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秋西南大学9095 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参考
9095 管理心理学1.[单选题]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仅是( )的交流,而且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交流。
A.符号
B.内容
C.消息
D.面对面
2.[单选题] 人在遇到挫折时需要采取妥协性的措施减轻应激状态,妥协性措施的表现形式有:文饰作用、投射作用、替代作用、反向作用和( )。
A.内化作用
B.表同作用
C.同化作用
D.激励作用
3.[单选题] 哈克曼和奥尔德海姆工作特征模型由三个部分组成,即( )、关键的心理状态与个人和工作的结果。
A.核心的工作特征
B.工作流程的完善
C.核心的工作任务
D.关键的工作环节
4.[单选题] ( )的部门化的优点是能集中力量为特定的顾客群体服务,能对顾客需求的变化作出迅速反应。
A.顾客或客户
B.过程
C.地理位置
D.职能
5.[单选题] 国外的管理学界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地论述管理问题的著作是我国春秋末期的( )。
A.《论语》
B.《孙子兵法》
C.《南华经》
D.《孟子》
6.[单选题] “大五”个性模型是指外向性、神经质、随和性、责任意识和( )。
A.成就取向
B.心理的开放性
C.经验的开放性
D.风险意识
7.[单选题] ( )主要是把工作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各个工作侧面或维度,考察员工对每一侧面或维度的满意程度。
A.C.工作满意感的差距模型
B.D.工作满意感理论
C.工作满意感的侧面模型
D.工作满意感的稳定状态理论
8.[单选题] ( )是一种规模较小,但能发挥主要职能,难以确定边界的、虚实结合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
A.开放组织
B.直线组织
C.学习型组织
D.虚拟组织
9.[单选题] 集体、正式、顺序、固定、连续和剥夺策略引导新成员达到制度化定向。而个体、非正式、随机、可变、断续和关照策略引导新成员达到( )定向。
A.注重权利
B.松散化
C.非制度化
D.个体化
10.[单选题] 组织文化的培育的具体方式主要有故事、仪式、物质象征和( )等。
A.环境
B.语言
C.人物
D.形象
11.[单选题] 冲突管理的直接方法有:回避、竞争、迁就、协作和( )。
A.分配
B.仲裁
C.调解
D.折中
12.[单选题] ( )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客观需求的反映。
A.激励
B.动机
C.需要
D.应激
13.[单选题] 要创造学习型组织,必须进行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进心智模式、建立共同前景、团队学习和( )。
A.系统思考
B.精益求精
C.绩效管理
D.培育文化
14.[单选题] ( )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些事物整体的反映过程。
A.印象
B.认知
C.感觉
D.知觉
15.[单选题] 下列属于群体决策时冒险转移的可能原因是:①责任分摊的假设;②领导人物作用的假设;③社会比较作用的假设;④效用改变的假设;⑤“文化放大”假设。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6.[单选题] 任何模型,包括行为模型在内,都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目标、变量和( )。
A.功能
B.关系
C.系统
D.结构
17.[单选题] 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社会心理学中把这种行为叫做( )。
A.屈服
B.服从
C.从众
D.随众
18.[单选题] 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情景。此种归因偏差称为( )。
A.基本归因错误
B.外部归因
C.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D.自我服务归因
19.[单选题] 影响知觉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知觉者本人、知觉的对象和发生知觉时的( )。
A.环境
B.空间
C.时间
D.情景
20.[单选题] 根据“复杂人”的假设所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称为( )。
A.应变理论
B.行为理论
C.突变理论
D.复杂理论
21.[单选题] 一个人的性格总是( )的统一、个别性与典型性的统一。
A.个性和共性
B.求同和求异
C.一般和特殊
D.普遍性和特殊性
22.[单选题] 组织常采用的整体奖励方案有:利润分红方案、( )、收益分成方案和弹性福利方案。
A.股东持股方案
B.员工持股方案
C.集体奖励方案
D.工作时方案
23.[单选题] 组织文化的三层次说认为,最深层次为核心层,称为( )。
A.B.物质文化
B.行为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
24.[单选题] 无论是工作满意感还是组织承诺,都属于( )范畴。
A.群体理论
B.工作态度
C.态度理论
D.态度改变
25.[单选题] 美国学者霍兰德对( )匹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一个人的志趣跟他所从事的行业是否匹配,决定着他的工作满意感和离职倾向。
A.个性与工作
B.气质与工作
C.能力与工作
D.需要与工作
26.[单选题] 方案前提分析法与提喻法相类似,它并不去直接讨论有待决策的备选方案本身,而是讨论这些方案所依据的。
A.F.假设
B.环境
C.理论
D.前提
27.[单选题] 工业组织中应用的心理测验,不仅是一组与所测变量有关的问题,而且要求具有标准化、客观化、( )、可靠性和有效性等特点。
A.常模化
B.程序化
C.模型化
D.程式化
28.[单选题] 可以根据群体发展的水平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的程度来进行群体的分类。这样可以把群体划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 )。
A.团队
B.集体
C.对抗群体
D.团结群体
29.[单选题] ( )是指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不能克服时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A.焦虑
B.强化
C.挫折
D.应激
30.[单选题] 如果作业比较简单,而且人们能熟练地完成作业,当有别人在场观察时会发生( )。
A.观众效应
B.社会助长作用
C.社会抑制作用
D.社会惰化作用
31.[单选题]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认为,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信息的不完整性影响着决策。因而,决策者通常只选择( ),而不是优化的解决方案。
A.收益大的
B.有效的
C.最好的
D.满意的
32.[单选题] 大家一起干活时,有些人会出工不出力,这样就会产生( )。
A.工作应激
B.社会抑制作用
C.社会惰性
D.责任分摊
33.[单选题]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把员工满意和不满意的原因分为两类:一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另一类称为( )。
A.满意因素
B.积极因素
C.激励因素
D.服务因素
34.[单选题] 一般来说,领导者的决策是在三种环境条件下作出的,这就是确定的环境、风险的环境和( )。
A.动态的环境
B.复杂的环境
C.非风险的环境
D.不确定的环境
35.[单选题]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7年提出( )理论,该理论着重研究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A.奖励公平
B.程序公平
C.报酬公平
D.分配公平
36.[单选题] 下列哪些是管理心理学所说的小群体所具有的特征:①群体成员彼此之间有经常的、频繁的相互作用;②群体成员都认为他们是本群体中的一员;③其他人也认为他们属于同一群体;④群体具有其成员应共同遵守的规范;⑤群体的存在是为了应付外界环境的挑战;⑥小群体的人数不多,成员之间都有面对面的经常接触,并且彼此相互了解。
A.① ②③④⑤⑥
B.① ②④⑤⑥
C.① 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37.[单选题] 在有些情况下,群体对其成员的角色期望过高,使他们承担的任务过重,这种情况被称为( )。
A.E.角色混乱
B.角色不清
C.角色低负荷
D.角色超负荷
38.[单选题] 以下哪些因素影响控制跨度:①管理人员与员工的素质;②工作任务的性质;③下级所处的地理位置;④上下级交往的频率。
A.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9.[判断题] 领导班子结构的异质性,包括了观点、信念结构。( )
A.正确
B.错误
40.[判断题] 群体压力只有消极作用。( )
A.正确
B.错误
41.[判断题] 泰勒(Taylor)是科学管理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1916年出版了代表作《一般工业管理》。( )
A.正确
B.错误
42.[判断题] 群体规模越大,社会惰性越强。( )
A.正确
B.错误
43.[判断题] 相对来说,内控型的人比较愿意听从别人的指挥,适合于从事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工作。( )
A.正确
B.错误
44.[判断题]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比较复杂,如果考虑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很难对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作出适当的解释和说明。( )
A.正确
B.错误
45.[判断题] 托马斯·J·彼得斯和小罗伯特·H·沃特曼合著的《公司文化》一书对于企业文化如何产生、如何被职工所接受的问题,从企业习惯的形成和企业活力的角度作了精辟的分析。( )
A.正确
B.错误
46.[判断题] 当群体成员有变化时,规章制度可帮助群体的新成员学习承担角色的正确方式。( )
A.正确
B.错误
47.[判断题] 组织承诺,顾名思义,就是组织对其成员的承诺。( )
A.正确
B.错误
48.[判断题] 文化价值观因素与组织承诺没有相关性。( )
A.正确
B.错误
49.[判断题] 组织公民行为是指那些要求员工去干,而员工没有去干的工作行为。( )
A.正确
B.错误
50.[判断题] 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目的都在于使行为得到增强或增加。( )
A.正确
B.错误
51.[判断题] O/AQ类问题具有低质量、低认可的性质,处理这类问题,最好既不由领导或专家决策,也不需群体参与决策,而运用一种随机的方法,如抽签或掷硬币来解决。( )
A.正确
B.错误
52.[判断题] 心理学家勒温主张,改变态度的方法不能离开群体的规范和价值。( )
A.正确
B.错误
53.[判断题] 敏感性训练是一种以经验为基础的方法,目的在于通过团体间的相互帮助,提高管理人员的自我认识和分析别人行为的能力。( )
A.正确
B.错误
54.[判断题] 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测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测量能力的方法。( )
A.正确
B.错误
55.[判断题] 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对当前事物的知觉会受到此前出现的其他事物的知觉影响而产生歪曲现象,这也是知觉偏见的一种表现。( )
A.正确
B.错误
56.[判断题] 力场分析是巴纳德提出的推动变革、克服变革阻力的理论和方法。( )
A.正确
B.错误
57.[判断题] 同样的生活事件对不同人引起的应激的强烈程度是各不相同的,也就是说,人们的应激状态存在着个别差异。( )
A.正确
B.错误
58.[判断题] 霍夫斯塔德用权力距离作为社会对组织内权力分配不均接受程度的衡量标准。( )
A.正确
B.错误
59.[判断题] 研究表明,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比,往往更倾向于保守。( )
A.正确
B.错误
60.[判断题] 态度与行为之间是因果关系。( )
A.正确
B.错误
61.[问答题] 弗德勒模型的主要内容。
A.
62.[问答题] 减少和消除社会惰性的方法有哪些?
A.
63.[问答题] 论述官僚式结构。
A.
64.[问答题] 论述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A.
65.[问答题] 你是如何理解“能力”的?在企业管理中如何根据“各尽所能”的原则做好“人事”工作?
A.
66.[问答题] 论述知觉的研究对管理工作的意义。
A.
67.[问答题] 影响人际关系密切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A.
68.[问答题]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