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广播的历史
卫星广播的历史一、卫星通信的历史
1.什么是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简单地说,就是地球上(包括地面、水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之间利用人造卫星
作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
2.卫星通信是微波中继通信的一种特殊形式
微波频段:频率f从300MHz--3000GHz
波长:λ从1m--0.1mm
微波通信特点:①频段宽,通信容量大。②频率高,直线传播。
由于微波通信必须直线传播的这一特点,只有在视距范围内的两点才能利用微波通信。受地球曲率的
限制,存在最大视距通信距离。
若要扩展视距,在发射功率足够的条件下,只有增加天线高度,但再架高天线受各种限制(经济、技术),
一般微波通信天线铁塔高50m左右。如果需要远程传输,则必须进行接力传输,即微波中继通信。
然而地面微波中继通信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
因此单靠增加接力站的数目并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这就促使人们去探索、寻求新的通信方式,即一种
特殊形式的微波中继通信--卫星通信。
3. 利用静止卫星实现全球通信
1945年英国人阿瑟·克拉克最先提出了利用静止卫星进行全球通信的设想:向赤道上空约36000km高的
同步轨道上发射静止卫星,用它作为太空中继站,这样的中继站波束可覆盖约1/3的地球表面。如果在静止
轨道上发射三颗间隔各为120度的卫星,那么除了高纬地区以外,几乎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1965年美国成功发射了"晨鸟"号半实验半实用通信卫星,经历了20年的努力,卫星通信终于从设想变成
了现实。
二、卫星广播的概念
利用卫星进行电视广播有两种工作方式:卫星电视分配和卫星广播。
卫星电视分配
卫星广播
页:
[1]