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辅导 发表于 2021-7-18 09:12:06

21秋西电福利与救济1参考

《福利与救济》模拟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社会福利基金 答案:社会福利基金是指国家和社会用于提高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基金,包括财政性福利基金、社会化福利基金和企业自有的福利基金。(4分)
2、妇女福利(广义):
答案:妇女福利(广义):是指政府或者其他组织为保护妇女的基本权利和满足妇女的基本需要而制定的各种政策法规和向妇女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的总和。(4分)
3、互助组织 答案:互助组织指多种多样的群众自发、自愿建立起来互助合作的组织。组织成员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按规定交费的方式聚集资金,以使参加者在遭遇各种风险处于危难时得到救助。(4分)
4、就业扶助 答案:通过政府对就业市场的指导和干预,以优惠政策鼓励积极就业,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等,推动失业者实现再就业,主要方式包括:拓展新的就业领域,创造就业岗位,实行职业轮换,鼓励自我创业,鼓励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等。(4分)
5、福利彩票:
答案:福利彩票:由政府发行和监管、运用市场手段进行销售和推广,鼓励社会成员奉献爱心,从而实现筹集社会资源、弥补社会保障资源不足的一种票据凭证。(4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哪些现实问题?
答案:(1)未完全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二元化,现行多满足城市,农村需求不足。(3分)
(2)救助项目较单一。主要是单一的生活救助。(2分)
(3)家庭收入核实困难。申请人隐瞒收入;收入难准确统计,如隐性收入难核查,缺乏完备金融信用体制,调差人员主观因素。(5分)
2、简述我国廉租房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答案: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3分)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2分)
存在的问题:1)廉租保障对象狭窄;2)资金来源不确定;3)廉租住房数量有限; 4)缺乏有效地房源信息交流机制;5)供应对象收入统计与监管机制滞后。(5分)
3、简述社会救助的功能。
答案:缓解贫困问题是最基本最直接的功能; (4分)
可以缩减贫富差距; (2分)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 (2分)
有利于社会控制。(2分)
4、职业福利和社会福利的有何区别?
答案:社会福利:属于社会政策范畴,由国家通过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是由政府主导的公共事务,它的最终目标是保障所有有需要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并不断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重在满足大众化需求。(3分)
职业福利:属于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范畴,最终目标是参与市场竞争并促使利润最大化,它是举办者对内部资源的一种调配,其投入产出必须遵循成本核算原则,并服从于市场竞争规律,于企业的效益状况和利益需要挂钩,职业福利可以考虑员工的个别需求。(3分)
性质不同、目标不同、调节机制不同、系统性能不同、内容不同。(4分)
5、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功能如何体现?
答案:第一,提供市场无法提供而政府又不便提供的“公共物品”,即“拾遗补缺”作用。(4分)
第二,协助政府更好地实现“公共物品”的提供,更加有效、全面地发展国家公共事业。(3分)
第三,协调社会利益,促进社会融合,提高社会道德水平。(3分)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我国不同的养老模式,并分别进行评价。
答案:(1)居家养老: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居家养老的定位:符合我国传统观念;利于发挥家庭优势和适合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5分)
(2)社区养老:老年人住在自己家庭或自己长期生活的社区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养老机构或相关组织承担养老工作或为老年人服务的养老方式。定位:辅助子女赡养。社区养老服务的形式:集中供养服务、日间服务中心、其他服务形式等。社区养老服务的优越性:满足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养老服务的需求、收费较低、覆盖面广、能替代家人的照顾。(5分)
(3)机构养老:机构养老的特点及经营方式,特点:服务由专门机构提供、服务由专业人员提供、服务呈现专业化特点。经营方式:公办、民办、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机构养老的机构体制建设,申办:申请 、审查、领证、登记。出现的问题: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人员素质低下、政策难落实。(5分)
2、结合现实,分析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歧视,原因及对策。
答案:(1)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表现(5分)
  就业机会的性别歧视:首先,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其次,女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没有拥有与男生相同或相等的就业机会(即“同民同工”)。也就是说,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要大于男同学。
  职业待遇的性别歧视:在相同的工作中,女大学生无法得到与自己工作能力相符的工资报酬(即“同工不同酬”)。
发展机会的性别歧视:相对男大学生来说,企业认为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较短,工作的连续性较差,不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条件都不如男大学生优秀,特别是由于人为的歧视因素,女性获取高层次职位的机会远远少于男性。从总体上看,女性在智力型职业中的比例小,在体力型职业中所占比例大。由此可见,发展机会中的性别歧视在就业中是极为严重的。
(2)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原因分析(5分)
传统文化偏见的影响 :在传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我国封建社会所形成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等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虽然今天已进人知识经济的时代,法律也明文规定男女平等,但是这种社会偏见和性别歧视依然存在。
用人单位利益驱使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讲求“经济人理性”,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单位都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由于各种生理因素的影响,使得女大学生的成本要高于男大学生。
  相关的法律政策不健全 :关于性别歧视,我国目前尚无一部完整的关乎于此的综合性法律,《反就业歧视法》的制定尚未被提上议事日程,相关条文只散见于各种法律之中,而且仅有禁令却无罚则,劳动监察缺失,司法渠道不明。可以讲,立法的缺失在客观上纵容了就业歧视的畅行。
女大学生自身原因。
(3)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对策分析(5分)
社会要加大宣传性别文化的观念;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理念;政府要加强有关立法工作;女大学生自身的应对策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1秋西电福利与救济1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