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21-1-12 10:55:48

摄影术的发展和传播

达盖尔法摄影术从1839年8月19日这天起,就开始被巴黎,全法国,全世界的发达国家所认识。从第二个月也就9月开始,他就开始给记者们,科学家们讲课,讲怎么使用这一技术。技术的传播速度很快,也吸引了大批的民众。“黑盒子”成为人们竞相购买的抢手货,也就从此开始,人们将它称为“照相机”。
  当年报张上对摄影术的报道:“人们看到,仿佛是一夜之间,法国首都巴黎的每个阳台上都是照相机,每条大道和每个著名建筑前都有人在拍照。”但是人们在评论这一新鲜事物时也有抱怨,就是那些新学乍练的摄影师的水平实在是不高,得到的只是一些影子,分不清是什么东西。摄影术发明的第二年,1840年,法兰西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拿破仑去世了,他的尸骨从圣赫勒拿岛运回巴黎,有人提出想为这位法兰西伟人的遗体拍一张照片,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先要成功的得到一幅照片,至少要让遗体在阳光下放置1个小时,当时的医学院强烈反对,就没能这样做。非常可惜这位伟大的君主与摄影术擦肩而过。因此当摄影术诞生的初期,拍摄时间比较长,因此拍摄人像比较费劲。在1840年,谢瓦利耶和几位光学仪器制造商改进了照相机的镜头,结果使感光时间缩短到了20分钟。这样人们虽然能够拍摄人像,但是经常得到的是一个闭着眼睛的像,因为在强烈的阳光下,谁也不能保证能够坚持20分钟不眨眼。
  在法国的国家图书管理保存着一幅1839年底创作的刻板画,这幅画记录的就是当时巴黎的摄影盛况。画的名字叫“疯狂的达盖尔法摄影术”。
  这幅画长36CM宽25CM,画的寓意很深刻,表示出了摄影术的发明对记录景物和人物的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以及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各个阶层人士复杂心理和适应情况。这幅画的作者是法国当时非常有名的刻板画家“迪奥多·毛里塞”(Theodore Maurisset)
  达盖尔摄影法虽然图像比较清晰,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因为他在金属板上得到照片,所
“镀金法” 以绝对不能碰,一碰影像就会被擦掉一块,这使得初期的照片很难保存,时间长了清晰度也会受影响。
  这个问题被一个叫菲祖(Fizeau)德法国人在1840年解决了。他也像其他人一样在摄影术发明的那天就对摄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一种加固金属版上图层的方法,这种方法呢叫“镀金法。”
  具体做法就是把绿化金加入到硫代硫酸钠的水溶液中,然后均匀的洒在银版照片上,再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这样一层镀金就会覆盖到镀银层的上面,形成保护层。然后还要用大量的清水冲洗,把剩余的化学物质洗掉,然后干燥。菲祖在1844公布了他的发明。但是仅仅使用镀金法还是不足以让金属板上的影响经受长时间的化学反映和机械磨损。所以当时很多摄影师采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照片放在丝绒的境况中,正面用玻璃,背面用纸板和胶水密封起来,避免金属版被擦伤和氧化。和现在我们表照片差不多。
  就像刚才讲过的初期照一张照片用的时间比较长,1840年3月15日在法国《滑稽报》上刊登了一幅漫画。一个沉睡者斜躺在屋顶上,由于阳光太晒还把自己的头用白色的帽子整个盖住了,手里拿着怀表计时,左边是一个达盖尔法照相机,上面压着大石头固定。这幅画形象的讽刺了曝光时间长,拍摄人像很困难。因此就有很多人想如何能够缩短曝光时间呢。
  我们上节课讲过谢瓦利耶制造了两个消色差镜片,可以使光线照射强度加强,曝光的时间算短到了几分钟。后来,一个居住在英国的法国光学仪器商克劳代(Claudet)。大家学化学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催化剂这个词,这里呢,克劳代就是用了一种能够快速的增加感光版光敏度的一种物质,作为催化剂,这种物质就是氯气和溴气。就是把经过碘化银处理过的感光版再用氯化碘的蒸汽处理。增加了碘的感光性能,拍摄时间缩短到20秒到1分钟,摄影师甚至可以避开强光,在阴凉处拍摄人影。直到这时摄影术才得以真正大面积的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同时我们也可以想一下如果曝光时间的缩短,也为电影的能诞生提供了可能。
  随着摄影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在1843年,一位法国的官员乘船来到中国广东沿海,拍摄了第一批中国的照片。这个人叫埃迪尔(Itier)。这个埃迪尔非常好心的把拍摄好的照片送给被摄者,照片流传出去后,在普通民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惊动了广东的达官贵人。下面我们看几个在1834年他在中国拍摄的照片,这些照片现在都在法国摄影博物馆。而在我们国内保存的最早的一张照片,是耆英这个汉奸的人物照,1844年也是埃迪尔给他拍的。据说当时埃迪尔到达清廷,想给朝廷上的文武百官拍照,没人敢尝试,所以这个与英法联军走的最近的耆英就首当其冲的拍摄了这个照片。
  可以说达盖尔摄影术成功的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图片消费市场,可是由于它一次只能得到一张照片,图像质量也有待提高,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首先金属板的价格就十分昂贵,然后如果人们想把自己拍摄完的照片寄给朋友,那他自己就没有了。那我们在上节课讲过塔尔波特的卡罗版摄影术得到的就是一张负片,然后再把它印到另外一张纸上得到正片,但是呢特点就是图像不清晰。那我们想如果要是能够得到一个清晰的纸质负片,并且能够做出许多一模一样的照片分给朋友,那就理想了。而且当时的经营家们也都想到,这是一个赚钱的好点子。
  但是纸的表面有许多微小的颗粒不够光滑,透光性也差,浸上化学药品以后也不够平整。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把纸的表面处理得非常光滑,这是很困难的。
  我们前面讲过了,在当时是幻灯在社会上十分流行的时期,人们注意到幻灯机里放映的图像都是事先画在玻璃上的。由此,人们想到最理想、最光滑、最透明的负片片基就应该是玻璃。但是怎么能让感光的化学药品附着在光滑的玻璃表面呢?这又出现了一个难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摄影术的发展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