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2次)21秋重庆大学
一、单项选择题 (共 20 题、共 40 分)1.
中共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质上是( )。
A、
收复失地,扩大解放区
B、
开展游击战争,壮大革命力量
C、
开辟新的战场,进行抗战
D、
协助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2.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 )。
A、
没收官僚资本
B、
没收民族资本
C、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D、
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3.
在中共八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的领导人是( )。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4.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其标志是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
A、
晋冀鲁豫解放区
B、
陕北解放区
C、
山东解放区
D、
中原解放区
5.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A、
对外国的依赖性
B、
管理的腐朽性
C、
封建统治者不支持
D、
封建性
6.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之一是全面推进党的______。
A、
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B、
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C、
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
D、
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
7.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D、
师夷长技以制夷
8.
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 )。
A、
一二八事变后
B、
华北事变后
C、
卢沟桥事变后
D、
九一八事变后
9.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
A、
资本主义体系
B、
社会主义体系
C、
半殖民地半封建体系
D、
封建主义体系
10.
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地点是( )。
A、
广州
B、
上海
C、
济南
D、
北京
11.
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
A、
桂南战役
B、
枣宜战役
C、
中条山战役
D、
台儿庄战役
12.
下列说法与五四运动无关的是( )。
A、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
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3.
蒋介石成为美国“扶不起的天子”,就蒋介石集团内部而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不应该接受美国的援助打内战
B、
政治腐败导致政治独裁,经济恶化,军事溃败
C、
是中国近代历史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D、
不应该关闭与共产党和谈大门
14.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
A、
完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B、
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C、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D、
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15.
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组织是( )。
A、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B、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
人民公社
D、
互助组
16.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 )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发展,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A、
学生运动
B、
农民运动
C、
市民运动
D、
工人运动
17.
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的协定是( )。
A、
国共谈判协定
B、
重庆谈判纪要
C、
《国共重庆谈判协定》
D、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18.
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军队中( )和( ),对军队中党的组织体制和机构作出规定。
A、
一切工作;政治工作
B、
党的工作;思想工作
C、
党的工作;政治工作
D、
一切工作;思想工作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______,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A、
公民主体地位
B、
人民主体地位
C、
党的主体地位
D、
国家主体地位
20.
中国大陆基本解放和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
A、
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
C、
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D、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多项选择题 (共 20 题、共 60 分)
1.
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 )。
A、
中国近代的革命任务
B、
中国近代的基本国情
C、
近代中国的矛盾
D、
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 )两个阶段。
A、
农民革命
B、
新民主主义革命
C、
社会主义革命
D、
旧民主主义革命
3.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有( )。
A、
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团结
B、
中国人民英勇的民族抗争
C、
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援
D、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
4.
1924年11月,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提出的政治主张是( )。
A、
召集国民会议召集国民会议
B、
联合世界各国
C、
废除不平等条约
D、
召集善后会议
5.
191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
A、
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被暗杀
B、
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善后大借款”
C、
张勋复辟帝制
D、
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
6.
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在80多年的时间里,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做的三件大事是( )。
A、
开始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D、
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7.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组织形式包括( )。
A、
高级社
B、
初级社
C、
人民公社
D、
互助组
8.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
A、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B、
维护农民基本利益
C、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
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9.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
A、
工人运动的发展
B、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D、
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
10.
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哪三大优良作风( )。
A、
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
B、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
自我批评
D、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11.
1952年,私营工业产值的56%已属于( )部分。
A、
订货
B、
统购
C、
包销
D、
加工
12.
中国早期共产党组织出版的通俗工人读物有( )。
A、
《劳动者》
B、
《劳动音》
C、
《劳动与妇女》
D、
《劳动界》
13.
1928年至1930年间,毛泽东撰写的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 )。
A、
《井冈山的斗争》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反对本本主义》
D、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4.
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的基本任务是( )。
A、
建立健全民主制度
B、
发展壮大革命队伍
C、
做群众工作
D、
打仗消灭敌人
E、
开展生产建设
15.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发动的武装起义是( )。
A、
百色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广州起义
D、
南昌起义
16.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 )。
A、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B、
民族工商业人士
C、
民间会党人士
D、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17.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讲话指出(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A、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进行改革开放
D、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E、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9.
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 )。
A、
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
B、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
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D、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20.
1947年"五二〇"惨案发生后,国统区学生运动的口号是( )。
A、
反内战
B、
反独裁
C、
反迫害
D、
反饥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