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21-1-11 10:22:42

电视颁奖晚会

节目形态简介
  电视颁奖晚会作为一种屏幕节目的形态,具有自身的种种特性,它既以颁奖为主要内容,又是颁奖所在行业同业人士的一次聚会联欢。电视颁奖晚会一般涉及电影节、电视剧界、音乐界、戏剧界等演艺人士,同时它又是带着演出形式的电视文艺晚会。这些特性都决定了电视颁奖晚会是一种可视性和娱乐性非常强的节目类型。颁奖晚会外在形式可以制造悬念、激发人们对优胜者的好奇心理,绝大部分电视观众都有对演艺明星们崇拜、喜爱的心理,还有颁奖的行业(电影、电视、流行音乐)所提供的丰富的节目素材,仅就这些而言,电视颁奖晚会足以制作成娱乐性非常强的节目,也能同时做到艺术性。90年代我们的编导曾经长期忽视电视颁奖晚会这一体裁所具有的娱乐性的潜能,同时也忽略了颁奖形式与文艺表演结合所可能创造的艺术美感。制作颁奖完的观念并没有随着电视文艺的事业而做适当的更新,直到2000年后颁奖晚会的制作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
奥斯卡颁奖晚会
  美国的“奥斯卡颁奖晚会”非常强调完整性和统一性。风格的统一来自于主题的单纯明确。以第70届“奥斯卡颁奖晚会”为例,本届晚会以颁奖为中心内容,以表彰“奥斯卡电影奖”设置70年来光辉历程为内在精神,无论嘉宾的个人发言,还是所有节目的演出,都离不开“电影”这个大主题。尤为可贵的是,“电影”主题是通过节目表演和作品的艺术内容来体现与表达的。电影的神奇与伟大展示在艺术空间中,而非依赖于语言的煽动性。这种单纯的创作思路使编导尽可能地把想像力发挥到如何运用电影的素材编创节目上。较典型的如节目主持人出场时利用拍摄、剪接及特技技巧组成的几个电影片断《泰坦尼克号》《黑衣人》《脱衣舞男》《尽善尽美》等,一下把观众带入电影的世界中,而且主持人的精彩表演及巧妙设计,生趣盎然,再加上编导加入的哄笑声,电视观众仿佛被带到了晚会现场,一同感受欢乐的气氛。编导用了非常简洁的方法将观众带入电影王国。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节目:几个舞蹈串联在一起,每个舞蹈讲述一部电影的主要情节或有代表性的精彩片断,包括《我最好朋友的婚礼》《黑衣人》《尽善尽美》等,每段舞蹈风格各异,但都体现了原电影的基本格调。“奥斯卡颁奖晚会”的节目数量虽不多,但每个节目都以再现电影为中心,艺术上精雕细琢,这是作为电视晚会成功的关键。整台节目中没有一个走题的节目,同样,也没有一位言不谈电影的嘉宾,或轻松、或激动、或调侃、或抒情、演员与嘉宾各自施展自己的魅力和表演才华,主持人与台下嘉宾适时交流,相互呼应,形成了台上台下一出戏的局面。这就使得整台晚会从始至终贯穿和谐、欢乐的气氛,象个大家庭的聚会。
  和其他综艺晚会相比,颁奖晚会的可视性来自颁奖之前的悬念、神秘感、揭奖后的“几家欢乐几家愁”,还有那种演艺界人士济济一堂角逐奖项的联欢气氛,以及明星们光彩照人的形象和个人魅力。无论颁奖仪式还是节目表演,即兴插科打诨,大屏幕穿插,都充分体现出对晚会主体——影片、电影明星们的重视。如颁奖、开奖嘉宾的每一次出场都在制造隆重退出的效果;获奖者领奖后即兴发言,大屏幕显示的宣布提名人员时每个人物的表情,那些知名演员在这里个性凸现,这些场景都能满足观众的娱乐心理,构成视觉的吸引力。
  奥斯卡颁奖晚会总的来看非常强调电影的主题和影人聚会的欢乐气氛。“电影主题”通过晚会选择的节目,一般都是当年热门影片的原创电影歌曲串联;还会用大屏幕穿插某个主题的电影短片,纪念和表彰对电影有杰出贡献的人士。
  颁奖晚会移入中国,不仅具有欣赏、娱乐的功能还被附加了宣传教育功能,所以中国的电视颁奖晚会不仅仅要好看,还要有意义,有主题。下面以华表奖和百花奖为例分析比较成功的两台颁奖晚会。
第十二届华表奖颁奖晚会
  中国电视人制作颁奖晚会的水平在近几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的“金鸡百花奖颁奖晚会”,常常是气氛庄重有余,轻松活泼不足。常见的问题是颁奖过程不紧张,现场访谈不精彩,文艺表演与电影联系过于生硬。如98年的“金鸡、百花颁奖晚会”中,电影联唱歌曲《天涯歌女》、《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小花》《我的祖国》与前后两项颁奖和开奖嘉宾没有任何联系,与本届百花、金鸡奖的参评电影也无关。这也和当时中国电影创作力匮乏的整体局面有关,编导对于如何利用电影资源使之电视文艺化上缺少想像力。2007年的第十二届华表奖晚会是比较有特色的,按照国际化的颁奖晚会操作的一台节目,相对以前的电视颁奖晚会来说是比较成功的。
  这届晚会在“颁奖”和“晚会”的两个层面上都基本实现了晚会的欣赏娱乐功能和宣传教育功能。
  颁奖的层面上,晚会设置了开奖和颁奖嘉宾,在嘉宾出场前都有场外主持人宣读他们的名字,开奖嘉宾伴随音乐款款上台,在讲台前两位嘉宾还会调侃一番,以增加晚会的可看性——看明星们在这样场合中的表现,也是为了活跃颁奖仪式的紧张感;宣读提名人时,会配合大屏幕让观众欣赏他们的表演或者影片的精彩片段,在宣布获奖人时,音乐起来配合晚会的节奏和气氛,获奖者和颁奖嘉宾会上台,这样一个颁奖形式将这个电影奖的神圣、重要、珍贵体现了出来,颁奖是一个仪式,必须把颁奖晚会的仪式做足。
  除了颁奖形式外,晚会有很鲜明的主题性,赞颂中国电影的成就,表彰优秀的为电影做出贡献的人,即使是乡村的电影放映员。晚会的开场节目歌手联唱《我的祖国》后,主持人出场,介绍“华表奖”,这一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政治观念的电影奖项。在晚会颁发给残疾儿童雷庆瑶时,主持人特别做了现场对颁奖嘉宾章子怡和于蓝的采访,赞扬了雷庆瑶顽强的精神,也强化了她主演的影片《隐形的翅膀》的积极的社会功能;(采访获奖演员)而请上两名普通的乡村放映员和演员们现场对话则营造了温暖感人的现场气氛,也同时肯定了电影放映员们对中国电影发展的贡献。这样的节目主题性鲜明,教育意义明显,但并不给人感觉过于生硬,而个整台晚会的气氛融合得很好。这台晚会的文艺表演都围绕电影主题,没有喧宾夺主,颁奖仪式和影人聚会仍是主体,整体效果主题鲜明、气氛热烈。
  节目单
   歌舞《我的祖国》:(张靓影、张信哲、容祖儿)两岸三地的歌手——阐明“华表奖”的华语电影的爱国主题。
   主持人:介绍华表奖,“用真诚陪伴电影观众的成长,用勤奋书写中国电影的辉煌”。“十二届华表奖见证了中国电影的成长。”
   短片:介绍近两年中国电影成绩。“近两年中国电影人创造的惊喜和荣光。”
   主持人介绍少儿电影奖项、提名影片、
   开奖嘉宾、获奖人、颁奖嘉宾先后出场
   优秀少儿演员提名演员
   开奖嘉宾、获奖人、颁奖嘉宾先后出场
   主持人现场采访于蓝、章子怡
   优秀动画片奖提名影片
   开奖嘉宾、获奖人、颁奖嘉宾先后出场
   优秀戏曲片奖 提名影片
   开奖嘉宾、获奖人、颁奖嘉宾先后出场
   主持人介绍基层电影放映员,
   短片介绍基层放映员陈云林
   陈云林和常寿兰上场,主持人采访,两位演员朱时茂、宋春丽献花
   优秀纪录片奖提名影片
   开奖嘉宾、获奖人、颁奖嘉宾先后出场
   优秀科教片提名影片
   开奖嘉宾、获奖人、颁奖嘉宾先后出场
   杂技:(凌波飞翔 背景大屏幕:纪录片《圆明园》画面)
   优秀电影技术提名影片短片
   开奖嘉宾、获奖人、颁奖嘉宾先后出场
   优秀译制片提名影片短片
   开奖嘉宾、获奖人、颁奖嘉宾先后出场
   优秀数字电影奖提名影片
   开奖嘉宾、获奖人、颁奖嘉宾先后出场
   短片:《姚晨访问边防战士》-电影的社会功能
   优秀新人奖提名人短片
   开奖嘉宾、获奖人、颁奖嘉宾先后出场
   优秀编剧奖提名影片短片
   开奖嘉宾、获奖人、颁奖嘉宾先后出场
   主持人采访获奖者
   舞蹈:书韵
   优秀出品人提名人短片
   开奖嘉宾、获奖人、颁奖嘉宾先后出场
   主持人采访优秀出品人
   优秀合拍片提名影片短片
   开奖嘉宾、获奖人、颁奖嘉宾先后出场
   主持人采访李连杰
   钢琴独奏《野蜂飞舞+保卫黄河》
   优秀导演奖提名名单短片
   开奖嘉宾、获奖人、颁奖嘉宾先后出场
   主持人采访获奖人
   优秀男演员提名名单短片
   开奖嘉宾、获奖人、颁奖嘉宾先后出场
   主持人采访获奖人
   优秀女演员提名名单短片
   开奖嘉宾、获奖人、颁奖嘉宾先后出场
   主持人采访获奖人
   20名嘉宾上台推荐影片
   优秀故事片提名影片短片
   主持人结束语:阐发升华华表奖的意义,庆贺华表奖的聚会
   歌舞:举杯吧,朋友
   晚会结束
  节目单中可以发现晚会的串珠式结构,以“颁奖”过程为晚会连贯发展的线索,中间穿插人物访谈和小专题片,有几个调节紧张气氛的文艺节目表演,主持人台词和与嘉宾的采访分别表现了电影的服务于人民的主题、表彰为电影做贡献的华表奖的目的,颁奖晚会的影人聚会的性质。
百花颁奖晚会
  2006年的百花奖颁奖晚会也格外有特色。晚会营造了相当热闹的影人大聚会的气氛。从晚会整体布局到主持人设置、节目的安排,开奖和颁奖形式等方面都比从前僵化的“领奖大会”式的颁奖晚会有了很大的进步。整台晚会的舞台和观众的位置非常紧密,观众把圆形的舞台包围,看上去有欢聚一堂的气氛。主持嘉宾如黄健翔、黄宏、张国立等等与主持人调侃,既介绍了演员和影片,也活跃了现场气氛;现场评选、现场揭晓、颁奖的形式也符合“百花奖”的由电影观众评选的性质;嘉宾主持适时的插科打诨都让晚会非常轻松。文艺表演也是和电影相关的,比如武术表演《霍元甲》以电影作为背景大屏幕,蔡琴和李谷一分别演唱电影歌曲,用歌声把观众带入了老电影;而在晚会中穿插播出的短片《百花深处》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百花奖的历史、曾经获奖的演员,回顾了百花奖伴随中国电影成长的过程。
  在赏析训练单元中,将提供给大家2006年2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晚会和78届奥斯卡颁奖晚会的视频片段,分析其对主题呈现、现场气氛、利用电影资源创作电视文艺节目、颁奖形式如何呈现。
  分析的方法:
  节目与主题相关性
  节目中的语言元素有什么作用
  晚会中穿插的短片、采访等环节的主题性
  颁奖形式的特点:生动、现场感、偶然事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视颁奖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