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老师 发表于 2021-12-11 21:57:44

西南大学21年12月(049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限时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1.[单选题] 由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不断增大,我国出现了大范围的( )。
    A.A.酸雨
    B.B.沙尘暴
    C.C.煤烟一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
    D.D.“温室效应”
    答:——A——
2.[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破坏自然资源的犯罪有( )。
    A.A.非法占用耕地罪
    B.B.非法采伐森林罪
    C.C.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D.D.擅自进口固体废弃物罪
    答:——D——
3.[单选题] 某村办皮革厂的职工历来有节俭的传统,常常将厂里的边角料皮革带回家做燃料,废物利用,致使村里经常弥漫着一种怪味。该行为违反了( )。
    A.A.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B.B.大气污染防治法
    C.C.水污染防治法
    D.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答:——B——
4.[单选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追究环境损害引起的民事责任时,加害方只需具备什么要件,即可追究民事责任( )。
    A.A.故意
    B.B.过失
    C.C.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危害结果
    D.D.违法行为
    答:————
5.[单选题] 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
    A.A.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
    B.B. 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
    C.C.具结悔过、赔偿损失、恢复原状
    D.D. 排除危害、赔礼道歉、恢复原状
    答:————
6.[单选题] 判断某环境区域是否已被污染的依据是()。
    A.A.环境质量标准
    B.B.污染物排放标准
    C.C.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
    D.D.环境基准
    答:————
7.[单选题] 关于我国环境标准的制定,不正确的是( )。
    A.A.对于国家排放标准未作规定的项目,地方可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B.对于国家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地方可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
    C.C.向已有地方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D.环境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在我国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
    答:————
8.[单选题]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可以划定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的是()。
    A.A.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以及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B.B.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C.C.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
    D.D.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
    答:————
9.[单选题] 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 )。<p></p><p>
                                                                        </p>
    A.A.限期淘汰
    B.B.强制拆除
    C.C.限期治理
    D.D.强制关闭
    答:————
10.[单选题] 除法律规定免责的情形外,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行为人( )。
    A.A.若主观上没有过错,可以免除赔偿责任
    B.B.无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C.C.若主观上没有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
    D.D.只有从事了违法排污行为,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答:————
11.[多选题] 渔业资源的特点包括( )。
    A.A.流动性
    B.B.隐蔽性
    C.C.集群性
    D.D.回游性
    答:————
12.[多选题] 环境法的目的是()。
    A.A.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
    B.B.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C.C.保障大多数人的健康
    D.D.促进政府的税收
    答:————
13.[多选题] 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但下列情形除外( )。<br>
    A.A.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里个人所有的林木
    B.B.农村居民采伐自己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林木
    C.C.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个人所有的林木
    D.D.村居民采伐个人承包的宜林的荒山荒地后种植的个人所有的林木
    答:————
14.[多选题] 中国现行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有( )。<br>
    A.A.《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B.B.《水污染防治法》
    C.C.《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D.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答:————
15.[多选题] 下列关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表述正确的是()。
    A.A.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属于次生环境问题,即人为引起的环境问题。
    B.B.生态破坏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过度向环境索取物质或者能量,使自然环境的恢复和增殖能力受到破坏的现象。
    C.C.环境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类直接或间接向环境排放物质或者能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生态系统失调,影响人类或者其他生物的正常生长和发展的现象。
    D.D.环境污染属于次生环境问题,但生态破坏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答:————
16.[多选题] 下列哪些属于环境行政处罚的基本形式 ()。
    A.A.警告
    B.B.罚款
    C.C.责令重新安装使用
    D.D.责令重新安装使用
    E.E.责令停业、关闭
    答:————
17.[多选题] 协调发展的内涵()。
    A.A.反映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B.B.体现了经济、社会、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
    C.C.平衡了国家间、代际间的利益,体现了国家公平与代际公平
    D.D.体现了谋求政府的利益
    答:————
18.[多选题]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固体废物实行的“三化”原则是()。
    A.A.再生化
    B.B.无害化
    C.C.减量化
    D.D.资源化
    答:————
19.[问答题] 什么是环境? 简述我国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
20.[问答题] 简述我国环保法中的环境民事责任(从归责原则、构成要件、价值等方面回答)
    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南大学21年12月(049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