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秋西南大学1287中国礼乐教化要略 第三篇 教
一、 单项选择题 1. “民”、“社稷”、“君”等背后的“青山”是指_____。 礼乐 仁政 德智 人文2. 佛教化为中土之果的关键是____。 得皇家首肯,支持佛教传播 融入汉文化 与文化精英层的交往,探讨、交融
对国祚在握者极尽输诚示好
3.
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法有误的是____。
佛教传入中土的方式是借助佛像形式
天竺佛教传入过程中,在语言上是直接将佛经文译成汉文
佛教是经西域的于阗传入中土的
佛教,自释迦摩尼创始后,大约在五百年之后,即贵霜帝国开始传入中土
4.
四大墨王是指()。
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
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奚超
韦诞、汪近圣、汪节庵、奚超
韦诞、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
5.
《礼记•乐记》中“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道出了礼乐刑政的王道整体。而_____是这一整体架构中以“行”之权,来推进的关键。
刑
乐
礼
政
6.
传入中土的佛教,从____便开始逐渐放弃其僵化立场,开始将忠孝等儒家最为看重的观念、礼仪、行为等化为其布道传教的内容。
北宋中期
元朝初期
隋唐时期
南宋后期
7.
世人以_____为“御砚”,以示隆恩于士子。
A. 松花石砚
B. 菊花石砚
C. 灵岩石砚
D. 沉州石砚
菊花石砚
灵岩石砚
沉州石砚
松花石砚
8.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几句光威流传的话,出自元曲________。
《琵琶行》
《长恨歌》
《春江花月夜》
《赤壁赋》
9.
______首开了以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试士的先例。
宋朝
唐朝
明朝
元朝
10.
下列关于道教之分类,正确的是( )。
按道门分,有正阳派、纯阳派、自然派、紫阳派等主要流派
按教祖分,便有积善派、经典派、符箓派、丹鼎派、占验派五类
按学理分,有妙真道、玄武派、金丹派、云鹤派、虚无派等主要流派
按地域分,则有武当山、青城山、齐云山、龙虎山等主要流派
11.
迄今发现最早的毛笔是( )
云梦县睡虎地及天水市放马滩等地出土的毛笔
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的毛笔
云梦县睡虎地及天水市放马滩等地出土的毛笔
有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毛笔
12.
下列关于道教的说法有误的是()。
以“道”为其名号,
以符箓、道场、内丹、外丹等为法事,
以元始天尊为宗主
以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开劫渡人为信仰;
13.
端砚名贵,自宋时已“值千金”。宋苏易简______载:“端州圆石青紫色者,琢而为砚,可值千金”。
《文房四谱》
《徐韩林志》
《砚谱》
《文集》
14.
关于“学而优则仕”之话,传布既广,误读亦多。下列解读有误的是____。
以学,使增其能;以仕,使显其贤,一能一贤,是上古就已形成的传统
唯学之能与仕之贤适时贯通,天下之太平方可有续
夫子倡教育,让学优者入世做官
仕有优裕之时,当学;而学有优裕者,当仕
15.
佛教中土化过程中,派生出众多流派。下列关于这一事实,正确的是____。
游牧地区,有汉传的大乘佛教,也有汉传的小乘佛教
游牧地区,将佛像等做成了“唐卡”
农耕地区将经文凝练成了“六字真言”的转经筒
农耕地区,主要是藏传佛教,其中包括俗称的黄教、花教、黑教等教派
16.
_____是对“文”的重要性极其概要、精辟的论述。
从学生理,从理生文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言,身之文也,言而不文,行之不远
17.
四大名砚是指( )。
端砚,歙砚,松花石砚,澄泥砚
端砚,歙砚,松花石砚,澄泥砚
端砚,歙砚,洮河砚,红丝砚
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
18.
道教能成其为地道的本土宗教的关键是( )。
上应君心,下顺民情
顺天应时,中致人和
上化为观念、意识等精神形态,下则化为风俗、民情
敬天爱人,天人合一
19.
士以天下为己任。而其杰出代表,是_____。
孟子
韩非子
孔子
墨子
20.
制墨祖师是( )。
奚超
韦诞
韩愈
蒙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