题] 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
A.人生须务实
B.人生须认真
C.人生应乐观
D.人生要进取
答:————
29.[多选题] 下列属于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是()
A.李家的公鸡啄伤儿童的眼睛
B.张家的狗咬伤路人
C.王家的马踢伤儿童。
D.野猪吃掉田里的麦苗
答:————
30.[多选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B.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C.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D.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答:————
31.[多选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想性、()的课程。
A.政治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
D.实践性
答:————
32.[多选题]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性权利主要有()
A.选举权利
B.表达权
C.民主管理权
D.劳动权
答:————
33.[多选题] 在我国,依法享有选举权的条件包括()
A.具有中国国籍
B.年满18周岁
C.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D.没有精神病
答:————
34.[多选题] 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是指()
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B.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任何公民在适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D.任何公民在遵守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答:————
35.[多选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
A.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B.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C.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D.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答:————
36.[判断题]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争夺发展制高点、道义制高点的关键所在。而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
A.对
B.错
答:————
37.[判断题] 自愿的为对方承担责任,是爱情的本质体现。()
A.对
B.错
答:————
38.[判断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A.对
B.错
答:————
39.[判断题] 人生观决定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
A.对
B.错
答:————
40.[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
A.对
B.错
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