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辅导 发表于 2021-12-31 08:39:44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1秋《农业灾害与减灾(省)》任务4题目

《农业灾害与减灾(省)》任务4
1.[单选题] 塑料大棚的保温性能比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

    A.差
    B.好
    答:——A——
2.[单选题] 防治果树霜冻可选择花期较()的品种。
    A.晚
    B.早
    答:——A——
3.[单选题] 畜禽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必要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
    A.病原体
    B.侵染过程
    C.易感动物
    D.传播方式
    答:——C——
4.[单选题] 按发生原因的不同, 干旱可分为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和()。
    A.生理干旱
    B.土壤干旱
    C.大气干旱
    D.气候干旱
    答:————
5.[单选题] 属于土壤生物障碍的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重金属污染
    C.养分失衡
    D.土壤板结
    答:————
6.[单选题] 干热风危害的实质是()引起农作物生理干旱,风只是加重了危害的程度。
    A.高温、高湿
    B.高温、低湿
    C.低温、低湿
    D.低温、高湿
    答:————
7.[单选题] ()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结构和最终产量最主要的灾害。
    A.湿害
    B.干旱   
    C.冷害
    D.冻害
    答:————
8.[单选题] 冬季下雪过多积雪过厚掩埋草场时,牲畜采食困难,因冻饿而感病甚至死亡,在牧区称为()。
    A.干旱
    B.降雪
    C.白灾
    D.黑灾
    答:————
9.[单选题] 防御畜牧业热应激和冷应激的关键在于()。
    A.合理调控畜禽舍小气候
    B.及时冲洗和扫除
    C.喷淋降温
    D.防止暴晒
    答:————
10.[单选题] 地质灾害与土壤灾害的影响因素除了自然地理条件还包括()。
    A.地貌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C.地质构造
    D.气候
    答:————
11.[单选题] 大风灾害泛指风速过大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危害程度取决于()、持续时间和承灾体的状况。
    A.风力大小
    B.风力强度
    C.大风时机
    D.风力持续力
    答:————
12.[单选题] 叶面喷施()可提高植株的耐热性。
    A.赤霉素
    B.萘乙酸
    C.脱落酸(ABA)
    D.镁元素
    答:————
13.[单选题] 林木幼苗或幼树根颈受表层土壤高温灼伤叫()。
    A.根颈灼伤
    B.冻裂
    C.皮灼
    D.雨凇害
    答:————
14.[单选题] 通常把大多数作物的高温热害指标定为连续3天或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35℃。
    A.32
    B.25
    C.30
    D.34
    答:————
15.[单选题] ()是由于海洋浮游生物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引起,除使鱼虾贝类致死外,还使渔汛推迟,鱼群分散,难于捕捞。
    A.风暴潮
    B.寒潮
    C.赤潮
    D.海冰
    答:————
16.[单选题] 通过人为的改变环境条件和采取特殊的栽培方法,使花卉提早或延迟开花的技术措施,称为()。
    A.温室栽培
    B.花期调控技术#延后栽培
    C.抑制栽培
    答:————
17.[单选题] 玉米开花期日平均气温在()会授粉不良。
    A.18℃以下
    B.20℃以下
    C.25℃以下
    答:————
18.[多选题] 农业减灾过程包括()阶段。
    A.灾害监测、诊断、预测、预警
    B.备灾防灾
    C.抗灾抢险、应急救援
    D.灾后补救、恢复、重建与善后
    答:————
19.[多选题] 害虫的为害方式主要有两种:()
    A.传播毒素
    B.觅食汁液
    C.取食植物
    D.传播病害
    答:————
20.[多选题] 产生连作障碍的具体原因包括()。
    A.土壤肥力下降
    B.作物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
    C.轮作
    D.土壤病原微生物数量增加
    答:————
21.[多选题] 农业减灾管理的特点()。
    A.农业减灾管理更加强调多部门的协调
    B.农业灾害大多为累积型
    C.农业生产主要在露天条件下进行和以生物为承灾体,管理的重点应放在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和系统内部关系
    答:————
22.[多选题] 高温热害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是()。
    A.禾谷类作物在孕穗、开花和灌浆期受高温影响
    B.或因花器受热,或因灌浆期缩短而造成的结实率下降和空壳瘪粒
    C.大量果树和林木的枝干被冻雨压垮和折断
    D.柑橘蔬菜等农产品冻烂
    答:————
23.[多选题] 动物寄生虫传播途径包括()。
    A.经口腔从饲料带入
    B.皮肤接触侵入
    C.呼吸道传染
    D.胎盘传染
    答:————
24.[多选题] 生物防治可分为()三类。
    A.以病治虫
    B.以虫治虫
    C.以菌治虫
    D.以其他有益生物治虫
    答:————
25.[多选题] 近海养殖与海洋捕捞业主要灾害包括()。
    A.风暴潮
    B.寒潮
    C.大风
    D.赤潮
    答:————
26.[多选题] 对人体危害大的重金属污染物有()。
    A.汞
    B.镉
    C.铬
    D.铅
    答:————
27.[多选题] 洪涝灾害的类型包括()。
    A.洪灾
    B.涝灾
    C.渍害
    D.干旱
    答:————
28.[多选题] 农业灾害的损失包括()。
    A.人员伤亡损失
    B.直接经济损失
    C.间接经济损失
    D.生态价值损失
    E.社会价值损失
    答:————
29.[多选题] 发生森林火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包括()。
    A.湿度
    B.可燃物质
    C.空气
    D.温度
    答:————
30.[判断题] 灾害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敌,农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产业。
    A.√
    B.×
    答:————
31.[判断题] 寒害主要危害热带亚热带作物如橡胶、香蕉、龙眼、荔枝等,这些作物体内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在零上的相对低温下就会发生凝固,从而形成生理障碍.
    A.√
    B.×
    答:————
32.[判断题] 水生生物的泛塘往往发生在白天。
    A.√
    B.×
    答:————
33.[判断题] 地震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由于地壳表层土体压缩导致的区域性地面标高降低现象。
    A.√
    B.×
    答:————
34.[判断题] 结构设计不合理是日光温室蔬菜受冻的重要原因。
    A.√
    B.×
    答:————
35.[判断题] 与其他气象灾害相比,冰雹具有影响范围小,发展速度快,持续时间短,但来势迅猛,破坏力强等特点。
    A.√
    B.×
    答:————
36.[判断题] 目前“3S”技术在农业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干旱、洪涝、森林与草原火灾、沙尘暴灾害,以及雪灾、冻害、寒害、农林病虫害等。
    A.√
    B.×
    答:————
37.[判断题] 畜禽舍的恶臭主要来自粪便和腐败饲料残渣,有些来自畜禽自身。
    A.√
    B.×
    答:————
38.[判断题] 华南的荔枝在暖冬年往往因缺乏必要的冷刺激而影响花芽分化,使坐果率明显下降,当地称为“暖害”,是一种相对低温危害。
    A.√
    B.×
    答:————
39.[判断题] 结球甘蓝适应性较广,能耐一定的低温和高温,具有一定的抗涝和抗旱能力。
    A.√
    B.×
    答:————
40.[判断题] 酸雨指pH值大于5.6的降水
    A.√
    B.×
    答:————
41.[判断题] 油菜湿害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A.√
    B.×
    答:————
42.[判断题] 干旱是北方小麦生产上最频繁的灾害,秋、冬、春和初夏都可能发生。
    A.√
    B.×
    答:————
43.[判断题] 对于体表寄生的虱子、跳蚤、螨虫等可定期对动物进行药浴。
    A.√
    B.×
    答:————
44.[判断题] 欧洲种奶牛耐寒不耐热,是对热应激最敏感的舍饲动物。
    A.√
    B.×
    答:————
45.[判断题] 果农常说的“风刮岗,霜打洼”。因此,新建果园应避开霜穴地段。
    A.√
    B.×
    答:————
46.[判断题] 菜椒等瑞强光敏感的作物可采用遮阳网覆盖,避免阳光直射果实。
    A.√
    B.×
    答:————
47.[判断题] 长江三峡地区成为我国纬度最北的优质甜橙种植区。
    A.√
    B.×
    答:————
48.[判断题] 农业监测信息的快速传输是确保信息时效的关键环节。
    A.√
    B.×
    答:————
49.[判断题] 秸秆粉碎覆盖是调节田间小气候常用的办法。
    A.√
    B.×
    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1秋《农业灾害与减灾(省)》任务4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