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网院21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_3答案
21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_31.[单选题] 在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激烈论战中,守旧派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维新派则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对建君主专制制度作了批判。谭嗣同指出:“君来也;民本也。”严复甚至认为,国家是“民之公产”,王候将相不过是“通国之公仆隶”,而专制帝王则是“窃国者耳”。这说明维新派主张( )。
A. 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B. 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 进行社会革命
D. 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答:——D——
2.[单选题]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这份报告( )。
A. 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B. 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C. 科学地闸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问题
D. 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
答:——A——
3.[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
A. 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 没收官僚资本
C. 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 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答:——B——
4.[单选题] 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
A. 统筹兼顾
B. 劳资两利
C. 公私兼顾
D. 四马分肥
答:————
5.[单选题] 1931年2月,毛泽东进一步总结根据地土地革命的经验,要求各地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发布公告,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毛泽东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以下与毛泽东等制定的土地分配方法不符合的是( )。
A. 按劳动力而不是按人口平分土地
B. 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C. 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
D. 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肥补瘦
答:————
6.[单选题] 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的中心是( )。
A. 解决土地问题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反对封建的等级制度
D. 废除儒学的纲常伦理
答:————
7.[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为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以下不属于三大外交方针的是( )。
A. “另起炉灶”
B. “一边倒”
C. “真正不结盟”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
8.[单选题] 在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的会议是( )。
A. 中国共产党六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国共产党一大
答:————
9.[单选题] 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认识( )。
A. 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B. 中国近代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过程
C. 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
D. 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
答:————
10.[单选题] 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经济工作的政策是( )。
A.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 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答:————
11.[单选题]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经济技术落后
B. 社会制度腐败
C. 思想文化保守
D. 军事装备落后
答:————
12.[单选题] 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中国革命转入低潮。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人表现了坚定的革命立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独立高举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旗帜,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是( )。
A. 遵义会议
B. 八七会议
C. 三湾改编
D. 党的六大
答:————
13.[单选题]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 )。
A. 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
B. 与国民党进行内战
C. 维持国家现状
D. 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答:————
14.[单选题]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提出,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标志着( )。
A.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B.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系统化
D.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开始
答:————
15.[单选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无数的志士仁人,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 )。
A. 发展民族工商业
B. 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
C. 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D. 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答:————
16.[多选题]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两个根本转变是( )。
A. 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B. 商品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C. 计划经济体制向商品经济体制转变
D. 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答:————
17.[多选题]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日本通过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迫使清朝割让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全岛及所附属各岛屿”。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以下属于甲午战争爆发后救亡图存言论的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C. 振兴中华
D. 救亡图存
答:————
18.[多选题]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报告和《愚公移山》的闭幕词。七大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 )。
A. 艰苦奋斗的作风
B.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C.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D. 自我批评的作风
答:————
19.[多选题]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主要解决的问题有( )。
A. 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B. 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
C. 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
D. 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答:————
20.[多选题]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是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它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表现在( )。
A.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B. 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D.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答:————
21.[判断题]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继续“北伐”。这次“北伐”,从本质上来说是上次北伐战争的继续。( )
A.T
B.F
答:————
22.[判断题]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 )
A.T
B.F
答:————
23.[判断题]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
A.T
B.F
答:————
24.[判断题] 1946年政协闭幕后,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指出“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为非武装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 )
A.T
B.F
答:————
25.[判断题]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 )
A.T
B.F
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