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21秋管理经济学模拟题二参考
管理经济学模拟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管理经济学的目的是( )
A.解决企业决策问题 B. 发现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
C. 谋取企业短期赢利最大化 D. 揭示价格机制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答案:A
解释:理解管理经济学的研究目的。
2.用作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的成本概念是( )
A. 会计成本 B. 机会成本 C. 固定成本 D. 沉没成本
答案:B
解释:掌握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3.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 )
A. 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B. 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C. 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D. 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答案:C
解释:理解影响需求曲线平移的因素,以及影响方向。
4.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 )
A. 正数 B. 负数 C. 0 D. 1
答案:B
解释:根据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计算公式,两种产品为互补品。
5. 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 )
A.与纵轴相交 B.经过原点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与横轴相交
答案:D
解释:总产量最大,边际产量为零。
6. 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时,生产处于( )
A. 劳动投入的第一阶段 B. 劳动投入的第二阶段
C. 劳动投入的第三阶段 D. 资本投入的第二阶段
答案:C
解释: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减少,因此处于第三阶段。
7. 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
A. 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B. 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
C. 一直趋于上升 D. 一直趋于下降
答案:D
解释:平均固定成本=总固定成本/总产量,固定成本总额为常数。
8.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 )
A. 等于AC的最低值 B. 大于MC
C. 等于AVC的最高值 D. 等于AFC的最低值
答案:A
解释:根据TC上某一点的斜率与AVC的关系。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 )
A. P=AR B. P=MR C. P=MC D. P=AC
答案:C
解释:因为完全竞争市场P=MR,MR=MC,所以P=MC。
10.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 )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答案:B
解释:等成本曲线向外平移属于曲线的截距改变,因此总成本增加了。
11.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
A. 厂商的广告开支不同 B. 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不同
C. 厂商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D. 价格决定的机制不同
答案:C
解释:寡头垄断的主要特点是厂商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12.当成本相同时,垄断厂商和竞争厂商一致的是( )
A. 利润最大化目标 B. 产出水平 C. 生产效率 D. 长期的经济利润
答案:A
解释:垄断厂商和竞争厂商都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13.假定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每件10元,预期产量为500000件,总固定成本为2500000元。企业目标成本利润率为33.3%,则该产品价格定为( )
A.5元/件 B.15元/件 C.20元/件 D.25元/件
答案:C
解释:根据成本加成的计算公式。
14.下面不属于净现金投资量的是( )
A.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格 B.运费 C.安装费 D.折旧
答案:D
解释:折旧属于沉没成本,不属于净现金投资量。
15.在投资决策中,与决策不直接相关的数据是( )
A. 净现金投资量 B. 净现金效益量
C. 资金成本与货币的时间价值 D. 折旧
答案:D
解释:折旧属于资产的摊销,没有实际的付出,属于沉没成本。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企业利润的种类和含义。
答案:企业利润可以分为会计利润、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经济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经济利润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因而是决策的基础。会计利润是不能用于决策的。正常利润是指企业主如果把他在本企业的投资用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这笔支出是为把企业主的资金留住在本企业所必需的,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解释:掌握管理经济学基本概念。
2.简述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答案:在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存在着一种简单而又很有用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述如下:如果需求是弹性的,那么提高价格会使销售收入下降;如果需求是单元弹性的,那么变动价格并不影响销售收入;如果需求是非弹性的,那么提高价格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可以列表如下:
弹性需求
单元弹性需求
非弹性需求
价格上升
价格下降
销售收入下降
销售收入上升
销售收入不变
销售收入不变
销售收入上升
销售收入下降
解释:掌握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3.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劳动的专业化分工。2大型设备每单位产出的制造和维修费用通常就要比小型设备低。3生产要素不可分割性。4 可以使用专业化工具。4.管理因素。厂商活动的大规模化会给它带来筹措资金、购买原料和半成品、销售等方面的好处。例如,有时大厂商所需要的资金靠厂商本身的积累就可以满足,同时凭借其规模优势可以得到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券方面的便利。在购买原料和半成品时,由于数量大,除了运输上有利,还可利用规定质量、大折扣、订立收购合同等有利条件,使生产成本。
解释:掌握规模与收益的影响因素。
4.简述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
答案:企业生产产品的总成本是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给总成本带来多大的变化。
当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逐渐下降;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逐渐上升;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达到最小。
解释:掌握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三者的关系。
5.为什么寡头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折线?曲折的需求曲线对企业有何意义?
答案:拐折的需求曲线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上的:一家企业如果提价,其他企业一般不会跟着提价;但一家企业如果降价,其他企业一般就会跟着降价。其原因主要是为了在竞争中能保持以至扩大自己的销售量。
这种曲折的需求曲线的价格决策模式从理论上说明了为什么在寡头垄断条件下,通常产品的价格具有刚性,一旦企业规定了产品的价格,就不轻易变动。所以,在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通过价格,而是在非价格方面,包括产品差异化和广告竞争等。
解释:掌握寡头垄断市场的基本特征,以及曲折需求曲线模式的基本内容。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居民住房的需求收入弹性为1~1.5,估计居民2000年的收入将上涨5%,问住房的需求量将上升多少?
答案:住房的需求量=收入弹性×收入变动%
收入弹性为1时,住房的需求量增加1×5%=5%
收入弹性为1.5时,住房的需求量增加1.5×5%=7.5%
住房的需求量将上升5%—7.5%。
解释:根据需求价格弹性计算。
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5Q2+10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5Q,试计算利润极大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答案:垄断者的MC=Q+10,MR=90-Q,MC=MR, Q=40, P=70,
利润=2800-1200=1600
解释:根据垄断市场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MR=MC进行计算。
3.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
损益
甲产品
乙成品
丙产品
合计
销售量
800
600
400
单价
60
300
80
销售收入
48000
180000
32000
260000
单位变动成本
30
250
50
变动成本总额
24000
150000
20000
164000
分摊的固定成本
60000/260000=0.23
11090
41500
7410
60000
利润
12910
—11500
4590
6000
注:该企业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固定成本按产品销售收入进行分配。
(1)由表中可以看出,乙成品亏损11500元,是否停止乙成品的生产,为什么?
(2)若乙产品停产后,其设备可以出租,租金收入为25000元,同时,某些工作人员可以调出,减少固定成本7000元,问是否停止乙成品的生产?
答案:(1)不应停产,因为乙产品的贡献=30000>0
(2)若乙产品停产总收入=25000+7000=32000元,应该停止乙成品的生产。
解释:根据贡献分析法,只要贡献大于零,产品就不停产。
4.某旅游点打算增设一处游乐场,游乐场的门票若为5元/每人,估计每天有5 000人来游乐场,游乐场每天平均成本折合为30 000元。由于新增了游乐场,估计该旅游点除游乐场外,每天平均可增加收益20 000元,同时成本增加10 000元。问是否应当增设此处游乐场所?
答案:增量收入=5*5000+20000=45000元
增量成本=30000+10000=40000元
增量收入>增量成本,应当增设此处游乐场所。
解释:采用增量分析法进行分析。
5.已知某工程方案投资额300万元,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都为100万元,投资有效期5年,求其内部回报率。(附:贴现率18%、20%对应的总现值系数为:3.127和2.991)。
答案:18%时,NPV=100×3.127-300=0.127(万元)
20%时,NPV=100×2.991-300=-0.009(万元)
其内部回报率=18%+(0.127×2)/(0.127+0.009)=19.8%
解释:在计算内部回报率时,需要插值法计算准确的回报率。
四、论述题(本大题10分)
试分析政府对垄断企业实施管制的原因及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原因:垄断企业存在以下弊端:(1)高价格,为了获取垄断利润,价格总是高于平均成本;(2)产量不足,在垄断企业中P>MC,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看,企业产量未达最优;(3)生产效率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并不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说明企业未能选用最优规模。
措施:(1)制定和执行反垄断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防止和反对垄断:分解垄断企业;防止垄断的产生;阻止能消弱竞争的兼并;防止串通。(2)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管制,主要是价 格管制。为了让自然垄断企业有可能把成本降得很低,就允许其垄断,但为了克服垄断带来的弊端要对它实行价格管制,理论上讲,政府应让企业把价格、产量定在P=MC处,从社会资源配置来看是最优的,但企业必然亏损,实践中更多的是P=AC。
解释:掌握;垄断的弊端,以及政府采取的反垄断行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