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21-1-12 10:56:50

对电影的原理的探索

一、普拉托“诡盘”
  第一个制造出来的玩具是“诡盘”。在1829年的一个夏天,一个年轻的比利时教授,为了了解光学上的新秘密,人眼膜的耐光度,对着中午刺眼的太阳凝视了25秒钟,结果使得他目眩眼花,无法辨别事物。他就是约瑟夫·普拉托。他不得不在一间暗室里休养几天,在这几天里他一直只看见一个牢印在他眼模上的光亮的太阳的影子。过后他的视力渐渐复员,但是他仍然继续研究形象在人眼膜上的持续性的问题,为了这个研究工作,终于牺牲了他的双目,到1842年,完全失明了。普拉托就发现了视觉暂留原理,他发现人们感官里的印象并不是在外界物体停止刺激时马上消灭,我们的眼睛闭上以后,光亮的印象仍然能在眼内维持相当的时间。触觉也是同样的,能够保持刚触过物体的感觉。
  从他开始看太阳后的第四年,1832年普拉托制成了一个“诡盘”(Phenakistiscope)。虽然当时只是实验室里的一个小玩具,但正是从这个简单的玩具开始,产生了现代的电影。
  下面我们讲讲这个“诡盘”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制成的。其实普拉托的研究并不是凭空想象的,他是从1820年后一些英国物理学家的著作中得到了启发。彼得·马克·罗杰特是其中之一。在1824年他给英国皇家学会写了一篇关于视觉持续性及其与运动物体关系的报告。他的实验是从一个偶然的事件引起的有一天他从一个阴暗的栅栏缝隙中看见一个在光亮中驶过的车轮,他很惊奇的看到在车轮表面上出现的不是转动的辐条,而是一系列不动的曲线。于是他在实验室里重新作了这个实验,他用一条可以滑动的黑纸带,上面剪出若干等距的空格代替栅栏;用一个可以固定在轴上旋转的硬纸盘代替车轮,按照车轮辐条的形状在盘上戳了一些三角形的空格。“格子盘”就是以后导致电影发明的主要器械。
   在1825年派里斯博士制成了一个叫“幻盘”(Thaumatrope)的玩具,这个玩具是在一个硬纸盘的两面画上两个不同的物件,比如一个画鸟笼,一面画一只鸟,以这个圆盘的直径为轴将其迅速旋转,两面的图画就会混合起来,鸟就飞进了鸟笼。这也是对视觉特性的一个试验,对普拉托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对普拉托研发出“诡盘”影响最大的人是英国的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他面对一个距离12到15英尺的镜子,转动一个齿形硬纸轮,通过锯齿和缺口的运动所产。后来他又在锯齿形轮盘后面涂上各种颜色,然后在镜子里观察旋转着的有色格子,结果各格的颜色仍然彼此截然分开。
  法拉第的试验为普拉托打开了新的眼界。他用一个中间有空格子的圆盘来观察各种周期性的运动,他用圆盘观察震动的绳索,当圆盘转动的速度是每个空格在眼前经过的时刻恰好是绳索的震动达到曲线最高点时,一个运动非常快的物体就呈现出完全不动的怪现象。如圆盘转动速度不始终如一,那么这根绳子的会显现成运动,但是比实际运动缓慢得多。很显然,借助一个有空格子的圆盘,能将一个运动分解成一连串不动的形象,这也正是电影摄影的原理。
  1832年,普拉托在总结了罗杰特、派里斯、法拉第的实验成果的基础上,他制成了一个使他名垂不朽的器械,“诡盘”。它主要是由一个硬纸盘构成,圆周中间镂出一定数目的小空格,盘的一面绘有图形。当我们面对这镜子,将纸盘围绕它的中心旋转,用一只眼睛通过空格向镜中观看,我们发现镜子里反映出来的图形并不像用其他方法观看转动的圆盘时所呈现的那样混乱,相反,图像仿佛没有和圆盘同时旋转,他们会自己活动,按照他们本身的形状运动起来。普拉托对。这一实验作了如下说明:“这个幻觉所依据的原理极为简单,加入几个在位置上和形状上逐渐变得不同的物体,在极短的时间和相当近的距离内连续在眼前出现那么眼膜上所得到的印象将是彼此衔接的,并不是互相混淆的,它会使人以为看到了一个单独的物体在逐渐地改变着形状和位置。”根据他的这个叙述,可以说普拉托在1833年便请出明确的发明了现代电影的原理,更确切的说发明了影片放映的原理。
  上节课讲过了,摄影术被公布于众是在1839年,而在1832年,照相还处在试验阶段,因此普拉托为了将分解运动所得到的一系列的不同得形象再组成运动,只能借助于图片。
  二、斯丹普费尔的旋盘镜与霍纳尔的走马盘
  与普拉托同时代维也纳高等技术学校的几何学家斯丹普费尔也想出了一种和“诡盘”差不多的器械,他称为“旋盘镜”(Stroboscope)。也有人将它译成“视觉测速器”。他几乎是和普拉托同时注意到视觉暂留现象的,他和普拉托一样,也是从“法拉第轮”上得到了很多启发。他是通过锯齿形的圆盘来分解各种周期性运动。
  但是“旋转镜”作为直接推广运动的方法推广得很慢,相反,用来重组运动的“诡盘”却在玩具的形式下立刻流行起来。制造商间的竞争促使他们采取新的形状,并且作了一些显著的改进。所以1834年,英国数学家威廉·乔治·霍尔纳制成了“走马盘”(Zootrope)。实际上是一种和普拉托在“法拉第轮”前制成的齿形盘同一原理的新器械。一个木制的或金属的圆鼓袋递了格子盘,圆鼓的上面是敞开的,四周有一些垂直的格子,圆鼓再一根轴棍上做平面的旋转。在鼓里面,有绕成圆圈的绘有图像的一条长带,带子上可以附有50多个或更多的图像。
  1834年,英国的数学家霍纳尔制成了“走马盘”(Zootrope),是对普拉托仪器的一个恶改进。“走马盘”实际上是和齿形圆盘统一原理的新机器。图像带子是这个器械中最值得注意的部分,因为这种软纸质带子是影片的前身。把带子无限延长至一观念使后来的人设计现代的影片。
  每一个根据普拉托“诡盘”制造的新器械都盛行一时,但维时都很短。这种玩具制造比较复杂,因此售价总是很贵,他们主要是英、法、奥等国制造,在德国和美国也有人制造。
  按道理,普拉托的“格子盘”已经可以分解运动,并且可以将一系列不懂得形象重新组成运动,实际上就是拍摄的原理和放映的原理都解决了,可是为什么cinema要到50之后才能被发明出来呢,就是我们前面几节课讲的问题,普拉托的原理必须应用到摄影上面,才能发明电影。虽然摄影术在1839年就已经诞生了,但是由于曝光时间过长,感光底版的不方便,所以才一直没有成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电影的原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