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一、选择题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答案:C
2.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答案:B
3. 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答案:A
4. 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环境和资源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答案:D
5.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答案:A
6.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
A.与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相符合
B.B.与已被实践证明的理论相符合
C.C.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D.D.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答案:C
7. 理性认识的形式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感觉、分析、综合
C.概念、判断、推理
D.识记、联想、判断
答案:C
8.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B.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C.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客观的
D.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答案:D
9.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
C.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答案:D
10. 真理是()。
A.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
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
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 1971 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暂停修筑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踏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格罗培斯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洁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
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
B.要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
C.不要对自然事物做任何改变
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映
答案:AB
2. 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答案:ACD
三、判断题
1. 马克思认为实践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
A. √B. ×
答案:×
2.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A. √B. ×
答案:√
3. 实践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感性物质活动。()
A. √B. ×
答案:×
4. 社会政治实践是首要的实践活动形式()
A. √B. ×
答案:×
5. 虚拟实践的出现,对人类社会出生重大影响,它成为了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A. √B. ×
答案:×
6.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A. √B. ×
答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