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刑法学(高起本)刑法学21春在线作业1百分
刑法学(高起本)刑法学21春在线作业11.[单选题] 李某在奥体中心练习开车,倒车时,由于技术不佳,将某女撞伤,经抢救无效死亡。李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重伤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交通肇事罪
答:——C——
2.[单选题] 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
A.中国公民
B.中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中国军事人员
D.中国外交人员
答:——B——
3.[单选题] 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 .
A.社会关系
B.人际关系
C.物质关系
D.思想关系
答:——A——
4.[单选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 .
A.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
B.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C.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D.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过失犯罪
答:————
5.[单选题] 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县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发现该信举报该县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信交给乙某。乙某当即酬谢甲某8000元现金。事后,乙某与行贿者串通,并销毁了有关罪证。
A.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B.甲某构成包庇罪。
C.甲某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D.甲某不构成犯罪
答:————
6.[单选题] 甲乙二人于97年2月在结扎手术证明书上偷盖医院印章,伪造4份医院证明出售给他人,获利400元,1997年11月案发。甲乙二人的行为:
A.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
B.构成伪造事业单位证件罪
C.不构成犯罪;
D.构成非法经营罪
答:————
7.[单选题]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是
A.预备犯
B.自首犯
C.14周岁以下的人犯罪
D.18周岁以下14周岁以上的人犯罪
答:————
8.[单选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犯下列哪种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
A.奸淫幼女罪
B.强奸罪
C.猥亵儿童罪
D.强制猥亵妇女罪
答:————
9.[单选题] 李某挪用扶贫款项给朋友做生意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
B.挪用公款罪
C.挪用特定款物罪
D.滥用职权罪
答:————
10.[单选题] 抢劫过程中,为了灭口而杀害被害人 ,属于
A.结果加重犯
B.想象竞合犯
C.法规竞合犯
D.转化犯
答:————
11.[单选题] 对生产、销售劣药,危害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后果的应
A.追究刑事责任
B.给予行政处罚
C.赔偿损失
D.处以罚款
答:————
12.[单选题] 张某丢失汽车,后在街上看见李某驾驶的车,以为是自己的,强行抢夺,后发现不是自己的车,后路某想要回该车 ,但张某拒不交还 。张某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侵占罪
C.构成抢劫罪
D.构成盗窃罪
答:————
13.[单选题] 甲是某国有企业的厂长,乙是甲的秘书,甲先后接受送来的贿赂20万多元,其中有10万元是通过乙介绍来的人送的,甲将其中2万元送给乙作酬劳费。乙后来赌钱欠别人一大笔赌债,于是找到甲,说:“给我点钱花,否则我就告你。”甲很害怕,于是给了又给了乙2万元。后乙又找甲要钱,乙要求甲将后勤经费借给自己先用一用,1个月后保证偿还,甲就把自己保管的后勤经费2万元给了张某,1个月后,甲被告发。
甲接受贿赂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A.受贿罪
B.职务侵占罪
C.单位受贿罪
D.贪污罪
答:————
14.[单选题] 刑法时间效力是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答:————
15.[单选题] 强奸罪的危害性体现在 .
A.使用暴力、胁迫手段
B.违背妇女意志
C.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
D.使用其他手段
答:————
16.[单选题] 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相同点是 .
A.犯罪主体有相同之处
B.主观方面相同
C.客观方面有相同之处
D.侵犯的客体相同
答:————
17.[单选题] 徇私枉法罪只能由( )构成。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答:————
18.[单选题] 行贿罪的未遂指 :
A.给付了财物,对方又退回的
B.给付了财物,但未能获取不正当利益
C.实际上未给付财物
D.受贿者未为其办事
答:————
19.[单选题] 触犯下列犯罪中的( )可以判处死刑。
A.煽动分裂国家罪
B.资敌罪
C.颠覆国家政权罪
D.叛逃罪
答:————
20.[单选题] 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 。依此情况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故意杀人罪
答:————
21.[多选题] 下列关于累犯的正确论述是.
A.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
B.对于累犯可以适用缓刑
C.对于累犯不得假释
D.某甲于1993年1月12日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罚执行完毕后.于1998年1月2日又犯故意伤害罪,某甲构成累犯
答:————
22.[多选题] 陈某在街上趁刘莱不备,将其手机 ( 价值 2590 元 ) 夺走。随后陈某反复使用该手机拔打国际长途电话,致使刘莱损失话费 5200 元。一周后,陈某将该手机丢弃在某邮局门口,引起保安人员的怀疑,经询问案发。下列有关此案的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
A.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从重处罚即可
B.对陈某的行为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即可
C.对陈某的行为以捡夺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
D.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故意毁林财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答:————
23.[多选题] 关于吸收犯,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吸收犯必须是数个独立的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行为
B.吸收犯的数行为必须存在吸收关系,即前行为是后行为所经的发展阶段,后行为是前行为的当然结果。
C.伪造货币后又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属于吸收犯
D.使用破坏的手段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又毁坏大量财物的,属于吸收犯
答:————
24.[多选题] 某甲1984年9月5日因为犯强奸罪被逮捕,同年12月3日被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某甲提起上诉,上诉于1995年2月2日被二审法院驳回 。关于此案 ,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对某甲不得适用假释
B.某甲至少要服刑到1998年9月5日,才有可能出狱
C.某甲至少要服刑到1998年12月3日,才有可能出狱
D.某甲至少要服刑到1999年2月2日,才有可能出狱
答:————
25.[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刑法明文规定的应当从重处罚的情节有
A.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叛逃罪的
B.武装掩护走私的
C.索贿的
D.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走私的
答:————
26.[多选题] 甲从A地购得面值2万元的假币,然后携带假币乘坐火车到B地。甲在车上与几个朋友无忧答案网时被乘警发现,乘警按规定对甲处以罚款,甲欺骗乘警,以假币交纳罚款,被乘警发现。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些罪?
A.购买、运输假币罪
B.诈骗罪
C.持有、使用假币罪
D.无忧答案网罪
答:————
27.[多选题]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相似与区别是:
A.二者均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B.二者均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C.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持放任的态度,因此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D.过于自信过失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因此考虑到危害结果不发生
答:————
28.[多选题] 社会危害性不取决于:
A.行为人的国籍
B.犯罪的客观方面
C.犯罪的主观方面
D.行为人的身份和地位
答:————
29.[多选题] 关于教唆犯的处罚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重处罚
B.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加重处罚
C.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既可能按照主犯处罚,也可能按照从犯处罚
答:————
30.[多选题] 下列犯罪,属于实质一罪的是
A.想象竞合犯
B.结果加重犯
C.连续犯
D.继续犯
答:————
31.[多选题] 在我国,死刑不适用于 .
A.未成年人
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初犯
D.年满70岁的人
答:————
32.[多选题] 虚报注册资本罪的相关说法正确的 是
A.犯罪主体为申请公司登记的自然人或单位
B.犯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
C.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其他欺诈手段虚报了注册资本
D.客体是公司管理制度
答:————
33.[多选题] 刑法上的时效分类包括
A.时效延长
B.时效中断
C.追诉时效
D.行刑时效
答:————
34.[多选题] 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有:
A.非法拘禁罪
B.刑讯逼供罪
C.非法搜查罪
D.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
答:————
35.[多选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答:————
36.[多选题] 刑法规定的寻衅滋事罪是指下列哪种行为?
A.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
B.随意丢弃废物,不听劝组,情节恶劣
C.任意毁损公私财物,情节严重
D.强拿硬要公私财物,情节严重
答:————
37.[多选题] 刑事责任能力一般分为 .
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B.完全没有刑事责任能力
C.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D.绝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答:————
38.[多选题] 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包括
A.合法权益受到威胁
B.避险行为只对造成危险的人或物造成损害
C.避险所造成的损害不能大于所避免的损害
D.避险只是不得已才实行
答:————
39.[多选题] 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
B.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
C.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
D.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并罚
答:————
40.[多选题]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
B.集体挪用公款外出旅游的
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
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
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